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中巖
上巖欲倚天,下巖欲拔地。中巖尤突兀,橫插兩崖際。
溪泉直復紆,流韻幽以邃。蒼藤仗老樹,近綠將日蔽。
咳唾有猿驚,拍手觀魚戲。鐘磬度杳冥,斷續出煙寺。
山奇赤亦古,徑僻罕人至。吾慕蘇髯公,千載見遺字。
赤壁走龍蛇,不隨風雨替。探奇興不窮,訪古性所嗜。
回首覓歸途,谷口白云閉。
上巖欲倚天,下巖欲拔地。中巖尤突兀,橫插兩崖際。
溪泉直復紆,流韻幽以邃。蒼藤仗老樹,近綠將日蔽。
咳唾有猿驚,拍手觀魚戲。鐘磬度杳冥,斷續出煙寺。
山奇赤亦古,徑僻罕人至。吾慕蘇髯公,千載見遺字。
赤壁走龍蛇,不隨風雨替。探奇興不窮,訪古性所嗜。
回首覓歸途,谷口白云閉。
上巖仿佛要靠近天際,下巖好似要拔地而起。中巖尤其高聳突出,橫插在兩崖之間。溪泉時而直下時而迂回,流淌的聲音清幽深邃。蒼藤依靠著老樹,近處的綠色幾乎將日光遮蔽。咳嗽一聲能驚到猿猴,拍手可以觀賞魚兒嬉戲。鐘磬聲穿過深遠的地方,斷斷續續從煙霧籠罩的寺廟中傳出。山景奇特且古老,路徑偏僻很少有人來到。我仰慕蘇軾,千年后還能見到他留下的字跡。他在赤壁所題的字如龍蛇飛舞,不會隨著風雨磨滅。我探尋奇景的興致無窮,尋訪古跡是我的喜好。回首尋找回去的路,谷口已被白云遮蔽。
突兀:高聳突出的樣子。
紆:迂回曲折。
邃:深遠。
將:將近,幾乎。
咳唾:咳嗽。
杳冥:指高遠深邃的空間。
蘇髯公:指蘇軾,蘇軾多須,故有此稱。
替:磨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覽中巖時,被當地的奇景所吸引,又看到蘇軾留下的字跡,聯想到蘇軾的才情,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人們有更多機會游覽名山大川,詩人借此抒發自己對自然和古人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中巖的奇景和表達對蘇軾的仰慕。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將中巖的山水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我們了解當時的游覽文化和詩人的心境提供了資料。
幼輿丘壑少文居,染翰沈吟晚眺馀。鎮日畫山山似畫,一簾空翠夕陽疏。
白門斜照西風,幾回驚見滄波換。天留一老,文章山斗,光芒霄漢。滿地江湖,百年身世,酒杯陶遣。看行吟坐嘯,乾坤萬態,都收入,新詩卷。華發朱顏未變。羨壺中、春寬無限。德星聚處,輝騰龍角,璇奎交煥。露菊黃深,霜楓丹近,歲寒心眼。鎮鳩扶玉杖,鷗隨畫舸,弄清溪晚。
雄心壯志兩崢嶸,誰謂中年志不成。零落篇章為世寶,平生風義見交情。青松月下泉臺路,白草原頭薤露聲。自古英豪皆若此,哭君徒有淚沾纓。
澄清未了旬宣去,玉節星軺出富沙。行李幾扛書籍外,不將一物度仙霞。
百丈鯨鯢未戢鱗,家家鼾睡大河濱。關心獨有天潢客,借箸能回沙磧春。四野燐交遼海卒,千年淚落楚江臣。孝陵王氣忻如昨,且向月明理釣綸。風動云流鎮日閒,非非寄向蠹魚間。從無奇字煩揮麈,覓得玄珠欲破顏。臘盡便知冰是水,巖居莫愛畫中山。汾陰高士多精語,何日青牛曉度關。
一題八字八低回,滿眼凄涼筆下來。春社去年人不見,茅檐燕子又飛來。山林交分晚相投,詩在寒江紫菊舟。君去落英還對我,獨吟春雨看江流。半雨半晴鶯亂啼,溪邊丈人還杖藜。不見舊時游走伴,白頭沖雨更沖泥。
四野何空闊,新陰綠可捫。青山排對岸,黃犢下孤村。風定雨初歇,潮歸沙有痕。扁舟行緩緩,遮莫暮煙昏。
那得閒功詠雪晴,風光自解湊詩成。須知精粗無非易,千古人心只一聲。一天西雨又東晴,喚作陰晴雨不成。朝睡著人渾未覺,鳴嚶枝上一聲聲。
霜林彷佛似苕川,水漾空明映碧天。隔岸炊煙生一縷,荻蘆深處泊漁船。
云陣欲東下,急風爭向南。精靈戰雷電,鮫鱷拔秋潭。斷港群舟拜,中流大浪酣。艱虞更留滯,水宿況真諳。
默對寒江畔。望長空、朔風凜凜,凍云千點。兩岸銀沙迷去路,萬片鵝毛如剪。看歷亂、芳村不辯。料得瓊花開六出,斗寒姿、欲作梅魂伴。想佳兆,豐年見。旅懷欲把高歌按。奈愁多、唾壺敲破,翻吟腸斷。誰識天涯憔悴客,凄絕水窗空掩。倚繡枕、鸞釵壓扁。寂寞孤舟經歲杪,念韶華、屈指東風換。吹愁去,眉應展。
百戰吞胡塞上名,戚家兵似李家兵。獨持繡斧從天下,霜滿將軍細柳營。
吾期瑤之圃,玉英良可采。昆崙在萬里,積石更磊磈。學經儻無用,詩禮發含琲。叢臺尚何為,袨服若煙海。
煙林供養足幽居,淡淡山容墨戲馀。畫里逃禪堪自適,何妨高士世情疏。
月掩椒宮嘆別離,傷懷始覺夜蟲悲。淚添雨點千行下,情割秋光百慮隨。雁斷衡陽聲已絕,魚沈滄海信難期。繁憂莫解衷腸夢,惆悵銷魂憶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