萇弘墓
西去麻鞋謁至尊
烽煙何日靖中原
故人盡節難回首
怕過萇弘化碧村
西去麻鞋謁至尊
烽煙何日靖中原
故人盡節難回首
怕過萇弘化碧村
穿著粗麻鞋向西去拜見皇帝,戰火紛飛,何時才能平定中原?故友們為守節義已犧牲,難以回首往事,我最怕經過那萇弘血化為碧玉的村莊。
麻鞋:粗麻編織的鞋子,此處指簡陋的行裝,體現旅途艱辛。
謁:拜見。至尊:指皇帝。
烽煙:烽火臺的煙火,代指戰爭。靖:平定。
盡節:為保全節操而犧牲。
萇弘化碧:典出《莊子·外物》,周大夫萇弘被冤殺,其血三年化為碧玉,后以“化碧”喻指忠直蒙冤或精誠感天。
此詩或作于戰亂時期,詩人因國事奔波謁見皇帝,途中經萇弘墓所在之地(傳說其血化為碧的村莊),聯想到故友為節義犧牲,觸景生情,寫下對戰亂的憂思與對忠烈的感懷。
全詩緊扣“萇弘墓”之地,以戰亂背景與故友盡節為引,借典故抒發忠烈情懷,既反映時代動蕩之痛,亦彰顯對忠貞品格的推崇,語言簡練而情感深厚。
門無去馬與來車,終日塵編自展舒。笑撫蒲團時有會,古人于我未全疏。
畫檐蛛網鎮殷勤。怕傷春。越傷春。一夜東風,吹送落花魂。欲奏瑤琴雙手澀,才幾日,又生塵。天涯芳草綠成茵。盻行云。斷行云。老去登臨,惟有淚沾巾。樓外山光如此瘦,何況是,倚樓人。
白社偏從郭外開,才人宴集碧云堆。鏗鏘金石同敲句,瀲滟葡萄共舉杯。風月拉為元亮侶,溪山招得謝安來。時光荏苒年將換,何吝林泉一笑陪。
首夏東歸去路寬,泐巴行館客衣單。侵晨忽把羊裘換,蚱夜猶憐兔魄寒。雨歇風清云漸散,雪消砂硬土全干。四時一月都經過,好作炎涼世態看。
煙雨一葉小,江湖大廈寬。全家足風月,高枕恣波瀾。白雪披蓑立,青山揭笠看。莫將文叔事,溷我釣魚竿。
疾風吹雨龍髯濕,落日掛林猿臂長。巫峽晚晴初瑟瑟,華峰秋色正蒼蒼。
謫仙佯醉上天時,采石江頭捉月騎。千古何從見顏色,夜深江月正堪疑。
視物眼深,說禪口快。一點不著虛空,萬化誰分器界。應眾緣而閒六根,入諸塵而住三昧。其小無內,其大無外。
三秋尋老友,千里去新安。地主云中候,天都馬上看。蓬生黃帝灶,鶴唳呂公灘。登眺須扶醉,深山瀑布寒。
歷盡人間行路難,老來要覓數年閑。供家米少因添鶴,買宅錢多為見山。池面紋生風細細,花根土潤雨斑斑。借舂乞火依鄰里,剩釀村醪約往還。南浮七澤吊沉湘,西溯三巴掠夜郎。自信前緣與人薄,每求寬地寄吾狂。雪山水作中?味,蒙頂茶如正焙香。儻有把茅端可老,不須辛苦念還鄉。
石宮夏水寒,寒水宜高林。遠風吹蘿蔓,野客熙清陰。
短鬢逢春不稱搔,衙回聊免簿書勞。詩償我債千篇少,樓羨君家百尺高。敢謂杜陵渾漫興,亦知王粲未為豪。來朝作意同登眺,柳外花邊任所遭。
詔禮崇營,敬饗玄畤。靈正丹帷,月肅紫墀。展薦登華,風縣凝鏘。神惟戾止,郁葆遙莊。昭望歲芬,環游辰太。穆哉尚禮,橫光秉藹。佇靈敬享,禋肅彝文。縣動聲儀,薦絜牲芬。陰祇以貺,昭祀式慶。九服熙度,六農祥正。慶圖浚邈,蘊祥秘瑤。伣天炳月,嬪光紫霄。邦化靈懋,閫則風調。儷德方儀,徽載以昭。后皇嘉慶,定祗玄畤。承帝休圖,祗敷靈祉。篚冪周序,軒朱凝會。牲幣芬壇,精明佇蓋。調川瑞昌,警岳祥泰。
人間何夕付休休?碧海青天有盡頭。一曲霓裳空自惜,千年靈藥可應求?云山北向心長耿,河漢西傾淚與流。回憶前年巖下宿,顛風險覆絕江舟。
一雨西來滿寺涼,盈盈不語立方塘。遠公白社所修種,凈土青胎無點妝。要向花光見菩薩,肯從色界問蓮香。回頭玉手雙杯處,多少風流墮醉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