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真州東園惜其將廢運使兵部子正近止因寄小詩
歡聲忽自滿江淮,知是公車匪日來。
霖雨會當蘇歲旱,薰風正欲長民財。
公才酬酢有馀閑,六路從容指顧間。
仁澤但令民共樂,不妨清賞遍江山。
不見當年花木春,丹青臺榭欲荊榛。
簿書到日應無事,會與江山作主人。
淥水荷花一片開,池塘終日少塵埃。
鸕鶿鸂鶒無窮喜,總擬將迎畫舫來。
歡聲忽自滿江淮,知是公車匪日來。
霖雨會當蘇歲旱,薰風正欲長民財。
公才酬酢有馀閑,六路從容指顧間。
仁澤但令民共樂,不妨清賞遍江山。
不見當年花木春,丹青臺榭欲荊榛。
簿書到日應無事,會與江山作主人。
淥水荷花一片開,池塘終日少塵埃。
鸕鶿鸂鶒無窮喜,總擬將迎畫舫來。
忽然間江淮大地充滿歡呼聲,知道是運使的車駕即將到來。及時雨定會緩解連年的旱情,和風吹拂正助長百姓的財富。您的才能應對事務從容有余,治理六路州縣只需手指顧盼。仁政恩澤讓百姓共享歡樂,不妨遍賞這江山的美好景色。不見當年花木繁榮的春日,彩繪的臺榭即將長滿荊棘。處理完公文后應無瑣事,您將成為這江山的主人。碧綠的水面上荷花成片開放,池塘終日潔凈少染塵埃。鸕鶿和鸂鶒無限歡喜,仿佛都在準備迎接畫舫到來。
公車:此處指運使(轉運使)的車駕。
匪日:不久,不日。
霖雨:久旱后的大雨,比喻及時的恩澤。
薰風:和暖的風,此處象征仁政。
酬酢(chóu zuò):原指主客互相敬酒,此處指應對事務。
六路:宋代行政區域劃分,此處指運使管轄的多個州縣。
丹青臺榭:彩繪裝飾的樓臺亭榭。
荊榛(jīng zhēn):荊棘叢,比喻荒蕪。
簿書:官府的文書,代指公務。
鸕鶿(lú cí)、鸂鶒(xī chì):均為水鳥名。
此詩為詩人游覽真州東園,見其將廢,恰逢運使(轉運使)子正近期停留,故寄詩抒懷。詩中既贊揚運使仁政,也隱含對東園荒廢的惋惜,反映宋代地方園林的興衰與士大夫對民生、自然的關注。
全詩圍繞東園的今昔變遷展開,前半贊運使治政惠民、從容閑雅,后半嘆園林將廢,轉而描繪當前清寂之景,主旨在于借景寄情,既頌仁政,又惜園林,展現詩人對民生與自然的雙重關懷,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
短短羅袿淡淡妝,拂開紅袖便當場。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談霏玉有香。 由漢魏,到隋唐,誰教若輩管興亡。百年總是逢場戲,拍板門錘未易當。
大君出震,有事郊禋。齋戒既肅,馨香畢陳。 樂和禮備,候暖風春。恭惟降福,實賴明神。
月高樓外柳花明,單衣怯露零。小橋燈影落殘星,寒煙蘸水萍。 歌袖窄,舞環輕,梨花夢滿城。落紅啼鳥兩無情,春愁添曉酲。
風波未息。虛名浮利終無益。不如早去備蓑笠。高臥煙霞,千古企難及。君今既已裝行色。定應雁塔題名籍。他年若到南雄驛。玉石休分,徒累卞和泣。
南浦菰蒲繞白蘋,東吳黎庶逐黃巾。野棠自發空流水, 江燕初歸不見人。遠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獨傷春。 那堪回首長洲苑,烽火年年報虜塵。
洛陽有人名玉清,可憐玉清如其名。善踏斜柯能獨立, 嬋娟花艷無人及。珠為裙,玉為纓。臨春風,吹玉笙。 悠悠滿天星。黃金閣上晚妝成,云和曲中為曼聲。 玉梯不得蹈,搖袂兩盈盈。城頭之日復何情。
洪爐無久停,日月速若飛。忽然沖人身,飲酒不須疑。
雨過輕風弄柳,湖東映日春煙。晴蕪平水遠連天。隱隱飛翻舞燕。 燕舞翻飛隱隱。天連遠水平蕪。晴煙春日映東湖。柳弄風輕過雨。
碧窗紗透春寒極。極寒春透紗窗碧。誰送縷金衣。衣金縷送誰。 玉肌生嫩粟。粟嫩生肌玉。溫處坐香茵。茵香坐處溫。
玉釵松鬢凝云綠。綠云凝鬢松釵玉。雙翠礙枝長。長枝礙翠雙。 色絲添意密。密意添絲色。紅映袖紗籠。籠紗袖映紅。
企仰仙巖歲已深,此行一見即知音。 水簾不卷非朝夕,芝石長生到古□。 孤鶴來迎疑識面,片云飛去出無□。 相逢總是旌陽侶,喚起先生問劍□。
翠柏丹崖,碧云深鎖神仙府。勢盤龍虎。樓觀雄中土。 我欲停時,又恐斜陽暮。黃塵路。客懷良苦。滿目西山雨。
昔時彭祖,聞道有、八百穹崇遐壽。屈指我公今幾許,歷歲才方七九。七百修齡,更三十七,猶是公之有。此逢誕節,蓋須來獻尊酒。 好是子舍孫枝,居官領薦,迭復青毰舊。陶令解龜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只恐九重,思賢夢覺,未屈調羹手。周公居左,魯公還是居右。
乾淳老人氣岳岳,破冠穿履行帶索。 撐腸拄肚書萬卷,臨風欲言牙齡落。
高會罷飛觴。方錦再移珍席。雷鼎乍烹甘液,試問侯蒼璧。翠虬寶釧捧殷勤,明滅粲金碧。賓主放懷談笑,滿華堂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