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侗
說禪半夜雨天花,
不似無言氣味嘉。
汝但為維摩長者,
我甘作凈飯王家。
花即是空空是花,
算來無惡亦無嘉。
凌煙老將今無事,
四海車書渾一家。
說禪半夜雨天花,
不似無言氣味嘉。
汝但為維摩長者,
我甘作凈飯王家。
花即是空空是花,
算來無惡亦無嘉。
凌煙老將今無事,
四海車書渾一家。
半夜論禪時天花如雨飄落,卻不如靜默時的韻味美好。你只需做那智慧的維摩詰長者,我甘愿成為修行的凈飯王之類?;ň褪强?,空就是花,算起來本無惡也無善。凌煙閣的老將如今無事可做,天下車同軌書同文已融為一體。
雨天花:佛教典故,天女散花,常指講經說法時的祥瑞之象。
維摩長者:指維摩詰,佛教著名居士,以智慧辯才著稱,《維摩詰經》主角。
凈飯王家:凈飯王是釋迦牟尼之父,此處或代指修行者的超然身份。
凌煙老將:指凌煙閣功臣,唐代為表彰功臣而建閣畫像,此處泛指曾立大功的老者。
四海車書:出自《禮記·中庸》“車同軌,書同文”,指天下統一、制度劃一。
此詩或為作者與友人“侗”論禪時的回應之作。結合“四海車書渾一家”推測,創作背景可能為天下初定、統一之時,作者借禪理對話,既表達對佛理的領悟,也暗含對太平盛世的感慨。
全詩以禪理為核心,通過“說禪”與“無言”的對比、“花空”的辯證,闡釋空無之境;結尾由個人禪悟轉向家國,以“四海統一”收束,融合佛理與入世情懷,體現超然與務實的雙重品格。
小人護局可畏,
君子得與常遲。
老秦歿已一歲,
胡李方始量移。
驪駒且莫喧,我歌始一放。憶昔初逢君,漢濱俯高浪。同拾春官第,天門蹋閬閌。射策千羲軒,挾神一何王。君喁我斯于,躡屐星辰上。雙鳥不分飛,短翎實所傍。借屋兩頭居,嬉游不可狀。六月寒瓜肥,嚼冰滌府藏。劈半持作冠,狂呼極跌宕。秋雨催歸人,膏車各南向。長沙揖君廬,入門刪三讓。拜母升后堂,排筵倒家釀。明歲同還朝,百扶接居巷。朝餐或來過,夕渴還相訪。問學商米鹽,經綸說魚醬。驅驢駕雞棲,似狗頗茁壯。有甑例宜塵,無衣安用桁。我道夫子賢,世人或嘲謗。世人病我頑,夫子憐其誑。袍笏雖支離,貌卑心則亢。平生企高遐,力微不自量。樹德追孔周,拯時儷葛亮。又兼韓歐技,大言足妖妄。夫子不予譏,和高越初唱。洽比三四年,為歡亦云暢。卯歲夏之中,九門盛炎瘴。君實罹其災,一病月三望。毒熱轟外彊,客瘥兀中脹。有婦賢且勤,吁天事供養。背分荀令涼,饘進冀缺餉。剜肉補其天,有神實克相??埼蚁喾龀?,計窮屢怏怏。國工吳與鄭,調齊妙心匠。鬼錄不見收,人謀信可仗。由來福與禍,茫茫自天貺。時月無幾何,中饋遘死喪。我時匍匐救,倉皇事摒擋。黃口抱呱呱,稽首別穗帳。移巢翼其兒,室毀子無恙。良人匪頑石,焉能缺凄愴。傾家營奠齋,淚河送反葬。我謂君已愚,稽經懼失當。君謂情自纏,誰超六塵障。展轉彌再期,病貧互摩蕩。南望問尸饔,儲糧不盈盎。摧腸與蹙眉,萬端欲誰諒。一朝被殊恩,千憂始滌蕩。士窮守艱危,時來類放曠。為君述前塵,在莒慎無忘。報恩不在他,立德乃可尚。丈夫要努力,無為苦惆悵。
黃梅前后雨,苦兼旬、獨自帶愁聽。早池塘水滿,魚蝦欲上,鷗鷺堪盟。偏是畫簾深掩,檐際瀉泉聲。六月生秋意,翠袖涼輕。
記得西窗舊事,慣挑燈款語,共譜茶經。奈年華如矢,清夢冷桃笙。任氤氳、爐篆香細,暗撩人、幾許別離情。無聊賴、把金錢卜,甚日新晴。
夙昔愛琴鳴,
流泉指下生。
子期今已沒,
誰聽斷腸聲。
造請非所長,一帶每懶束。
揖客雖小殊,亦未勝仆仆。
正須駕柴車,歸藝東籬菊。
故山甘水泉,群飲友麋鹿。
百年不堪玩,萬事要自燭。
小人欺屋漏,吾輩當戒獨。
舊聞燈火禁城奇,曼衍魚龍世不知。
見說星橋開鐵鎖,肯將帽影逐鞭絲。
狂邀明月歌燕市,醉倚和風臥習池。
佳節更憐新詠好,曲江風度想當時。
自挈壺漿款廟門,黃蕉丹荔薦清芬。
沈煙未過盤中篆,電影已翻江上云。
霈澤不惟滋稼穡,涼飆仍為掃嵐氛。
圓山信作漳南鎮,想戀枇杷玉色醺。
一闋定風波,倦眼登臨,危闌對橫綺。涼笛延秋,江湖歸未得,淺醉慵倚。劫后吟魂,又輕被、蘋絲牽系。正紅衣掠岸,西風催墮秋蕊。
杯底。遣得孤歡照影,弄清波、短鬢塵洗。酒入襟痕,好心期、換與故年閒淚。夢里滄洲,更不信、孤根無寄。過江人,銷盡看花英氣。
舊游曾入桑間路,惹袖沾裾思未休。
纖綆依稀煙外沒,群珠蹙續雨中浮。
晴牽草樹縈春恨,暝倚花窗織夜愁。
只恐驚風吹散去,殘絲零亂不堪收。
北叟臨門種棘,南翁過路鉤衣。楚楚纖鱗水躍,英英鷙翮云飛。
鸚鵡窺籠百遍,狝猴上樹千回。紫燕銜泥入室,黃麋齧草登臺。
西海昆丘閬苑,仙人王子安期。春至蟠桃艷艷,秋來弱水瀰瀰。
黃帝清游化國,虞皇穆拱玄宮。殷主爰消雛雉,文王載夢非熊。
種豆南山一頃,朝來豐草離離。豈若藍田種玉,何如商嶺餐芝。
圃口翻翻瓠葉,門前潏潏流湍。鳧鷺輕輕不下,鹓鴻冉冉高摶。
白草黃沙,征人去、秋光暗歇。登雁塞、戰場憑吊,英雄余烈。磨劍橫揮遼海水,彎弓仰射胡天月。忍艱危不改老臣心,殲仇切。
洛陽道,花綻雪。鄉里夢,如煙滅。問何時復我,九州無缺。獻馘飛傳西尾首,酬勛遍飲東條血。愿男兒策馬踏扶桑,犁庭闕。
一天風雪里,歸去是今朝。
送客詩初就,推篷凍未銷。
連年云洞話,三折富春潮。
清白留圖畫,斯人不可描。
從上佛祖無法與人傳,
后代兒孫會得是障礙。
礙不礙,
竹山鐵鷂刺天飛,
笑倒明州憨布袋。
妙體堂堂觸處彰,快須回首便承當。今朝對眾全分付,莫道儂家有覆藏。
山僧有三印,更無增減剩。覿面便相呈,能轉凡成圣。
一印印空,日月星辰列下風。一印印泥,頭頭物物顯真機。一印印水,捩轉魚龍頭作尾。
三印分明體一同,看來非赤亦非紅?;Q高低如不薦,青山依舊白云中。
青陽載啟逗馀褰,拂雨停鑣問考槃。
綺散馀霞仙□筆,盤無兼味腐儒餐。
弦歌已奏緇衣好,雞黍言尋縞帶歡。
見說康衢皆擊壤,采風應及碩人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