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墅招游瑯琊山館作放歌行
春風駘宕景物妍,有客邀我訪焦先。乘舟徑到海門邊,我欲從之俗慮牽。
濟勝無具徒遷延,瑯琊山館主人賢。招我同游淮山巔,兩家昆季都隨肩。
山石犖確草芊芊,樓閣位置殊天然。花鳥相伴何新鮮,扶疏高樹卓峰尖。
主人勞瘁幾多年,酒酣我欲枕流眠。惜哉茲山竟無川,我聞佩刀刺飛泉。
卓錫亦能引涓涓,乃知人定能勝天。曷不鑿石將池穿,導源而下成方圓。
一朝雨注鳴潺潺,空明相映澹若煙。他日重游締宿緣,淋漓濡墨擬張顛。
聯句何妨險韻拈,更誦《南華秋水》篇。
春風駘宕景物妍,有客邀我訪焦先。乘舟徑到海門邊,我欲從之俗慮牽。
濟勝無具徒遷延,瑯琊山館主人賢。招我同游淮山巔,兩家昆季都隨肩。
山石犖確草芊芊,樓閣位置殊天然。花鳥相伴何新鮮,扶疏高樹卓峰尖。
主人勞瘁幾多年,酒酣我欲枕流眠。惜哉茲山竟無川,我聞佩刀刺飛泉。
卓錫亦能引涓涓,乃知人定能勝天。曷不鑿石將池穿,導源而下成方圓。
一朝雨注鳴潺潺,空明相映澹若煙。他日重游締宿緣,淋漓濡墨擬張顛。
聯句何妨險韻拈,更誦《南華秋水》篇。
春風和暢,景色妍麗,有客人邀我去拜訪像焦先那樣的隱者。乘船徑直來到海邊,我本想前往,卻被世俗的思慮牽絆。沒有游玩的好裝備,只能拖延。瑯琊山館的主人賢德,招我一同游覽淮山之頂,兩家兄弟都相伴同行。山上石頭錯落,野草茂盛,樓閣的位置十分天然。花鳥相伴,景象新鮮,枝葉繁茂的高樹挺立在峰尖。主人操勞了許多年,酒喝得暢快時我想枕著溪流入眠。可惜這山竟然沒有溪流,我聽說有人能用佩刀刺出飛泉,高僧卓錫也能引出涓涓細流,由此知道人定勝天。為何不鑿石穿池,引導水源形成方圓的池塘。一旦雨水注入,就會潺潺作響,水光山色相映,淡泊如煙。他日我再來重續舊緣,要像張旭一樣盡情揮灑筆墨。大家一起聯句,不妨選些險韻,還要誦讀《南華經》里的《秋水》篇。
駘宕:和舒蕩漾的樣子。
焦先:三國時隱士。這里借指隱者。
犖確:怪石嶙峋的樣子。
芊芊:草木茂盛的樣子。
枕流眠:用晉代孫楚“枕流漱石”典故,指隱居山林。
卓錫:僧人在某地居留。這里指僧人用錫杖觸地引出泉水。
張顛:唐代書法家張旭,他嗜酒善書,人稱“張顛”。
《南華秋水》篇:《莊子》又稱《南華經》,《秋水》是其中一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在友人邀請下游覽瑯琊山館,被美景和友人的賢德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詩人可能在生活中有些許世俗的困擾,渴望在山水間尋求解脫。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瑯琊山館的美景和游玩的經歷,表達對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景交融,既有對景色的細致描繪,又有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雅趣。
黃草峽西船不歸,赤甲山下行人稀。
秦中驛使無消息,莫愁劍閣終堪據,聞道松州已被圍。
追餞同舟日,傷春一水間。
飄零為客久,衰老羨君還。
花遠重重樹,云輕處處山。
天涯故人少,更益鬢毛斑。
鼎湖瞻望遠,象闕憲章新。四海猶多難,中原憶舊臣。
與時安反側,自昔有經綸。感激張天步,從容靜塞塵。
南圖回羽翮,北極捧星辰。漏鼓還思晝,宮鶯罷囀春。
空留玉帳術,愁殺錦城人。閣道通丹地,江潭隱白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
秋盡東行且未回,茅齋寄在少城隈。
籬邊老卻陶潛菊,
不辭萬里長為客,懷抱何時得好開。
秋日野亭千橘香,玉盤錦席高云涼。
主人送客何所作,預傳籍籍新京尹,青史無勞數趙張。
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詞人。
國待賢良急,君當拔擢新。
佩刀成氣象,行蓋出風塵。
戰伐乾坤破,瘡痍府庫貧。
眾僚宜潔白,萬役但平均。
霄漢瞻佳士,泥途任此身。
秋天正搖落,回首大江濱。
宿雨南江漲,波濤亂遠峰。
孤亭凌噴薄,萬井逼舂容。
霄漢愁高鳥,泥沙困老龍。
天邊同客舍,攜我豁心胸。
童稚情親四十年,中間消息兩茫然。
更為后會知何地,
劍南春色還無賴,觸忤愁人到酒邊。
亂后今相見,秋深復遠行。
風塵為客日,江海送君情。
晉室丹陽尹,公孫白帝城。
經過自愛惜,取次莫論兵。
久客應吾道,相隨獨爾來。
孰知江路近,頻為草堂回。
鵝鴨宜長數,柴荊莫浪開。
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
樹密當山徑,江深隔寺門。
霏霏云氣重,閃閃浪花翻。
不復知天大,空余見佛尊。
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
云里不聞雙雁過,掌中貪見一珠新。
秋風裊裊吹江漢,只在他鄉何處人。
謝安舟楫風還起,梁苑池臺雪欲飛。
杳杳東山攜漢妓,泠泠修竹待王歸。
地下蘇司業,情親獨有君。
那因喪亂后,便有死生分。
老罷知明鏡,悲來望白云。
自從失詞伯,不復更論文。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圣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殘生事,飄零似轉蓬。
西漢親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雙白鬢,一別五秋螢。忍斷杯中物,祗看座右銘。不能隨皂蓋,自醉逐浮萍。
策杖時能出,王門異昔游。已知嗟不起,未許醉相留。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終思一酩酊,凈掃雁池頭。
群盜無歸路,衰顏會遠方。尚憐詩警策,猶記酒顛狂。魯衛彌尊重,徐陳略喪亡。空余枚叟在,應念早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