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三絕
山碧水悠悠,垂楊蔭小舟。釣竿長在手,涼影一天秋。
茅屋深藏樹,青山半入云。秋風何處發,漁唱隔溪聞。
結屋依林麓,支橋就石磯。青山微雨過,一片白云飛。
山碧水悠悠,垂楊蔭小舟。釣竿長在手,涼影一天秋。
茅屋深藏樹,青山半入云。秋風何處發,漁唱隔溪聞。
結屋依林麓,支橋就石磯。青山微雨過,一片白云飛。
青山碧水悠悠流淌,垂柳的樹蔭籠罩著小船。釣竿長久握在手中,清涼的光影里滿是秋意。茅屋深深隱藏在樹林中,青山一半融入云端。秋風從何處吹起?隔溪傳來漁人的歌聲。房屋建在山林腳下,小橋架在水邊石灘。微雨過后青山更翠,一片白云悠然飄飛。
蔭:名詞作動詞,遮蔽、籠罩
磯(jī):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
林麓(lù):山林,山腳
隔溪聞:隔著溪水傳來
此為題畫詩,當為詩人觀畫后所作。通過描繪畫中三幅秋景,展現畫中意境,傳遞對田園自然生活的向往。具體創作時間無考,但可推知為詩人閑居或游覽時觸畫生情之作。
全詩以三絕句分繪秋景,從溪畔垂釣、山屋秋聲到林麓雨云,多角度展現秋日田園的靈動與靜美,語言質樸而意境悠遠,是題畫詩中描繪自然景致的佳作。
洛社推年久,清村照柿林。春風何處客,芳草獨行深。遺墨收秦刻,新詩學楚音。別離無一字,目斷白云岑。
西域都護多男兒,護羌校尉仍出師。生羌八種來寇塞,白劍欲接雙龍飛。凡亭山上血漂杵,奢延澤中鬼應語。至今有花皆成丹,疑是當年血未乾。
有偉生民杰,鴻名日月光。三朝熙揆路,八座麗文昌。尚想玄圭錫,俄驚白璧藏。平生門下士,歌薤不成章。
東風捲地落花殘,倦鳥應知息羽翰。春雨足時初試屐,青山好處一憑闌。藥籠舊蓄三年艾,金鼎新成九轉丹。醫國醫民心未巳,可能高枕臥江干。
夜來嶺上萬盞燈,幽綠暗紅赤白橙。平等心視也一界,未知修到第幾層?
荊溪黌舍相過日,三十年來一夢如。久抱青氈存舊物,忽看烏帽荷新除。路通故里歸應便,座列諸生樂有馀。想到閩州依海上,荔枝榕葉暗齋廬。
碧云如水愔愔地,枝頭護花鈴簸。夜雨菭錢,朝陽菜甲,寒食清明新火。葳蕤暗鎖。任階藥香翻,禁櫻紅墮。夢斷吳天,亂鶯啼處翠衾裹。妝成回照鏡里,笑人憔悴,甚頭上釵朵。病酒今年,傷離去日,油壁驚逢道左。通詞未可。對錄曲闌干,綺疏青瑣。送了春歸,渡江招畫舸。
燕昭志報復,金臺求俊賢。下齊如破竹,大恥雪九泉。六王死灰人,安可與比肩。奈何驕氣盈,妄想彼神仙。安期不可致,即墨火巳然。煌煌召公業,委棄如浮煙。
素王之后多賢者,清稼今為幾代孫。能以紀綱持憲法,每將節義答君恩。江淮一道風霜肅,汝潁三秋霧雨昏。不有俊良當世用,可無章疏達天閽。
落日歸棹緩,滄江秋思加。雙鱗上荷葉,一雁下蘋花。
向人懷抱終何有,過眼崢嶸得暫醒。更喚秦髯與湔祓,為公題作小南屏。
推過詩編把酒斟,挽春佳句讓鶯吟。門前卻喜無人掃,積得殘花一寸深。
黃葉繽紛,碧江清淺,錦水秋暮。畫鼓冬冬,高牙飐飐,離棹無由駐。波聲笳韻,蘆花蓼穗,翻作別離情緒。須知道、風流太守,未嘗恝情來去。那堪對此,來時單騎,去也文鴛得侶。繡被熏香,蓬窗聽雨,還解知人否。一川風月,滿堤楊柳,今夜酒醒何處。調疏呵,雙棲正穩,慢搖去櫓。
欲拋筆硯學從征,跨馬彎弓事事生。今日都門辭別去,春風一路入幽并。
緌公昔年住寶坊,龍象蹴踏騰毫芒。袈裟曾侍玉座旁,萬眾阛聽講仁王。弟子如云來四方,朝鐘暮鼓鳴高堂。西歸蔥嶺今幾霜,缽傳曇師道彌昌。叢林主教遇圣皇,紫衣朝闕隨班行。上人繼吐三葉芳,衲中長系摩尼蒼。人間萬念俱已忘,獨好游戲談文章。我來京師寄禪房,每邀看月開修廊。手橫蠅拂坐繩床,竹間風吹煮茗香。侍僮觸屏睡欲僵,高殿宿鳥驚瑯珰。詩成金磬韻尚揚,清才未必慚支湯。有時夜剪園韭嘗,燈懸西齋雨浪浪。人生聚散不可常,翩然東游主道場。道場乃在云水鄉,碧瀾堂前去路長。江湖寒縮蛟蜃藏,楓桕正赤橙柑黃。煙銷日出聞漁榔,洲渚宛轉山低昂。蕭然瓶錫隨經囊,留宿肯戀林中桑。兵余莫嗟梵宇荒,勝景未逐樓臺亡。寺門無人閉夕陽,芋栗收作山中糧。好說千偈恢禪綱,麾斥佛祖誰敢當。我方無用糜太倉,叨逐劍佩趨明光。醉歌欲覓玄真狂,懷恩未得尋歸航。明朝舉首空相望,云飛笠澤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