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居佛印禪師詩五首并偈
稍涉諸方問所歸,自憐三十七年非。師言本自無非處,渾是真如第一機。
禪師談實不談虛,亦有文章水不如。自說金鎞元不用,誰云價重百車渠。
翠藤老木抱千山,行色歸心各等閑。恰似白云多自在,不同飛鳥倦知還。
細磨密衲作袈裟,曲水遙岑宛轉花。海外梯航輸佛土,日邊緘鐍賜禪家。
百花眾寶細莊嚴,不是青州舊布衫。滿載天香浮遠水,遙分春色下層巖。
稍涉諸方問所歸,自憐三十七年非。師言本自無非處,渾是真如第一機。
禪師談實不談虛,亦有文章水不如。自說金鎞元不用,誰云價重百車渠。
翠藤老木抱千山,行色歸心各等閑。恰似白云多自在,不同飛鳥倦知還。
細磨密衲作袈裟,曲水遙岑宛轉花。海外梯航輸佛土,日邊緘鐍賜禪家。
百花眾寶細莊嚴,不是青州舊布衫。滿載天香浮遠水,遙分春色下層巖。
我曾略微游歷各方探尋歸依,自嘆三十七年多有過錯。禪師說本就沒有過錯之處,一切皆是真如的第一機鋒。禪師談禪務實不務虛,文采如流水般自然無拘。自稱金鎞本就無需使用,誰說價值勝過百枚硨磲。翠藤老木環抱著千山,行色與歸心皆從容淡然。恰似白云自在無掛礙,不像飛鳥疲倦才知還。細磨密縫制成袈裟,曲水遠山間花影宛轉。海外舟船運來佛國寶物,帝王封賜送達禪家手中。百花眾寶精心莊嚴,已非青州舊布衫模樣。滿載天香漂過遠水,遙送春色下到層巖。
諸方:指各地佛教叢林或修行場所。
真如:佛教術語,指事物的真實本體,永恒不變的真理。
金鎞(jīn bī):金制的箭頭,此處比喻佛法的精妙指引。
車渠:即硨磲(chē qú),海洋貝類,佛教七寶之一。
緘鐍(jiān jué):封閉的匣子,此處指帝王封賜的信物。
青州舊布衫:禪宗典故,指簡樸的僧衣,喻指本真的禪法。
此詩為贈別佛印禪師而作。佛印(1032-1098)是北宋名僧,以禪機圓融、文采出眾聞名,與文人交游甚廣。詩中或作于二人交往期間,通過五首短章從禪理、文采、行止、佛事等角度贊揚其修為,體現宋代文人與禪僧交游的文化背景。
全詩五首從不同角度展現佛印禪師的禪學境界:首論禪理無執,次贊文采自然,三寫行止自在,四述佛事莊嚴,末喻禪法超越形式。既顯禪師風范,亦見作者對禪道的深刻理解,是禪意與詩意結合的佳作。
漁翁浩歌兮臚水曲,斷港埼兮南浦縮。歷遠游兮鳧洲,撫茸茸兮草屋。兒力田兮餉東菑,妻燒荻兮炊粳藜。運鸞刀兮斫蟹螯,鏤鱗鱗兮鲙絲。人生此樂兮何期,秋月春風兮常在茲。良有懷兮昨之崄巇,繼自今兮坦夷。喜徵科兮未急,且歸來兮遲遲。
百粵三吳山水長,孝陵翹首哭秋霜。宵衣定鼎思當日,汗血開疆邁昔王。雨過鷓鴣啼寢殿,夜殘鼯鼠走雕梁。明禋袞職今何在,松柏蕭條總可傷。
凈因曾識楷山東,擔板因緣古佛風。后代兒孫仰孤硬,能超五位見芙蓉。問訊天童今老子,偶同庚甲事如何。他時要向山中去,容我一庵遮薜蘿。
禪房誰構碧峰巔,此日登臨總俊賢。滿地綠苔真凈界,懸崖古木起寒煙。閑游試躡乘云石,渴飲偏尋卓錫泉。昔日白牛看不見,空留古跡至今傳。
靈洞紆回有伏龍,郁蔥云氣日相從。他時更待為霖雨,八表沾濡澤自濃。
峒山真岕好,學制有遺人。庶子今林姓,周家舊懿親。金精栽絕巘,紫筍摘先春。廟后香全似,泉兼蟹眼新。
白盡蒹葭,衰從蒲柳,我只松筠節。君民堯舜,老翁揩眼勛業。
歸心搖搖若鞦帶,哀操切切如蟬吟。百年雙鬢欲俱白,千里一書真萬金。
灘淺沙平且濕鞋。捕魚扈業雜荊柴。鳥沾花氣依人去,云卷鐘聲渡水來。休顧慮,脫塵埃。此行此處有無哀。相逢白犬能忘吠,欲報青山雨過才。
古來人物畫為難,驚見仙公樹石間。莫把丹青名右相,太平勛業在人寰。
赤阪橫西阻,火山赫南威。身熱頭且痛,鳥墜魂來歸。湯泉發云潭,焦煙起石圻。日月有恒昏,雨露未嘗晞。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圍。含沙射流影,吹盅病行暉。瘴氣晝熏體,菵露夜沾衣。饑猿莫下食,晨禽不敢飛。毒淫尚多死,度瀘寧具腓。生軀蹈死地,昌志登禍機。戈船榮既薄,伏波賞亦微。爵輕君尚惜,士重安可希。
水窮云四起,出岫本無心。莫負蒼生望,須為旱歲霖。
天門三十六,地戶七十二。門門與戶戶,一一一天帝。
之官辭玉闕,送別傍金臺。暫駐城陰騎,同傾柳下杯。念離俱繾綣,欲發更徘徊。遠樹青如薺,春波綠勝苔。路馳兼水陸,舟汎歷沿洄。之子儒家秀,前賢世德培。羽儀明鸑鷟,器質抱瓊瑰。圣代蜚騰早,亨衢特達開。三吳推道院,百里富英才。習禮延陵邑,談詩匡鼎來。道存人自化,意澹俗無猜。此去應相憶,題書寄雁回。
漁翁嘯歌兮滄洲滸,水寒沙虛兮石齟齬。杳凝睇兮北岡,忽已忘兮南浦。丑妻含飴兮憐兒語,夕張燈兮在極渚。饌鯽鯉兮羹香美,村醅雖醨兮伉儷親。你操舟兮柁尾,予撒網兮當先。今夜水清兮霜露繁,雙鷗睡熟兮黃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