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嘆三首 其二
久矣門無客,高齋獨掩扉。
敢言消壯志,要是息危機。
清露夜自滴,孤云寒不歸。
晨炊勿關念,更典篋中衣。
久矣門無客,高齋獨掩扉。
敢言消壯志,要是息危機。
清露夜自滴,孤云寒不歸。
晨炊勿關念,更典篋中衣。
許久以來門前都沒有客人來訪,我獨自在高齋中關上房門。哪敢說這是消磨了壯志,只是想要平息潛在的危機。清涼的露水在夜里自行滴落,孤云在寒天中不肯歸來。別操心早飯的事了,再拿箱子里的衣服去典當。
高齋:高雅的書齋。
掩扉:關門。
敢言:怎敢說。
要是:只是要。
典:典當。
篋:箱子
此詩為陸游晚年所作。當時他退居山陰,政治上遭受排擠,抱負難以施展,生活也較為清苦,在這樣的情況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晚年壯志未酬、生活困窘的心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結合,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后期詩作關注自身境遇、情感真摯的風格特點。
十年不掃先師塔,聞有雙桐護石根。多寶佛應分半座,主林神對現前身。詩成坐對南州祖,寫寄山中玉澗因。他日就陰當縛屋,歲時香火愿為鄰。
紫荊西望白云山,腹里云中指顧間。好降絲綸促諸將,急操兵馬備三關。
故老相傳白澤湖,旌陽一濯潔難污。只今尚見荷花在,未識神仙更有無。
眼底不可意,躑躅問玄蒼。何時再混沌,為我重主張。委順生麒麟,委和生鳳凰。白日行九州,不逢豺與狼。
坐夏靈巖又欲回,庵扉聞枕蠡塘開。經房不鎖書欞壞,幾點浮螢照綠苔。
萬翠千紅錦一張,春秋何處不芬芳。誰教無賴狂風雨,收作年華入鬢霜。
大祀恭傳帝命先,兩人聯宿省堂年。浮葭淑氣初回琯,燔璧榮光遠燭天。檻近靜移蒼檜月,亭空寒浸碧池泉。連宵促席聞佳話,茗碗蔬盤得共傳。
法云不斷隨高蹤,洗缽寒潭悟毒龍。千歲枯藤四海杖,半山古寺五更鐘。野店馀齋飼饑鳥,參禪直上匡廬峰。才盡三吳又經楚,衰草園陵不吊古。暫寄人間未壞身,獨入風林伏嘯虎。夜逢老衲說楞嚴,門掩篝燈正秋雨。
六十霜顛獨感春。曙雞啼罷倦吟身。輕衫且許浣征塵。百甕黃齏天玉女,半生鉛槧墨磨人。聊憑一笑度芳辰。
春風吹滅小檠釭,夢斷爐香結翠幢。檐外杏花橫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
侍者還山修白業,何須門外問三車。微塵有相皆成幻,大道無岐直到家。月滿秋巖收桂子,雪消春澗采蒲芽。阿師弘教成獅子,佇見傳衣后代誇。
地屬元三令,風回更幅蒲。櫓聲攲枕里,燈影到家初。稍覺身何有,行當夢亦無。平生不耕食,五斗欲誰辜。
一夜春寒事可知,海棠無地避風吹。溫泉自向東流去,不管飛紅出禁池。
太白久不返,酒樓猶未傾。當年聊一醉,千載仰高名。隔岸圍山色,憑欄到水聲。風流無賀監,過客若為情。
鍛鍊新詩數百篇,郊寒島瘦慕前賢。高山流水知音少,不及人間鬼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