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三月望日自伊犁首途 其二
榮瘁皆春夢,關山實壯游。
來時千嶂雪,歸去五湖秋。
篋有誠懸筆,寒披晏子裘。
天涯明月共,回首庾公樓。
榮瘁皆春夢,關山實壯游。
來時千嶂雪,歸去五湖秋。
篋有誠懸筆,寒披晏子裘。
天涯明月共,回首庾公樓。
人生的榮枯興衰都如春天的夢一般虛幻,而這一路的關山跋涉卻是一場壯麗的游歷。來時群山都被積雪覆蓋,歸去時五湖已是秋意盎然。行囊里帶著柳公權那樣的好筆,身上披著像晏子所穿的御寒舊裘。在天涯共賞明月,回頭眺望那庾公樓。
榮瘁:榮枯,指人生的得意和失意。
誠懸筆:誠懸是唐代書法家柳公權的字,這里指好的毛筆。
晏子裘:晏子即晏嬰,《禮記·檀弓下》記載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這里指破舊的御寒衣服。
庾公樓:東晉庾亮曾在武昌登南樓賞月,這里可能指代作者曾停留或有特殊意義的地方。
“戊子”為1828年,作者從伊犁出發踏上歸程。當時可能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在伊犁的生活或許有不如意之處,但也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此詩創作于其離開伊犁之時,心境復雜,既有對過去經歷的感慨,也有對未來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人生的豁達看法和對旅途的感悟。其特點是意境開闊,善用對比和典故。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人生態度。
明姿靚服嚴妝乍,垂手亭亭儼圖畫。 女伴當窗喚不應,還疑背面秋千下。 嬌癡小妹忽驚啼,懊惱春宵睡似泥。 何刻停燈開鈿匣,幾時響屟度樓梯。 肌膚到此真冰雪,頹玉俄俄扶不得。 素頸何曾著嚙痕,卻教反縛同心結。 紅絲交結為誰容,約髻安花次第工。 應愛自看妝鏡里,豈須人見影堂中。 千春不改凝酥面,媚眼微舒若流盼。 侯娘怨句鬼先知,玉兒艷質人猶羨。 當時犀纛定沉埋,繡襪何人拾馬嵬。 乞取卿家通替樣,許盛銀液看千回。 萬轉千回負此生,枉將偷嫁占虛名。 周郎已誤難重顧,哭殺廚東阮步兵。
雪中問法傳宗印,日暮裁詩變楚騷。 香積諸天修凈供,蒲茸三殿賜新袍。 夜禪錫駐青鴛剎,曉渡杯陵白露濤。 參罷虛堂惟宴坐,風松露桂海蟾高。
戲仿曹娥把筆初,描花手法未生疏。 沉吟欲作鴛鴦字,羞被郎窺不肯書。
脈脈羨佳期,月夜吟麗詞。諫垣則隨步,東觀方承顧。 林雪消艷陽,簡冊漏華光。坐更芝蘭室,千載各芬芳。 節苦文俱盛,即時人并命。翩翻紫霄中,羽翮相輝映。
溪行仍水宿,夜坐散秋天。 月出青楓里,烏啼古驛前。 間關懷枉路,泙漫問鄰船。 想憶同心者,裁詩不待眠。
一種靈苗異,天然體性虛。葉如斜界紙,心似倒抽書。
南枝才放兩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煙濃著月,深深籠水淺籠沙。
海角懷人,長誤喜、籟籟敲簾風竹。命駕翩然,誰信道、不怕溪山回曲。榻拂凝塵,香籠清宴,塵柄從揮玉。好音聞耳,慰心何啻跫足。猶記一桂專秋,創開殊選,倒峽馀詞力。往事茫茫十換歲,卻共天涯醽醁。已分成翁,翹觀賜帶,上擁通仙錄。休貪泉石,賢臺聞用金筑。
春草池塘,茸茸短碧通芳信。更饒華潤。不解膏霜鬢。 池上詩翁,別帶超遙韻。陽和進。香苞翠暈。物物皆沾分。
物本無情人有情。百般禽咮百般聲。有人聞鵲不聞鶯。 我盞通神君信否,酒才著盞月隨生。大家吸月當簫笙。
身壽又康強,謝天將并。耳目聰明行步壯。登高揮翰,不用瞠眉扶杖。華堂偕老處,兒孫王。 只恨萍蓬,他鄉浮蕩。回首故山便惆悵。今年生日,忽似還家模樣。當緣風絮韞,來賡唱。
道旁草屋兩三家,見客擂麻旋點茶。 漸近中原語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竹里茅茨竹外溪,粼粼白石護漁磯。 想應日日來垂釣,石上蓑衣不帶歸。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