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方叔還山二首 其一
一語何嘗及世氛,若非說劍即論文。
有時伴我松岡上,閒看南山萬塢云。
一語何嘗及世氛,若非說劍即論文。
有時伴我松岡上,閒看南山萬塢云。
我們交談時從未提及世俗的紛擾,不是談論劍術就是探討文章。有時候你會陪我在松岡之上,悠閑地觀賞南山眾多山塢上的云朵。
世氛:世俗的紛擾、喧囂。
說劍:談論劍術。
萬塢:眾多山塢。塢,四面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一個相對寧靜的環境中。詩人與友人楊方叔交往,二人志趣相投,不關心世俗之事,常談論文學劍術,這首詩可能是楊方叔要還山時,詩人為表達對這段相處時光的懷念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與友人超脫世俗的情誼和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語言自然,意境清幽。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篸山奇絕送歸時,曾榜新亭號所思。桂水祗今湘水外,他年空有四愁詩。
閑傍玉臺吟,拾得零星字。集錦硾云句未成,忽被風吹去。詩思渺秋煙,欲覓無尋處。抹遍銀箋不愜心,揉作團團絮。
山童昨報花正開,攜酒看花日日來。酒亦愛花花愛客,醉眠花下不知回。
君終食湖?,那便不書生。苦為高才惜,真看拙宦成。九夷托妻子,一飯動生平。涉海茫茫夜,回腸百感并。
劍氣群驚百鍊鋒,廿年宦跡擬黃龔。書陳鹽鐵搜情幣,圖案邊陲佐折沖。三徑歸來風滿袖,一官長謝祿千鐘。攜筇采藥江皋去,雙屐云深物外蹤。
笑指星壇近斗傍,七松上映七星光。黃龍洞口胡麻飯,不是神仙不得嘗。
拔茅猶在盍歸休,何事清河日倚樓。百歲四分三已過,十朝九醉一無愁。獨遺蕙帳容逋客,誰向瓜田識故侯。定是紫陽山下路,西風仙袂揖浮丘。
緯蕭風急蟹全肥,黃雀頭頭飽不飛。自有牽綿新釀在,不煩機婦授寒衣。莫怪田家置酒頻,綿花盈櫝米盈囷。從他俗飲無妨事,七貴筵頭俗殺人。踏車?水欲深池,看網銀鱗過別陂。刮面西風渾不峭,烹魚壓酒夕陽時。沖寒來叩野人家,不遣蕭條負歲華。蜜結苔梅俱馨口,青蔥簇出水仙花。
萬族求饒益,營營各一途。俗情日紛擾,吾道便愁孤。波靜魚依藻,枝高鳳在梧。昨書言過我,翻又費招呼。
三月清明風雨斜,江城花柳帶人家。春花落盡悲春去,尚有來春發舊花。
力辭機柄遂歸田,朝野相看意惘然。直節舊嘗稱宋璟,抗言終不負伊川。三孤望重臺階正,八座官高棣萼聯。相業都歸嘉靖詔,他年信史有遺編。椿津未老并遺榮,祿賜便蕃荷圣明。道在行藏均化俗,功留宗社更完名。黃扉粉署當年夢,碧水丹山此日盟。潞國平章還故事,未應畎畝便忘情。
治法胥緣理與情,理情兼盡政斯平。四方但覺安耕鑿,終歲相傳少訟爭。
看山望湖南,乘風望湖北。綽約蕩輕舟,荷花減顏色。楊柳遮大堤,游女往何處?云破棹歌寒,鴛鴦時飛去。
三絕幾同謝琯樵,毫巔馀力尚超超。畫家亦有桑欽筆,注了南條注北條。山海羅胸爾許奇,蒼然古色現須眉。平生誤博丹青譽,牢落閩南老畫師。海上相逢道不孤,封侯殘夢尚模糊。要將十丈鵝溪絹,乞寫天山破敵圖。
新郭門前見客舟,清漣淺淺抱城樓。六龍行在東南國,河若能神合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