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李達泉中翰歸晉寧
遠山浮綠水涵青,
三月煙光入畫屏。
細雨看花湖上寺,
春風送客柳邊亭。
舟逢有道期同濟,
酒對無功忍獨醒。
帆影忽隨斜日盡,
蒼茫小立思冥冥。
遠山浮綠水涵青,
三月煙光入畫屏。
細雨看花湖上寺,
春風送客柳邊亭。
舟逢有道期同濟,
酒對無功忍獨醒。
帆影忽隨斜日盡,
蒼茫小立思冥冥。
遠山倒映在綠水中,水色含著青碧,三月的煙霞光影宛如入了畫屏。細雨中在湖邊山寺賞看繁花,春風里于柳旁亭中為你送行。行舟遇到有道之人期望能同船共渡,面對美酒若無功績怎忍獨自清醒。船帆的影子忽然隨著西斜的太陽消失,我在蒼茫中獨自佇立,思緒深遠綿長。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考中的人互稱同年。
中翰:明清時內閣中書的別稱,為朝廷文書官員。
同濟:共同渡河,此處引申為志同道合、共行前路。
忍獨醒:化用屈原《漁父》中“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典故,此處反其意,表達不忍與友人疏離的心境。
冥冥:深遠、幽遠的樣子,形容思緒綿長。
此詩為作者送科舉同榜友人李達泉(時任內閣中書)歸鄉晉寧(今云南晉寧)所作。時值春日三月,作者于湖邊亭中送別,通過對景、事、情的交織描寫,記錄了文人交游中典型的離別場景。
全詩以春景起興,由景及事,由事入情,既展現了送別的具體場景,又暗含對友情的珍重與人生聚散的感懷。語言凝練,意境明麗而略帶蒼茫,是清代送別詩中情景交融的典型之作。
蕭條依白社,寂寞似東皋。學異南宮敬,貧同北郭騷。蒙吏觀秋水,萊妻紡落毛。旅人嗟歲暮,田家厭作勞。霜天林木燥,秋氣風云高。棲遑終不定,方欲涕沾袍。
五岳赫靈異,衣冠萃堂坳。南極光熒熒,駕鶴來丹霄。眷言介主翁,詒之東海桃。桃實六千秋,元和孕瓊包。謂君軫民隱,帝用嘉爾勞。爾惟善培殖,根沃豐枝條。緒馀壽國命,濟茲水火交。回首方岳神,千古齊岧峣。
有客踵門來,云自天南至。喜是同鄉人,殷勤問家事。父母安高堂,兄弟樂田里。令我聞此言,欣然欲忘寐。官舍春晝長,沖淡自成趣。良朋日往來,衷言以相語。琴書既足樂,得喪亦何預。卓彼先民言,庶幾永終譽。
秋風動窗戶,兼聞書傳香。種花兼種德,當有折桂郎。
幾歲相思丟不下,江南桃塢人家。曾經為我試琵琶。半遮人面,弄曲浣溪沙。又借春風尋舊夢,青蒿沒了籬笆。屋空人去我嗟呀。唏噓還見,那樹小桃花。
三年客始安,兩度苦春寒。士馬同筋力,華戎見肺肝。居西隨太白,逐北至皋蘭。明歲桃花發,應從故國看。
客有南來者,士服縫掖裾。卻略再三拜,致我姑蔑書。握緘不及啟,問客夫何如。憶年方及盛,六藝富摧儲。摛辭鮮同匹,枝葉分扶疏。斷金獲徐子,麗澤日相于。豈復顧蓬累,計日升茅茹。時命久不與,此志成敝苴。徐也篤古誼,最我周道輿。以茲幸紹介,躋君白玉除。我聞客拱對,揖視氣豁舒。念言別徐子,契闊三歲馀。溫然接所友,何啻偕蛩驉。歲陽戒元陸,征夫膏其車。造士業有職,畏簡嚴居諸。駪駪弋陽士,譬射得蒲苴。行哉勵孤往,明當振爾祛。不見大都市,魚目嗤璠玙。士乎慎自立,流俗空睢盱。申章述我贈,好音愿勿虛。
風起蘆花如醉,歷歷雁行成字。一點一聲寒,霜重曉楓群碎。知未,知未,只在淺深沙際。
劍關平削千山開,勢掩巴蜀何雄哉。蛟飛鳳舞互爭秀,中有一道長江來。昔年鼎足曾分峙,慘淡風云屯伯氣。鄧艾功勛誇一時,武侯忠義垂千世。只今天地皆清寧,蜀江水綠山青青。漁舟一葉三峽口,行人釃酒登夷陵。我生蹤跡留南國,未遂西游到荊益。何當鼓棹溯瞿塘,錦官城里看山色。
裊裊東風雪外還,又催春色動溪山。百年莫作千年調,十日須謀一日閒。千丈歸心詩卷里,一襟豪氣酒杯間。醉鞭約住黃昏月,馬首低懸玉半環。
衲子相逢競喜忻,應期甘雨一番新。了知潤物無窮意,祇在維摩此念真。
永巷疏恩幸,長門絕履綦。由來妾薄命,詎是妒蛾眉。夜雨銷蘭氣,秋風落桂枝。凝思君不見,含態入羅幃。
江南好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下,鷗飛蓮葉邊。蓮葉蓮花耀洲渚,桂楫蘭橈下長浦。采蓮采葉忘采花,隔水停船共君語。君語不還顧,妾心將奈何。回船向明月,月照江水波。江水照妾影,明月知妾情。郎心得似此明月,兼照蓮花與蓮葉。
燭龍穿繡陌,一道滾香塵。逐隊驚聞笑,吹煙誤唾人。綰絲三寸玉,約指一雙銀。小邑無奇事,茲當紀日辰。
微風動林木,細雨飄然至。秋盡氣還佳,蕭蕭入我寐。攬衣念前哲,明時上封事。骸骨歸山阿,學術承洙泗。悠悠百年內,俎豆存真意。圣賢久不作,斯文恐將墜。嗟予老未聞,徒然負此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