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
朔風吹彤云
寒色一庭滿
霏霏六出花
作瑞協璚琯
鐙火忽已夕
重陰日苦短
香壓萱花冷
春入梅魂暖
幽人感歲晏
悄然坐孤館
平生松竹心
雅宜冰雪盥
誰令歌陽春
坐見如音罕
山中獨高臥
苦憶聯吟伴
夜來江湖夢
晨鐘忽催斷
聊當酌桂酒
酹此白玉碗
薰爐炳明燭
妙曲聽緩緩
醉攬黑貂裘
蒼茫吹翠管
朔風吹彤云
寒色一庭滿
霏霏六出花
作瑞協璚琯
鐙火忽已夕
重陰日苦短
香壓萱花冷
春入梅魂暖
幽人感歲晏
悄然坐孤館
平生松竹心
雅宜冰雪盥
誰令歌陽春
坐見如音罕
山中獨高臥
苦憶聯吟伴
夜來江湖夢
晨鐘忽催斷
聊當酌桂酒
酹此白玉碗
薰爐炳明燭
妙曲聽緩緩
醉攬黑貂裘
蒼茫吹翠管
北風卷動著紅色的云層,寒冷的氣息充滿整個庭院。紛紛揚揚的六角雪花,像祥瑞之兆應和著玉管的樂聲。燈火忽然已到傍晚,陰云密布更覺白日短暫。萱草的香氣被寒意壓得清冷,梅花的魂魄卻似融入了春意般溫暖。幽居之人感慨歲末將盡,悄然獨坐孤寂的館舍。平生有松竹般高潔的心志,正適合用冰雪來洗滌。是誰唱起了《陽春》雅曲,卻只見應和者稀少。獨自在山中高臥,深切思念著一同吟詩的友人。昨夜夢到江湖漂泊,清晨的鐘聲忽然將夢催斷。暫且斟滿桂酒,用這白玉碗來祭奠。香爐里燃著明燭,聽著舒緩的美妙樂曲。醉意中披上黑貂裘,在蒼茫夜色中吹奏起翠管。
朔風:北風。
彤云:紅色的云層,多指陰云。
六出花:雪花,因雪花六角,故云。
璚琯(qióng guǎn):玉制的管樂器。
鐙火:即燈火。
萱花:萱草,古人認為可忘憂,此處指其香氣。
歲晏:年末,歲暮。
盥(guàn):洗滌。
陽春:指《陽春》曲,古雅樂曲,常喻高雅之作。
酹(lèi):灑酒祭奠,此處指舉杯飲酒。
薰爐:焚香的爐子。
翠管:綠色的管樂器,如簫、笛之類。
此詩當創作于寒冬歲末,詩人獨居館舍,面對紛紛雪色,觸景生情。時近年末,陰云蔽日、白日苦短的環境,觸發其對時光流逝的感慨;獨處孤館的清冷,則引動對友人聯吟的追憶,遂作此詩以抒孤寂與高潔之志。
全詩以雪夜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與情感抒發,展現了詩人歲末獨居的孤寂心境與堅守高潔的品格。詩中融景入情,意象豐富,語言典雅,既具畫面之美,又含深厚的情感意蘊,是一首情景交融的雪夜抒懷之作。
禿老本儒冠,荊公使為僧。
篝燈細讀芳洲卷,清似江南雪外枝。吟到蛾燈最奇崛,猩毛筆后有君詩。
免冠思脫三涂難,吐舌甘從五鼎烹。
江草萋萋春渺渺,江皋出游多窈窕,輕霞衣裳碧云裊。碧云裊,紅日斜,鴛鴦飛過綠渚去,東風吹落菖蒲花。
清游及新霽,緩步得嘉賓。古木寒泉寺,鳴鳩乳燕春。山行六七里,舟受兩三人。總是曾經處,何須更問津。
醉攀楊柳禁城東,別后芳樽不可同。日暮亂云迷遠道,天涯孤劍倚飛蓬。任公臺瞰江流近,大姥峰連海色空。虞帝好生當此日,遙知閩徼待春風。
熏烝聞見有源流,詩學寒溪老比丘。勿訝談禪太文彩,從來虎穴不生彪。
錦水西頭處士家,深林無徑綠陰遮。窗前翠合書帶草,階下紅開旌節花。本藉居亭蘇老病,屢從宴賞悅清華。一雙海鳥無機事,日日飛來傍釣槎。
榻連午院逐陰移,吟得詩成字字奇。客邸情懷歸路景,幾多心事幾相知。
隔林滟滟生寒浪,倚漢岧岧數亂峰。記得舊山曾此夕,碧巖千尺坐高松。
憶向龍池看斗鵝,無邊春色上衣多。歸來醉坐三山頂,笑指銀蟾浴海波。
清溪一角,來著五人,消受好春采眨。惜取斜陽意,記前度、月榭云廊曾踏。眼中我是當年客,剩老樹殘花環匝。閑尋遍、亂櫻何處,百本猩紅誰掐。滄桑兩番兵甲。祗望塵避道,半壺嫌狹。待把闌干拍,回頭看、撲面怪松如塔。竹林昨日風流盡,恁入世山王恬法。照須眉、寸心千里,池水惟堪盟鴨。
興盡歸期漸有涯,夢中昨夜已還家。兒童笑引池西去,菡萏猶馀一朵花。
黃鷅鹠鳴處處聞,花開時候度重門。啄花莫啄枝頭錦,留與東皇覆酒樽。
岧峣徑路杳難分,猿鳥哀呼日半曛。莫謂洞門今咫尺,不知猶隔幾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