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
美刺詩之奧,予今得所歸。議收天地遠,心到圣賢微。雅頌藏興廢,蟲魚隱是非。篇章三百五,一一數珠璣。
古詩皆有托,正道豈無歸。風雅收功遠,弦歌得趣微。王劉終少是,毛鄭亦多非。儒氏潛深愛,篇篇盡玉璣。
周魯詩三百,篇篇自有歸。人心散堙郁,物意露幽微。原本今無復,風華比益非。遒人不知采,空此綴明璣。
美刺詩之奧,予今得所歸。議收天地遠,心到圣賢微。雅頌藏興廢,蟲魚隱是非。篇章三百五,一一數珠璣。
古詩皆有托,正道豈無歸。風雅收功遠,弦歌得趣微。王劉終少是,毛鄭亦多非。儒氏潛深愛,篇篇盡玉璣。
周魯詩三百,篇篇自有歸。人心散堙郁,物意露幽微。原本今無復,風華比益非。遒人不知采,空此綴明璣。
贊美與諷刺是詩的奧妙所在,如今我找到了它的真諦。詩的議論能涵蓋天地之廣,用心能領會圣賢的精微之意。《雅》《頌》中隱藏著朝代的興衰,蟲魚等物象里也蘊含著是非。《詩經》三百零五篇,每一篇都是珍寶。古詩都有所寄托,正道怎會沒有歸宿。《風》《雅》的功效深遠,弦歌之趣微妙。王肅、劉炫終究有不足,毛亨、鄭玄也有很多不對之處。儒者深深喜愛《詩經》,每一篇都如美玉般珍貴。周、魯時期的三百篇詩,每篇都有自己的主旨。人心的郁悶得以抒發,事物的幽微之意得以顯露。原本的風貌如今已不復存在,相比之下風華也不同了。采詩官不知采集,空留這些如明珠般的詩篇。
美刺:詩歌創作的兩種手法,美即贊美,刺即諷刺。
所歸:真諦,主旨。
雅頌:《詩經》中的《雅》和《頌》部分。
蟲魚:詩中常以蟲魚等物象來寄托情感或表達意義。
王劉:可能指王肅、劉炫,古代經學家。
毛鄭:指毛亨、鄭玄,漢代研究《詩經》的學者。
遒人:古代采詩官。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深入研究《詩經》之后。在當時,《詩經》作為儒家經典,有眾多學者進行解讀和研究,但觀點不一。詩人通過此詩表達自己對《詩經》的獨特理解和對前人研究的看法,體現其對詩歌傳統的重視和傳承意識。
這首詩主旨在于強調《詩經》的價值和意義,突出其美刺手法、蘊含的道理以及對后世的影響。它以議論為主,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素養和對詩歌理論的思考,在研究《詩經》的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壯士懷忠烈,何曾惜別離。甘心蘇武節,酷意李陵詩。白刃摧強敵,黃金贈故知。一成還報主,鐘鼎永相期。
三張二陸亦錚錚,劉郭裒然掩盛名。終是左思才卓犖,華峰高處瞰長城。
燭跋熒熒照酒明,故人相對說平生。差池何止三年別,老大難忘一舉名。殘夜池塘分月色,繞門楊柳度秋聲。不辭筆硯酬嘉會,去住江湖各有程。
驪珠不易探,至理不易論。端木稱達者,性道猶弗聞。五十知天命,玄圣有遺言。區區事末學,役役勞其身。葩藻滅素質,聲利迷心源。有若亡羊客,秪見岐路分。何當息冥升,來復求其根。
投老衡門不用名,此身長與一鷗輕。浮生擾擾非吾意,底事悠悠空世營。混跡漁樵頻自得,憑誰風月競多清。云白山青共予好,百年懷土迥深情。
夙世曾將今世盟,從來難弟自難兄。無生有話大家事,正好團圞洽道情。
瀟灑湖南倅,丹成骨已仙。常來談信宿,永別又三年。竹墅緣溪水,沙村入野田。東山舊時月,還到酒杯前。
南雁去來盡,音書不可憑。應過蠻嶺瘴,聞拊楚臣膺。滄海沈秦璧,愁云起舜陵。可堪夢魂在,回首舊孤棱。
燕京歲晚競鳴珂,郢雪春來幾和歌。尚有乾坤容汝在,空留日月向人過。云橫大麓低平野,天坼飛流墮濁河。滿目黃金饒漢吏,千秋屈宋自堪多。
為愛微禽好,河洲盡日閑。無因疑過艇,雙逐下前灣。
吳霜有信鏡先知,楚雨無蹤夢自迷。風榻燒香作僧過,羅襟得句為誰題。
逐鹿屠龍事渺茫,空臺依舊枕崇岡。衣冠神禹傳苗裔,風壤宗周列職方。南粵云來螺浦白,東甌天接虎門蒼。登臨送別兼懷古,不惜狂吟倒玉觴。
積陰初散雨初收,一解霖霪十日憂。已見郡條平似水,不妨官舍冷如秋。年來觸緒無佳思,老去同僚得勝流。更喜豐年消息好,從今還遂稻粱謀。
嘗聞司徒作者流,暮年畫思生滄洲。丹青點拂隨興到,云霧幻眇令人愁。君不見益州形勝佳且殊,可惜僻在西南隅。中原斷絕罕人跡,遂使吳越矜區區。司徒平生生此都,文學才氣海內無。獨憐山水久寂寞,因之貌作云南圖。大山小山相盤拿,龍鱗攢羅插虎牙。洪波萬折走其下,石根奔蹙如蛟蛇。行人含顰色咨嗟,鳥道上被青天遮。巖披谷坼有平地,孤城百雉千人家。生綃淡墨勢頗窄,萬里滇池氣相敵。山川空闊神為開,不覺沉吟悲古跡。古來此地號邊鄙,邪指牂柯連越巂。秦代新開五尺道,漢家更代昆明水。嶺陬海落通中夏,翡翠明珠半天下。始聞大將泛樓船,復遣詞臣祝金馬。只今郡縣窮南土,風俗相傳勝前古。世封刺史上計書,附塞蠻夷占編戶。何況司徒此間出,文獻從今更難匹。山中已報解銀魚,世上仍看留綵筆。我言此卷真奇最,不獨毫端工粉繪。應同蜀相畫夷圖,想見成周作王會。
丈夫負剛腸,惺惺時自勖。中材涉末流,刓方徒碌碌。先生寤真竅,蟬蛻和光局。不薄廣文寒,青氈持正鵠。桔槔世所諧,砥柱多違俗。皎皎烈素商,盤錯志彌篤。豈為長沙行,易操隨磬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