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艾石五兄納姬白門善解琴書攜之入蜀催妝賦此
桃葉桃根艷冶,巫山巫峽嶙峋。高唐云雨昔曾聞。賦才今宋玉,臣夢果然真。
十樣眉誇螺黛,七弦琴拂龍唇。薛濤箋寫洛川神。小窗圖筆陣,親學衛夫人。
桃葉桃根艷冶,巫山巫峽嶙峋。高唐云雨昔曾聞。賦才今宋玉,臣夢果然真。
十樣眉誇螺黛,七弦琴拂龍唇。薛濤箋寫洛川神。小窗圖筆陣,親學衛夫人。
像桃葉、桃根一樣美麗嬌艷的女子,要前往如巫山巫峽般奇峻之地。從前就聽聞過高唐云雨的故事。如今有宋玉般才華的人,這美夢果然成真。女子用螺黛畫出多樣眉妝,輕撫龍唇琴彈奏七弦。用薛濤箋寫下如洛神般佳人。在小窗前描繪書法之陣,親自學習衛夫人的書法。
桃葉桃根:東晉王獻之的愛妾,后泛指美麗的女子。
高唐云雨:出自宋玉《高唐賦》,指男女歡會。
賦才今宋玉:將納姬之人比作有宋玉之才。
螺黛:古代婦女用來畫眉的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
龍唇:琴的一種裝飾部位,這里代指琴。
薛濤箋:唐代女詩人薛濤所制的彩色詩箋。
洛川神:指曹植《洛神賦》中的洛神。
衛夫人:東晉女書法家,王羲之曾師從她學習書法。
此詞為作者友人艾石五在南京(白門)納姬,且要帶姬妾入蜀,作者為催妝而作。當時社會風氣較為開放,文人雅士之間常有此類贈詞祝賀的活動。作者可能與艾石五交往密切,對其納姬之事表示欣喜并以詞相賀。
這首詞主旨是祝賀友人納姬,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描寫細膩,展現出女子的才貌雙全。在文學上體現了當時文人的創作風格和社交文化。
雪垂風蹙浪騰空,沙襯連錢八字紅。勢欲仰天云不下,一番乾霧滾猶龍。
雞窗風雨十年遲,剪燭談心月墮時。載詠淮南叢桂樹,聯吟洞口絳桃詩。乾坤春社三升酒,事業秋燈一局棋。高臥盡堪容醉叟,五湖煙景白鷗知。
修莖無附葉,繁萼攢庭首。每欲問詩人,定得忘憂否。
超興非有本,理感興自生。忽聞石門游,奇唱發幽情。褰裳思云駕,望崖想曾城。馳步乘長巖,不覺質自輕。矯首登靈闕,眇若凌太清。端坐運虛輪,轉彼玄中經。神仙同物化,未若兩俱冥。
雨后尋幽會,相逢復故人。高秋凈綺席,澹月散芳鄰。汝水春來興,京華歲暮身。登樓無限思,肯厭去來頻。
云遞月微明,月澄露初泫。川容淡水物,荷氣沿階蘚。更深喧漸息,慮滌情自遣。宿鳥寒不飛,流星下遙巘。
蒲龕坐久暖如春,紙被無聲白似云。除卻放生并施藥,更無一事累天君。謀生安用苦區區,豆飯藜羹未遽無。若使天年猶合活,不妨自有谷于菟。萬物并作吾觀復,眾人皆醉我獨醒。走遍世間無著處,閉門鋤菜伴園丁。茅茨一室有馀樂,轍環四海誰知心。輟耕壟上鴻鵠志,長嘯山中鸞鳳音。
訪舊知俗非,好書與理近。氣味既如此,況復少畦畛。
涅槃償債更無殊,劈破長沙肘后符。一句全提無話會,錢塘八月浪花粗。
停橈傍水隈,一上望仙臺。磴道緣溪盡,庵房鑿嶺開。即看花散處,疑有鳥銜來。靈境居然別,鸞笙幾度回。
黑白紛紛小戰爭。幾人心手斗縱橫。誰知勝處本無情。謝傅老來思別墅,杜郎閑去憶鏖兵。何妨談笑下遼城。
■忽開海島。幕忽危燕雀,驀地聽蒙塵耗。麻鞋行在路迢迢。有似失群鳥。望秦關一時怎到。覲天顏,恩莫報。拋江魚味好。聽閩猿清叫。命去掌提刑稿。
微風北窗來,羲皇對床席。陶公有涼音,饑寒實驅迫。作者代有人,東皋起王績。醉鄉日高枕,逸氣出秋壁。豈惟屏淫哇,亦復黜嘄噭。征事多滯響,寫景饒秀色。蒸蔚為云霞,郁勃走霹靂。聲詩與樂通,由瑟圣所飭。盛唐李杜興,萬象盡開辟。可憐千載下,何處弄筆墨。吾生竟何事,弱毫嘆孤植。如游空山阿,寒溜凍幽石。臘盡春漸蘇,冰雪滴余瀝。遂成一脈水,中涵小天碧。遙見鯨魚歸,復何能為役。遠海生波瀾,蛟龍有窟宅。風濤中澒洞,乃萬怪惶惑。落日收釣綸,回舟傍蘆荻。
溪流如帶繞羊腸,結束巉巖一線光。天地忽收心悄悄,冬春無界景蒼蒼。孤螢避影知燈近,暗霧籠沙覺草香。消得老來詩境狹,萬山深閉雨成行。
岳城淹六紀,東郡未經年。別駕王祥勝,彈琴子賤賢。一官猶黑發,萬事已黃泉。銘石看遺績,凄涼太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