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初度寄內二首 其二
自作黔婁婦,饑寒二十年。
功名蕉覆鹿,歲月箭離弦。
乞食依長鋏,還家少薄田。
窮途吾不悔,累汝卜金錢。
自作黔婁婦,饑寒二十年。
功名蕉覆鹿,歲月箭離弦。
乞食依長鋏,還家少薄田。
窮途吾不悔,累汝卜金錢。
你自從嫁給我,忍受饑寒已二十年。追求功名就像夢中覆鹿,歲月如離弦之箭般飛逝。我像馮諼一樣靠長鋏乞食,回家卻沒有薄田可依。我即便身處窮途也不后悔,只是連累你為我占卜問平安。
黔婁婦:黔婁是春秋時齊國的隱士,家貧。黔婁婦指賢德安貧的妻子。
蕉覆鹿:出自《列子·周穆王》,比喻世事變幻,得失無常。
長鋏:戰國時馮諼寄食孟嘗君門下,曾彈鋏而歌,后以長鋏指處境窘困而有求于人。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在仕途不順、生活貧困時所作。當時他可能多年追求功名無果,生活陷入困境,在自己生日時,對妻子心懷愧疚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妻子的愧疚和自己不后悔的人生態度。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困境中的情感世界。
忙處須閑淡處濃,世情疎后道情通。
了然得旨青冥外,兀爾虛心罔象中。
泉細石根飛不盡,云蒙山腳出無窮。
樵夫釣客雖閑散,未必真棲與我同。
言行相應宜此地,空談大隱也無端。
升沈歧路非他得,生熟根機且自看。
瞋火微煙還漸息,貪泉余潤亦消干。
平生正直須甘取,虛幻門中莫自瞞。
廐馬牽來噦噦嘶,馬蹄隨步躡云梯。
新街錦帳達三字,舊制星垣放五題。
視草健毫從席遠,受降恩詔待公批。
仙才已在神仙地,逢見劉晨為指迷。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棄捐。
力微慙一柱,林薄仰群弦。
且愿聲相應,寧辭跡屢遷。
知音如見賞,雅調為君傳。
(同前第一三○九頁。)
抱拙藏鋒過暮年,高名何必指前賢。
祇于心上標空界,誰說壺中別有天。
郁密遠林停宿霧,蕭騷疎竹掃寒煙。
從茲不更移瓶錫,身外無余意了然。
天柱一峰藏日月,
洞門千仞鎖云雷。
(見《輿地紀勝》卷四六《安慶府》。)
(按:《天柱山志》收白居易《題天柱峰》,其三四兩句與此同,詳本書卷二八。)。
妙樂佳人數步隨,殿堂高敞盛威儀。
鳳笙品弄檀唇散,鼉鼓喧鍧錦袖垂。
寶帳珍華光煦灼,玳筵花燭影參差。
酒酣回顧清歌妓。粉面皆言某在斯。
苦屈世間錯用心,
低頭曲躬尋文章。
妄情牽引何年了,
辜負靈臺一點光。
(見《祖堂集》卷七。)
且停多事莫矜夸,寂寞門中有道華。
隈嶺靜同猿窟宅,栽松閑共鶴生涯。
榮來只愛添余錄祿,春過誰能悟落花。
唯有臥云塵外客,無思無慮老煙霞。
怡和心境了然同,大道無私處處通。
舉世豈懷身后慮,誰人暫省事前空。
門開巖石千山月,簾卷溪樓一檻風。
羸體健來知藥力,緣心寂后覺神功。
紀南南望水城寬,
水色天光混一般。
大抵江鄉足詩景,
詠吟如把畫圖看。
(見《輿地紀勝》卷六五《江陵府》。)
真玉不顯文,至人不逞跡。
君見華堂幛,轉覺虛室白。
曠然絕氛滓,潤色惟粉澤。
皎若朗月升,皓如繁霜積。
清晨卷簾望,秋天橫半壁。
晝景當戶闚,晴云拂瑤席。
非無丹青妙,點污吾所惜。
世事巧亂真,我將世情隔。
自持純素質,可悅神仙客。
何必玩畫屏,留連假泉石。
(同前第一三八九頁。)
真蹤草圣今古有,翛公學得誰及否?
古人今人一手書,師今書成在兩手。
書時須飲一斗酒,醉后掃成龍虎吼。
風雨飄(《書苑菁華》作“驚”)兮魍魎走。
千尺松枝如蠹朽,欲折不折橫(《書苑菁華》作“掛”)巖口。
張旭骨,懷素筋,筋骨一時傳斯人,斯人傳得(《書苑菁華》作“是”)[妙]通神。
攘臂縱橫草復真,一身疑是兩人身。
息業怡神道最孤,藏名匿跡合良圖。
冥心難使龍神見,出語須教海岳枯。
云駐庵前疑有意,鳥鳴庭際似相呼。
資持隨分安排了,最急應須與道俱。
??憐徒懃子,時人笑作昏。
神清如鏡像,迥然與物分。
(同前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