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儀部
寥海風生煙霧開
曙天云氣日昭回
六龍東御朱旗繞
雙鳳西銜紫誥來
蘭茝幽香聞禁苑
蒹葭秋水漲城隈
遙知圣主恩波渥
賦奏長楊獵騎催
寥海風生煙霧開
曙天云氣日昭回
六龍東御朱旗繞
雙鳳西銜紫誥來
蘭茝幽香聞禁苑
蒹葭秋水漲城隈
遙知圣主恩波渥
賦奏長楊獵騎催
遼闊的海邊風起云涌,煙霧逐漸散開;曙光初現,云氣繚繞,朝陽緩緩升起。帝王的車駕向東行進,朱紅色的旗幟隨風環繞;雙鳳從西邊銜著紫色的詔書翩然而至。禁苑中蘭草與白芷的幽香四處飄散,蘆葦叢生的秋水面,漲滿了城墻的角落。我已預知圣主的恩澤深厚,催促你快些寫下如《長楊賦》般的佳作,連狩獵的騎士都在等待。
寥海:廣闊的海域,此處或指京城附近水域。
六龍:古代神話中太陽神的車駕由六龍駕馭,此處代指帝王車駕。
紫誥:帝王的詔書,因用紫泥封口而得名。
蘭茝(chǎi):蘭草與白芷,均為香草,喻指高潔品德。
禁苑:帝王的園林。
蒹葭(jiān ji?。禾J葦。
城隈(wēi):城墻的角落。
渥(wò):深厚。
長楊:漢代長楊宮,揚雄曾作《長楊賦》歌頌帝王功業,此處代指頌揚圣德的文章。
此詩為送別楊姓儀部(禮部官員)而作。背景或為楊儀部受帝王詔命執行重要事務(如隨駕或傳旨),詩人于清晨觀朝會盛景,感圣恩之隆,故賦此詩以贈,既表送別,亦頌同僚之榮。
全詩以朝會與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宏大場景與細膩意象的結合,突出楊儀部受恩深重、才德兼備的形象,既展現詩人對同僚的贊譽,也暗含對朝廷的忠誠,是一首典型的唐代送別朝官的應制類作品。
符公寄郡理,犀刄不可觸。白晝庭無訟,一切就整肅。
秋風九月涼,閑暇顧僚屬。謂茲落帽會,千載有賢躅。
西山多爽氣,盍亦具騶仆。曉出古城隅,薄霧隱疏木。
乍見溪山明,已洗簿書俗。云間阿蘭若,小步徧深曲。
逸興不受制,更到山之麓。吊古動髙懷,臨風展遐矚。
扶光迫西汜,回棹泛清淥。鉤簾陳密坐,羅列進肴??。
賓客岸巾幘,禮數免拘束。時因笑語驚,鷗鷺入蘆竹。
導從偃旌旗,城郭初燈燭。我愧人物微,情睠久虛辱。
終日陪后乘,可但玩黃菊。亦復見民田,枯秸瘦無糓。
那能給租賦,止可縱芻牧。吾民窘窮狀,蠧損非一目。
愿施膏澤手,小使千里足?;说求{樂,泮散入幽谷。
盡令登春臺,老稚同皷腹。公徐登廟堂,摩天逞鴻鵠。
下瞰清中原,更作四海福。
書生業辭藝,不為覓科舉。胸中負器識,筆下有今古。君看阿房賦,豈是布衣語。
獨其在糊名,貴賤惟所主。得之類至寶,棄去祗如土。有司開化爐,镕鑄要精處。
時方為鼎鏞,小冶不應鼓。諸公皆名流,學海浩吞吐。丹靈骨先換,入榜盡龍虎。
訪以執文柄,我亦費羅取。書生家風寒,仆馬在何許。趼足赴重圍,裹飯坐長廡。
視公簾幕間,若有霄漢阻。那知先達心,每事必念祖。未把短檠棄,尚記燈燭苦。
關防周罅隙,考校到毫縷。雜置戰場文,一字不輕與。如持古黃鐘,端坐分律呂。
在處拔其尤,可但十得五。奉此賢能書,足以上天府。
蜀士多豪英,父老自能數。謂或有遺珠,勉使相接武。我輩酒樽空,邊城隔煙雨。
前代風流顏太師,英風烈烈動朝儀。
危身已著當時節,正筆猶開百世疑。
兒作此書真識路,翁因憶汝念臨岐。
殷勤莫改平原腳,慶及門閭會有時。
齋所深嚴客過難,逼人書債未須還。
簷遮暖日桃夭瘦,鳥踏風枝竹影閑。
細細乳花新茗碗,霏霏香霧小爐山。
滿庭斜日無公吏,祗似東陽田舍間。
侯公說行髙祖迎,趙璧在懷出秦庭。
白首屬國還漢旌,印綬累累妻嫂驚。
疏家叔姪辭公卿,彭澤柳外陶淵明。
又如長鋏成悲鳴,沂浴既罷風舞輕。
斐然成章孔不稱,浩然之志孟豈平。
登山臨水賦有情,回船上馬詩句精。
又如虜營之氣已見,華山之馬將逸。
丘園之夢欲成,天際之舟可識。
其在今茲則還報王事,秣馬脂車與離長安之日。
夏木垂嘉陰,中夜微雨集。
晨興涉西園,爽氣衣外入。
側身過幽林,葉上見余濕。
菰蒲暗池塘,有鷺如玉立。
樂哉吾此居,時平足堪葺。
奉祝出閶闔,禱雨祠中元。陳祠信已薦,拱俟心亦虔。
山云屢觸石,散去如飛煙。慚衷迫秋陽,汗流頸徒延。
趦趄念亡狀,歸馬不敢鞭。云臺欲旬浹,蹇兆方解懸。
皇慈喜嘉霔,報貺禮弗偏。謂乃百神功,共相成豐年。
遣昨致祠吏,奔趨各如前。我載謁水府,意惑口莫言。
黃屋四海心,責已湯未賢。抑畏動黎庶,精誠格髙圓。
正恐三日雨,帝??下九天。神令享豐報,然乎其不然。
貪功認有者,鄙賤人所憐。神聰冠四瀆,宜弗蹈爾愆。
益思贊元化,后效圖所先。小臣此將命,芒刺終未捐。
故國愁來有所思,那堪更讀四愁詩。
令君術業輝千古,處士才名冠一時。
醉后嘯歌爭氣焰,閑來履屐共追隨。
詩豪酒俠方推重,野客何知但朵頥。
今夕知何夕,織女逢牽牛。云??擁高漢,仙事傳風流。
人間適焦窘,龜兆生田疇。當時大軍后,皆抱糠籺憂。
我勸二星者,鵲橋無謾游。曷不攀天河,駕浪鞭龍頭。
共化油然云,白雨淋九州。無庸事機巧,下副兒女求。
良宵幸款曲,愿爾深自謀。無令一年中,虛煩天地秋。
后山客館報聘禮,野寺僧甌當酒茶。
云未散屯知候雨,溪唯貪漲不容沙。
草間翁仲今塵跡,雪后江梅是故花。
一掃窮愁無不足,方知謀醉是生涯。
子美欲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嗟我一室久疏陋,風飄雨剝堵不環。
欲具茅茨小編葺,斤斧四顧家無山。
誰謂潘郎坐華屋,肯為湫隘興永嘆。
惠以南山好松柏,翦伐既就皆丸丸。
我今樸斵遂有日,居處可望庵冗寬。
方知廣廈庇寒士,子美之論非髙談。
古人骨朽髙義盡,習為鄙吝風俗慳。
皆使如公眼青白,古人風義當復還。
吾聞淵明謝主人,冥報止謂因盤餐。
公今飯我德何啻,淵明詩來猶可攀。
暌闊星霜又欲周,詩書深恐廢前修。
相承韡韡常怡悅,有罵申申正噢咻。
一暴而寒非所喜,半涂之畫最堪羞。
茅簷紫竹窗前榻,我尚殷勤為爾留。
昔同令子業膠庠,知有德行厥后昌。
開廓襟懷雖善富,堅持氣節亦剛腸。
掩棺往事成千古,刻石髙文冠一鄉。
梅峴速培松柏茂,便看褒寵賁幽光。
頑風動高空,陰云壓平野。
霰雪跳珠璣,歷亂擊疏瓦。
袖手對寒窗,寂寞如噤啞。
良朋莫相過,誰可慰懷者。
豈不念得醉,傾壺絕余瀉。
火銷燈燼殘,一被不逾踝。
天道無私窮,其窮則命也。
此身初不敢圖安,老去偏憂行路難。
欲調舟車難用法,偕行仆從只宜寬。
已持食節多虞病,嫌重裝囊少慮寒。
且替疲兵充守宅,詩成莫惜寄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