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騫右丞省中暮望
故事閑臺閣,仙門藹已深。
舊章窺復道,云幌肅重陰。
玄律葭灰變,青陽斗柄臨。
年光搖樹色,春氣繞蘭心。
風響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天門總樞轄,人鏡辨衣簪。
日暮南宮靜,瑤華振雅音。
故事閑臺閣,仙門藹已深。
舊章窺復道,云幌肅重陰。
玄律葭灰變,青陽斗柄臨。
年光搖樹色,春氣繞蘭心。
風響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天門總樞轄,人鏡辨衣簪。
日暮南宮靜,瑤華振雅音。
臺閣中清閑地處理著以往的舊例,皇宮仙門的氣象已顯得深邃。從復道中能窺見舊時典章,云幔下籠罩著重重幽陰。隨著季節變換,葭灰在律管中變動,北斗斗柄指向東方,青陽之季來臨。年光使樹色搖曳,春氣縈繞著蘭草的芳心。風聲穿過高窗,水流痕跡侵蝕著曲折的岸堤。皇宮總攬著國家的中樞大權,賢明的官員能辨別官員的優劣。日暮時分南宮一片靜謐,美好的詩文傳出高雅之音。
故事:舊例、舊事。閑臺閣:在臺閣中清閑處理事務。
仙門:指皇宮。藹:深邃的樣子。
舊章:舊時的典章制度。窺復道:從復道中窺視。復道:宮中樓閣間架空的通道。
云幌:如云的帷幔。肅重陰:籠罩著重重幽陰。
玄律:指冬季的音律。葭灰變:古代用葭莩的灰放在律管里,到某一節氣,相應律管里的葭灰就會自行飛出,以此來測定節氣。
青陽:指春天。斗柄臨: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東方,標志春天來臨。
流痕:水流的痕跡。
天門:指皇宮。總樞轄:總攬中樞大權。
人鏡:指能鑒別人才的人。衣簪:指官員。
瑤華:美好的詩文。
此詩應是詩人在朝廷臺閣任職時所作。當時處于春季,詩人在省中(官署)傍晚眺望,看到皇宮內外的景象,有感于季節變換、朝廷的典章制度等,從而創作了這首詩。在宮廷環境中,詩人需要以莊重典雅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對朝廷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省中暮望之景,展現宮廷的莊重與春日的生機。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對仗工整,具有典型的宮廷詩風格。在文學史上,這類宮廷詩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文人的創作風貌。
體之象先,得之自然。心空有以,道大誰傳。蟾在珊瑚之樹,蚌蘊明珠之淵,彈指分身兮三千大千。
雨中菜酒得相陪,天忽安排晚霽開。明月歸途定回首,橘香時節又須來。
假借鉛華素不曾,肯將桃李較衰榮。向人有意如相識,混雪無言恥自明。青帝信音元苦遠,素娥風調不勝清。愛君詩思誠高古,睥睨玄尊與太羹。年年先發更誰曾,憔悴中間獨自榮。素艷得如人淡佇,暗香能共雪分明。銀河魄轉霜風耐,青冢魂歸月夜清。莫與將軍輕止渴,須知丞相要調羹。
雪外高飛盡,寒枝足自容。如何風雪里,燕子不相逢。
梁老修橋前代前,至今遺澤似當年。我行欲覓云仍問,四顧山荒石路偏。
能書未合似羊欣,舅氏家風重典墳。不信芙蓉城有主,曼卿以后又逢君。
高山紅燦爛,曉色映朝陽。赤土層層玉,丹楓葉葉霜。恩波消劫火,戰骨醉沙場。安得云霞侶,相驅白石羊。
數盡寒城下五更,風窗燈暗月微明。客邊寂莫尋常事,底事今宵睡不成。
敬奠蘋藻,式罄虔襟。潔誠斯展,佇降靈歆。
旅客傷羈遠,樽酒慰登臨。池鯨隱舊石,岸菊聚新金。陣低云色近,行高雁影深。欹荷瀉圓露,臥柳橫清陰。衣共秋風冷,心學古灰沈。還似無人處,幽蘭入雅琴。
好景應憐畫不如,小樓非止為觀魚。坐邀吟客頻登賞,時有仙人共起居。春水泛紅花落后,晚山增翠雪消馀。荔枝盧橘非真有,卻笑前賢賦子虛。
并剪聲酣,綹云鏡里消何處。新妝爭說入時多,薄綰驚非故。鶯燕而今漫妒。沐涼風、香滋微露。垂垂齊項,試比龜茲,阿誰娟嫵。省卻晨梳,攏來一半輕如霧。褪紅百匝謝巾絨,押得簪兒住。覆額猶存千縷。記髫年、花前三五。剩憐山色,螺髻依然,照人窗戶。
燕懶鶯慵蜂蝶癡,花陰亭午日遲遲。困人天氣宜高枕,不用頻呼來夢兒。
我愛山中行,盤屈自有情。方偶澗松陰,又分溪竹清。石屏錦繡幅,云壑笙竽聲。何當遇幽人,與結煙霞盟。
南北及東西,千山與萬溪。路岐長不斷,曲直幾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