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關
晨雞三叫末開關
留滯行人更解鞍
卻上月明高處立
曉風吹面作清寒
晨雞三叫末開關
留滯行人更解鞍
卻上月明高處立
曉風吹面作清寒
晨雞叫了三遍,關卡還未打開;滯留的行人只好又解下馬鞍稍作休息。于是走到月光明亮的高處站立,清晨的冷風吹來,拂面盡是清冷的寒意。
末:通'未',沒有。
留滯:停留、滯留。
解鞍:解下馬鞍,指下馬休息。
卻上:又上、再上,此處指移步到。
曉風:清晨的風。
此詩或描繪古代交通要道關卡的日常場景。古代關卡多有固定開關時間,詩中'晨雞三叫'(約黎明時分)關卡未開,反映行人早行遇阻的常見情形,可能創作于詩人旅途經過關隘時,記錄真實行旅體驗。
詩以行人視角,截取清晨關前滯留的片段,通過'解鞍''月高''風寒'等細節,生動刻畫行旅艱辛。語言質樸如話,卻畫面感十足,是古代行旅詩中聚焦具體生活場景的小品類佳作。
濃陰蔽烈日,小院有余涼。
頓覺枕簟好,時聞荷芰香。
秋成今可必,衰疾未相妨。
徑欲閩中去,尋僧不裹糧。
人生行樂耳,此去復何之。
酒憶侯公圣,月如京兆眉。
未須夸敏捷,或恐勝肥癡。
不作別離見,卻憂兒輩知。
春色忽已晚,悠悠留此心。
深居有閑暇,令節廢追尋。
更老愁何在,長貧病亦侵。
一杯聊自勸,不為落花斟。
日月豈不明,明乃有昏晝。
四時所出火,更自表新舊。
寧知普光明,亙古不傳授。
獨照萬物表,不見所成就。
遠乃包須彌,近不間圭竇。
茫茫濁水源,我此明亦透。
尚書所居庵,草木甚癯瘦。
收藏萬丈光,歛退著懷袖。
至寶久不耀,卻立萬夫后。
我愿從公游,昏病方待救。
先持此微言,遠寄為公壽。
已流之水不可以復回,已往之日不可以復來。
唯有野外籬邊之黃菊,年年歲歲見花開。
君如此菊不我厭,處處相逢同酒杯。
三年喪亂那可說,君頭已白我齒缺。
高才抑塞久未用,坐守松檜凌霜雪。
君今又作章貢游,我猶少忍住筠州。
破屋不憂遭鬼瞰,端坐或恐貽神羞。
求田問舍古所嘆,敢有遠去惟身謀。
為約嶺南三數子,明年乘興欲東流。
他年好兄弟,見我嶠南時。
相對能忘病,清言可療饑。
后生寧復有,末俗漫相疑。
尚想閑居處,疏燈守破帷。
罷馬厭鞭策,征鴻思稻粱。
終年在泥土,永路困風霜。
慎勿鞍韉愛,直須矰繳防。
吾衰亦已甚,念爾不能忘。
空房夜氣清,落月傍簷明。
念我平生友,相望隔荒城。
我老未厭書,破窗猶短檠。
君亦不奈閑,黙坐數殘更。
共結香火社,同尋文字盟。
王子潮州來,一笑冠欹傾。
午飯展僧缽,村醪傾客瓶。
相逢但談道,絕口不論兵。
未免俗眼笑,屢遭時輩輕。
人生各有趣,小大俱有程。
譬彼澗底松,難伴池中萍。
云鵬與斥鷃,已矣兩忘情。
一洗瘴海耳,此言君可聽。
君不如屈大夫,夕餐但秋菊。又不如顏平原,未晝且食粥。
雖知舌本欠滋味,頗覺和氣實其腹。
癡人要盈余,椒有八百斛。錢有一百屋,鼎俎涴腥膻。杯盤眩紅綠,四方采珍異。亦未極所欲,寧知下箸處,但有一飽足。
坐償姓命債,百死有未贖。
何如野僧飯,晚菜下脫粟。撞鐘撃鼓坐高堂,童奴唱飯來相續。
竹間新筍大如椽,樹頭老耳肥于肉。亦不見蟹躁擾,亦不見牛觳觫。
石郎愛惜韭萍虀,晉侯睥睨熊蹯熟。以此相重輕,于君未為福。
兩章后來秀,頭角固嶄然。
但語強弩末,不爭駑馬先。
寓言有十九,曲禮至三千。
所要在守節,末言能與權。
荒村更柳色,節物近清明。
去國三年恨,還家一日程。
故人投曉別,驘馬傍山行。
何事逢寒食,春來苦要餳。
幾年湖嶺費追尋,尚喜歸來聽足音。
御虎已知吾有命,問禪方見子無心。
風塵黤慘病如昨,歲月崢嶸窮至今。
猶覺相逢有余恨,老盆盛酒不同斟。
凈名居士黙無語,翰林子卿虛見尋。
半世泥涂催老大,中年詩律費光陰。
江湖每有同歸志,酒炙初無獨飽心。
三尺枯桐取煨燼,斷弦遺譜有知音。
范郎平生萬人杰,只今未免兒號寒。
三江五湖在胸次,琨玉秋霜看筆端。
舊疾祇令肝肺熱,春風欲開桃李顏。
待約南江今夜月,與渠萬里報平安。
諸老今無恙,秋來數寄聲。
尚能無事飲,猶勝不平鳴。
行李虛長鋏,生涯共短檠。
江湖日在眼,恐負白鷗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