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筍
自從孤竹夷齊死
清節何人萃一門
惟有此君無俗韻
至今風味屬諸孫
自從孤竹夷齊死
清節何人萃一門
惟有此君無俗韻
至今風味屬諸孫
自從孤竹國的伯夷、叔齊去世后,清廉的節操還有誰能聚集于一門?只有這竹君沒有庸俗的氣韻,至今那高潔的風味仍屬于它的子孫(筍)。
孤竹夷齊:孤竹國的伯夷、叔齊,商末孤竹君之子,因互讓君位,后隱居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以清廉著稱。
清節:清廉的節操。
此君:指竹子,《世說新語》載王徽之愛竹,稱“何可一日無此君”,后以“此君”代指竹。
諸孫:指筍,竹的幼體,因筍為竹的后代,故稱“諸孫”。
此詩為詠物言志之作,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當是詩人借筍之清韻,表達對清廉品格的崇尚,反映其重視道德修養、推崇高潔之風的心境。
《啖筍》以筍為喻,借伯夷叔齊典故,托物言志,贊美清廉高潔的品格。詩中用典自然,意象鮮明,語言簡練,意境高潔,體現了詩人對道德情操的追求。
家住西湖第四橋,自從丱角學吹簫。年來愁得兩鬢雪,吹盡春風那得消。
春到先塋雨露饒,思亭新構報劬勞。碧涵一水吞天闊,玉立雙峰拔地高。每想音容增怵惕,還因精氣感薰蒿。通家二世深恩在,把筆題詩淚滿袍。
滴酒焚香把筆熏,未書名紙謁朱門。對天大寫宜春字,先與孤寒懺宿根。
晚霽青山無處逃,秋來乘興便登高。□君欲暮休催去,小驛依然□嫩醪。
垂老疏狂燕趙客,今宵雅集王郎宅。堂開屏障出丹青,雜花抱石煙冥冥。中有仙匹為誰子,云是秦娥及簫史。秦王昔日起高樓,簾捲曲欄人并倚。咸陽城頭懸月明,玉簫吹作鳳凰聲。忽令千樹秋風生,又令百鳥翻然驚。太空裊裊清不絕,聲落萬里丹山穴。坐攬德輝下宮墻,并乘彩翼凌穹蒼。直上清都朝紫皇,俯視九州塵茫茫。神游元氣幾千載,因之驅石填東海。祖龍駕歸多鮑魚,浮云一散河山在。二仙縹緲不可知,吳歌且復揮金卮。他日功成鶴書至,拂衣莫負蓬萊期。
日日此中開宴。食肉諸公總善。唯有害風王,莫怪頻來見面。知縣。知縣。正好與人方便。
鴉啼古城上,月落古城闉。城外車馬道,清風飄素塵。
飄飄鸞鶴群,去謁武夷君。溪曲斜流月,峰多亂占云。石床深草色,玉簡翳苔文。半夜天壇上,一聲清磬聞。
迷路不知遠,但知寒日斜。過溪逢菜葉,西崦有人家。斫額驚來客,拄鋤方種畬。鴻禪效古者,當效此生涯。
菊吐金英已滿籬,持杯指準賞芳菲。有巾可漉還無釀,載酒何人是白衣。
穹廬悄悄夜漫漫,午醉醒來坐席寒。富貴有媒皆豹變,功名無分獨璃蟠。子陵實愧三公爵,靖節非輕一縣官。高捲氈簾對明月,秋風一曲入琴彈。
百文靈柯立青鐵,一簇仙花綴紅雪。天然異種如二難,故向人間斗奇絕。綠陰下掃黃塵空,花氣入水香冥濛。等閒閱世動千百,萬木幾許驚秋風。行臺作壽淮南道,堂上爭看畫圖好。稱觴正得汾陽孫,下筆還歸石田老。大夫六帙心炳丹,腰帶橫犀峨豸冠。仙李分桃作春色,柏臺與椿同歲寒。歲寒春色交無已,甲子重添一籌起。樹腹長隨壯節堅,花容似助酡顏喜。西垣諫草應不磨,南國甘棠遺愛多。活民有功天所與,綺筵不用還丹歌。
未因春別恨匆匆,酌酒看花興轉濃。聞說郭西花更好,與公同上最高峰。
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后。花徑斂余紅,風沼縈新皺。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正佳時,仍晚晝,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心聲叫出思歸苦,叫得春風破膽愁。江北江南皆蜀客,年來添白幾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