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旻上人傷果禪師
凈業初中日,浮生大小年。無人本無我,非后亦非前。
簫鼓旁喧地,龍蛇直映天。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
書鎮秦王餉,經文宋國傳。聲華周百億,風烈被三千。
蕪沒青園寺,荒涼紫陌田。德音殊未遠,拱木已生煙。
凈業初中日,浮生大小年。無人本無我,非后亦非前。
簫鼓旁喧地,龍蛇直映天。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
書鎮秦王餉,經文宋國傳。聲華周百億,風烈被三千。
蕪沒青園寺,荒涼紫陌田。德音殊未遠,拱木已生煙。
修行的清凈之業剛剛開始的日子,人生在世無論長短都如夢幻。本就無人也就無所謂自我,沒有后來也沒有從前。吹簫打鼓的聲音在旁邊喧鬧之地響起,龍蛇之狀的光影直映天空。佛門的殿堂遭到毀壞,覺悟的大海中舟船破損。果禪師曾得到秦王賞賜的書鎮,經文也在宋國流傳。他的聲名傳遍百億世界,風范影響三千大千世界。如今青園寺已荒蕪埋沒,紫陌旁的田地一片荒涼。他的善言還仿佛在耳邊,可墓上的樹木已生起了煙火。
凈業:指佛教修行。
浮生:人生。
書鎮:鎮紙,壓書的文具。
聲華:聲名榮耀。
風烈:風范。
德音:善言,這里指果禪師的教誨。
拱木:墓上的樹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看,是詩人和旻上人一起為悼念果禪師而作。當時可能果禪師圓寂,其所在寺廟等逐漸衰敗,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果禪師,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興衰變化,表達人生無常之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佛教文化以及文人對佛教人物的關注和情感。
宛轉通橋水,依稀屋近城。池塘經雨濁,睥睨映天青。檻柳回春色,園禽變曉聲。官居能有此,聊可豁高情。
江鄉春欲暮,宦海客初歸。紫陌風光好,名園花事稀。游絲罥酒幔,落絮點人衣。故里閒追省,年來漸覺非。
十年別去坐層山,一旦乘風渡粵關。笑語未終重解袂,餞行深苦又愁顏。相期捧日心誠赤,莫待登云鬢惹斑。點檢葉岡無所有,梅花高折贈君還。
聞說團湖古戰場,宋元此地決興亡。謝公忠義昭千古,興者已亡亡未亡。
更深才下煉鋼臺,倦意千斤壓倒栽。長喙尖尖叮夢上,耳光扇了自家腮。紗廚多洞自由風,底事遲留肉肆中?大吼一聲還我血,肚囊破處掌心紅。
老倦長游雪滿顛,澄江歸理舊芝田。侯門裹足無名刺,野店扶頭有酒錢。捫虱正談天下事,逢蛇忽忌夢中年。孤兒為問他時計,猶指床頭《捭闔篇》。
泛泛宮亭上,停橈日正昏。江天同一色,煙月細重論。漁火湖邊艇,人家竹里村。春來云水闊,陽鳥任孤鶱。
舉世無人用直鉤,直鉤到底是良謀。孟津再擲磻溪餌,八百諸侯盡愛周。機深誰及任公子,浙水蒼梧飽巨鱗。鯢鮒不吞鉤上犗,一年笑殺海邊人。五年南國釣煙波,妙手從來所得多。魚引盈車竿不撓,幾人施舍似詹何。好釣無如魯國人,暗投香桂餌游鱗。誰知淺水魚貪食,不待金鉤翡翠綸。謾投香餌試纖鱗,楚使徒來濮水濱。莫訝持竿不相顧,顧君還是上鉤人。不釣浮名不釣魚,一綸鉤線卷還舒。九霄控鯉無人識,誰道纖鱗是膾馀。旋溪不殺真龍子,學道三年躡太虛。今古報恩人亦有,不知誰有腹中書。香餌輕投一席間,鱸魚潑潑躍銅盤。曹公不悟神仙術,徒整金鉤把釣竿。狂奴肯顧安車聘,祗愛東陽七里灘。誰道世間人不識,客星光射紫微寒。雨笠煙蓑細草巾,持竿誰識白蓮人。當時若得文王獵,涇水還應似渭濱。
月在攝提格,天回甲子春。麻姑多壽算,幾見海揚塵。
巨靈驅山作平地,徂徠移在名園里。倒蔦垂蘿倚牖翻,夜夜波濤聒人耳。龍鱗馬鬃浩呼洶,蕭森轉覺秋原空。有時風靜橫掛月,鶴夢漸醒露華發。殘鐘遠磬度林遲,坐來謖謖凊肌骨。換骨求仙待■苓,更攜靈笈閱丹經。叩門恐有赤松子,為報云關且莫扃。
乍玩成真解,相看可入玄。回元須守甲,調鼎自長年。世味同朝露,春情付暖天。巡階一索笑,問爾為誰妍。
詩事紛紜幻亦真。我緣詩事識櫻人。弦歌二載意方殷。折桂康園親卷帙,結縭嶺海共甘辛。葩經盈手證良婚。
文翁興化重虞庠,古桂蕭森覆孔堂。地走蛟虬翻晝影,壁藏蝌蚪帶秋香。枝頭金粟含芳氣,葉底銀蟾耿素光。黌泮托根應得所,年年花發比槐黃。
振袂東山最上峰,道心物意兩沖容。五湖天外陶朱宅,九日花前靖節筇。紺帶楓林凝夕霽,甘流橙橘剖霜封。興闌歸棹鷗波闊,渡口夕陽帆影重。
殖財作爭府,教子乃義方。斗起千尋閣,中藏萬丈光。諸郎一受業,丹桂幾回芳。他日石渠論,斯文想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