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虞守感秋二首 其二
家音何用寄
郵置有沉浮
旦夕天邊去
書來一雁秋
家音何用寄
郵置有沉浮
旦夕天邊去
書來一雁秋
家書何必急著寄送?郵路傳遞本就有順暢與阻滯。信件很快將飛往天邊,待收到時,已是秋雁南歸的時節。
家音:家書,家人的書信。
郵置:古代傳遞文書的驛站或郵路。
沉?。捍颂幹笗艂鬟f的順利與阻滯。
旦夕:早晚,形容時間短暫。
一雁秋:秋雁南飛的景象,代指秋季,亦暗含書信傳遞的漫長。
此詩為南宋詩人趙蕃與虞姓地方長官(虞守)的感秋唱和之作。趙蕃一生多漂泊,客居他鄉時常見秋景而感懷。詩中通過家書傳遞的小事,反映其羈旅生涯中對家人的思念,以及對信息傳遞不便的現實感慨。
詩以家書傳遞為切入點,通過'郵置沉浮''一雁秋'等細節,細膩刻畫羈旅思鄉之情。語言平實而情感深沉,以秋景意象深化主題,體現了趙蕃詩歌含蓄細膩的風格特點。
衡岳山頭喚下來,高人不肯住蓬萊。先秋手得平分月,當暑身無半點埃。世事相逢休掛口,吾儕一見且銜杯。夜闌約立銀河表,閶闔天門次第開。
無計謀生奈若何?吾鄉婦女紡紗多。近年設有洋紗廠,無用篝燈伴素娥。
綺樓何氛氳,朝日正杲杲。四壁含清風,丹霞射其牖。玉顏上哀囀,絕耳非世有。但感離恨情,不知誰家婦。孤云忽無色,邊馬為回首。曲絕碧天高,馀聲散秋草。徘徊帷中意,獨夜不堪守。思逐朔風翔,一去千里道。
亦有漁人出釣磯,江魚得似海魚肥。無端忽作張郎想,不到秋風也憶歸。
芬芳秀色若可餐,正月梅花開未殘。萬樹俱含蘭氣郁,千崖欲動珠光寒。春風披拂白云上,明月常抱青林端。深入山家疑積雪,閉門猶恐驚袁安。
是不是,非不非。交肩過,攜手歸。南泉不出方丈,為什么在莊吃油糍。今兮昔兮同一時,知音知后更誰知。
主人城郭去,柴門高更閒。雨過滴未啟,月影到方關。蟲小常鄰屋,云多夜過山。經行情脈脈,何處覓躋攀。
羯虜終無賴,馀波橫及人。清時驕魍魎,平地蹶麒麟。去國寧辭謗,投荒幸有身。邊籌終及爾,勿復嘆沉淪。
馀甘結子草交頭,暮靄朝嵐似蜃樓。飛鳥不飛愁羽墮,行人何事遠來游。
碎秋心、聲聲梧葉,作寒只在金井。西風自是愁邊物,何況夜吟單枕。慵記省。甚鈿約釵盟,萬古還教整。情灰易冷。更何必繁霜,已成依黯,此意共誰領。良宵怨,依舊月斜星炯。瓜盤昔夢才頃。人間巧拙真何物,漫說針樓行請。云路迥。怕小劫山河,頓換蟾宮影。炎涼莫問。仗無寐青燈,未凋玄發,一縱眼前飲。
大火流金不自流,補天切忌向他求。虛空講得花狼藉,未必渠儂豎點頭。
誰催征轡,鞭指斜陽墜?遙想羽書傳罷,飲馬處,垂楊里。而今馀淺水,無聲環廢壘。凄惘恰如閨夢,河畔樹,猶凝翠。
冰山鑿碎五丁力,散作席花誰捆織。射雕人去飛燕寒,擁衾內視方閉息。能令赤鳳冒白羽,夜半翾翻天際識。白云鄉中助劇戲,從以萬妃紛玉色。鸞沼乍驚舞明鏡,虎鹽未見蓋危石。乍離還合紛總總,已定復飄如得得。姑置是事先年豐,有突不黔應笑墨??涓钢鹑沼锈帕Γ屓f白蜺飛練織。連天照耀作夜明,涌池培堆驚壤息。竹高已學槍頭勢,梅近猶能半面識。坡翁笑效六一體,八章聯翩韻聲色。麻衣忽見蜉蝣陣,硯池觀魚來紫石。鄭谷祗解瘦寒句,江上漁蓑正披得。何如囊錦生縠紋,兔園老筆陽春墨。
仙李盤根代有賢,將軍名氏榜先傳。官登八座今三世,祿自先朝幾百年。嶺海喜過千里足,日車新拜六龍鞭。安壤一借長城略,滄海南邊得晏眠。
一天細雨陰陰。一庭芳草如茵。一夜小樓欹枕。一番花信。一聲杜宇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