村居秋懷即事 其二
無端華發滿秋簪,四壁云山響素琴。
何處寒花矜晚節,幾年風雨老文心。
香來始覺蘭當戶,月到方知鶴在林。
杖履荒原覓天地,一溪松影隔云岑。
無端華發滿秋簪,四壁云山響素琴。
何處寒花矜晚節,幾年風雨老文心。
香來始覺蘭當戶,月到方知鶴在林。
杖履荒原覓天地,一溪松影隔云岑。
無端地,白發已填滿秋日的發簪;四周云山之間,素琴的聲響悠悠回蕩。何處的寒菊正自珍晚節?多年風雨,已讓文思變得蒼老。聞到清香才察覺蘭花在門前,月光灑下才發現白鶴棲于林中。拄杖漫步荒原,探尋天地真意;一溪松影,與云中山峰遙遙相隔。
華發:白發。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此處指音色淡雅的琴。
寒花:秋末的花,常指菊花。
矜晚節:自珍晚年的節操。矜,自惜;晚節,晚年的操守。
老文心:文思、創作之心因歲月磨礪而成熟或衰頹。
杖履:拄杖漫步。
云岑:高入云的山峰。
此詩為秋日村居即景抒懷之作。作者居于鄉野,面對秋景,觸目生情,既感慨歲月悄然流逝,又從自然景物中尋得精神寄托,于平凡村居生活中抒發人生感悟。
全詩以“秋懷”為核心,通過秋日村居的細節描寫,將年華之嘆與晚節之守、自然之趣巧妙融合,情感深沉而不頹喪,意境幽遠而不空泛,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與高潔的品格。
斜倚危崖一笑存,漫天飛錦幻朝云。平生兩到黃山頂,后伴中丞前伴君。立調鸚鵡坐調箏,榭上憑欄看小青。更有行人貪看汝,他年識汝在銀屏。
司馬今何在,乘風豁大觀。霜林千樹赤,星野萬家寒。古道多榛棘,青霄幾羽翰。君親恩罔極,北望淚汍瀾。
八月九月天氣涼,繞欄種菊一齊芳。好風應會幽人意,時去時來管送香。
美玉懸高價,明珠不暗投。聯珂雙闕下,分袂五陵頭。歲杪離情重,云深朔氣浮。行行南國近,□□逐江流。
山郭蕭條晚,秋堂窈窕深。輕寒籠暮靄,橫吹度疏砧。叢竹深藏翠,孤云帶晚陰。淹留有幽趣,不礙短長吟。檻蒲行碧瘦,林葉得紅深。客子倦長夜,居人催暮砧。風梢窗紙急,月轉藥欄陰。高枕已無睡,寒螀休苦吟。
醉袖舞嫌天地窄,詩情狂壓海山平。
犀鎖猿環事已空,獨馀樓閣倚千峰。南連蓬島諸天近,北接曹溪一脈通。好把酒杯消俗慮,休將幻化問前蹤。山靈勿厭頻來我,我即鄰溪老遁翁。
搖落空山無茂林,僅馀松柏歲寒心。洛陽聞掃城中雪,只有袁安住處深。
臥病歸舟越水潯,誰將風教振當今。幼兒只喜歸家好,那識若翁憂世心。
梯天懸閣馬行空,旌旆悠悠照谷紅。靈鳳陰寒春過晚,萬山猶有牡丹風。
乍認東莊路不真,有橋通市卻無鄰。山窮借看堂中畫,花盡來尋竹主人。爛熳箋麻發新興,留連櫻筍送殘春。與君再見當經歲,分付清觴緩緩巡。
兵渡金沙跨革囊,天南重鎮賴平章。才高張輔綏交址,勛邁唐蒙詔夜郎。盛代君臣同骨肉,世家父子耀旂常。桃花春漲六河水,遺澤年年卜歲穰。
名園冠蓋集,坐久忽雞棲。明月當空滿,晴云去樹低。窗間銀燭剪,松下綠樽攜。到處清輝繞,歸途醉不迷。
官冷身閑簿領稀,時從物外赴襟期。憑君小緩青絲鞚,為我聊傾碧玉卮。野寺石泉秋煮茗,松窗雪屋夜論詩。懸知別后東風近,先寄寒梅第一枝。
滬上人來誦妙詞。師承萬馬好風儀。麗娃河畔行吟久,康樂園中解道遲。明得失,論參差。百年詞史事紛披。旗亭一曲樽前令,擊箸長歌可待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