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宿
遙指行廬入暮天,
營依一匝短輪連。
黑風飲馬人呼井,
白雪眠車夜裹氈。
強抱夢魂來斷磧,
又聽轣轆起荒煙。
柳條數問邊門路,
傳道冰沙不易前。
遙指行廬入暮天,
營依一匝短輪連。
黑風飲馬人呼井,
白雪眠車夜裹氈。
強抱夢魂來斷磧,
又聽轣轆起荒煙。
柳條數問邊門路,
傳道冰沙不易前。
遠遠指向行旅的房舍融入暮色天空,營地周圍排列著低矮車輪相連的車輛。狂風中飲馬人們呼喚著井水解渴,雪夜裹著氈毯睡在車里。勉強在夢境中來到荒漠,又聽到車輪聲從荒煙中響起。柳條多次詢問邊塞道路,傳來消息說冰沙難以前行。
行廬:行旅途中臨時居住的房舍。
一匝(zā):一圈,周圍。
短輪:指車輪低矮的車輛,可能為適應復雜路況所設。
黑風:猛烈的狂風,形容風勢強勁。
呼井:呼喚井水解渴或取水。
裹氈:裹著氈毯御寒。
斷磧(qì):荒無人煙的荒漠。
轣轆(lì lù):車輪滾動的聲音。
數問:多次詢問。
冰沙:冰雪覆蓋的沙地,指難行之路。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邊塞行旅途中。古代邊塞交通不便,行旅需克服自然環境的嚴酷(如狂風、冰雪、荒漠),詩中通過野宿細節,反映了當時邊塞行旅的真實狀況。
全詩以野宿為核心,通過對行廬、營車、風雪、車輪等場景的細致描繪,展現邊塞行旅的艱辛,語言質樸而畫面感強,是反映古代邊塞生活的典型詩作。
蕙花香也。雪晴池館如畫。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射。而今燈漫掛。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況年來、心懶意怯,羞與蛾兒爭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問繁華誰解,再向天公借。剔殘紅灺。但夢里隱隱,鈿車羅帕。吳箋銀粉砑。待把舊家風景,寫成閑話。笑綠鬟鄰女,倚窗猶唱,夕陽西下。
公無渡河,公無渡河, 公必欲渡意如何。波濤洶涌何足畏, 中原未復一身多。爭知平地有風波, 人心之險險于河。
人影窗紗。是誰來折花。折則從他折去,知折去、向誰家。 檐牙。枝最佳。折時高折些。說與折花人道,須插向、鬢邊斜。
洞庭之陰小山幽,百靈雄衛來高邱。 我當十月值亂離,攜家遠逐湖之洲。 湖光接天晚浪靜,樹色照野晴云浮。 霜黃林頭橘柚熟,日冷波底蛟龍愁。 北方兵馬想已到,南國城郭誰能收。 我今買酒且消憂,醉舞拔劍揮斗牛。 會須投筆去封侯,斬取盜賊清南州。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秋光滿目。風清露白,蓮紅水綠。何處夢回?弄珠拾翠盈盈,倚蘭橈,眉黛蹙。 采蓮調穩,吳侶聲相續,倚棹吳江曲。鷺起暮天,幾雙交頸鴛鴦,入蘆花,深處宿。
今夜河西宿,無眠但數更。 并船何處客,吹笛到天明。
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雨。一角闌干聚落花,此是春歸處。 彈淚別東風,把酒澆飛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楊柳東塘細水流,紅窗睡起喚晴鳩。屏間山壓眉心翠,鏡里波生鬢角秋。 臨玉管,試瓊甌,醒時題恨醉時休。明朝花落歸鴻盡,細雨春寒閉小樓。
云氣壓虛欄,青失遙山,雨絲風絮一番番。上巳清明都過了,只是春寒。 花發已無端,何況花殘?飛來蝴蝶又成團。明日朱樓人睡起,莫卷簾看。
車兮載旃,舟兮揚帆, 鼓咽咽兮君當還。君肯來兮尚盤桓, 我心煢煢兮其無端,君不我留兮下土囂煩。 福我吳人兮無疾患,千秋萬歲兮歌至德以何言。
莫苦求,休強攬。莫教邂逅遭坑陷。恐哉笞杖徒流絞,慎矣公侯伯子男。爭夸炫,千鐘美祿,一品高銜?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夢回時冷透衾。悶愁山重海來深。獨自寢,夜雨百年心。
千巖秋氣寒,半嶺斜陽暮。 流連不下山,倚石看紅樹。
芍藥打團紅,萱草成窩綠。簾卷疏風燕子歸,依舊盧仝屋。 貧放麹生疏,閑到青奴熟。掃地焚香伴老仙,人勝連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