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五代史》雜詠三十九首 其十四
飧酪還能解渴無,
絳霄廊下莫長吁。
他年更上徽陵望,
寒食誰持飯一盂。
飧酪還能解渴無,
絳霄廊下莫長吁。
他年更上徽陵望,
寒食誰持飯一盂。
用奶酪充饑還能解渴嗎?在絳霄廊下不要長久嘆息。將來再登上徽陵遠望,寒食節時還有誰會帶著一盂飯來祭奠呢?
飧酪:以奶酪為食,飧本指晚飯,此處泛指食物。
絳霄廊:代指宮廷中紅色的長廊,或指帝王宮殿的廊廡。
徽陵:五代后梁太祖朱溫的陵墓,位于今河南伊川。
寒食: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二日,有禁火、掃墓等習俗。
此詩為清代詩人嚴遂成《讀〈五代史〉雜詠三十九首》組詩之一。作者研讀《五代史》時,見五代帝王雖生前握有大權(如后梁太祖朱溫),死后陵墓卻漸被冷落,故借寒食節無人祭奠的細節,抒發對歷史榮枯的感懷。
詩通過帝王生前飲食之問與死后祭奠之嘆的對比,揭示歷史興衰無常的規律,以小見大,含蓄地批判了權勢的短暫與生命的虛無,是詠史組詩中以細節見深意的典型之作。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
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
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
漢主離宮接露臺,
秦川一半夕陽開。
青山盡是朱旗繞,
聞道甘泉能獻賦,
懸知獨有子云才。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功。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清風細雨濕梅花,
驟馬先過碧玉家。
正值楚王宮里至,
門前初下七香車。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楊柳春。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檀欒映空曲,
青翠漾漣漪。
暗入商山路,
樵人不可知。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萬戶傷心生野煙,
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里,
凝碧池頭奏管弦。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桃源一向絕風塵,
柳市南頭訪隱淪。
到門不敢題凡鳥,
閉戶著書多歲月,
種松皆老作龍鱗。
秋山斂余照,
飛鳥逐前侶。
彩翠時分明,
夕嵐無處所。
柳條拂地不須折,
松樹披云從更長。
藤花欲暗藏猱子,
柏葉初齊養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