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內
繡佛齋中夢乍醒,悲風吹月透疏欞。蓮花不見參禪者,冷落床頭數卷經。
高樓無復試紅妝,塵掩香奩淚涕滂。竊藥便教奔月去,廣寒怎得畫眉郎。
一夜愁來鬢有絲,吹簫人去見無期。悼亡不盡潘安淚,忍讀生前幼婦詞。
茫茫大塊竟何之,云雨巫山夢轉疑。伏日縱然先割肉,恢諧歸去欲遺誰。
鴉噪空庭片月光,攬衣中夜起徬徨。眼中搦管人何在,淚滿當年札數行。
繡佛齋中夢乍醒,悲風吹月透疏欞。蓮花不見參禪者,冷落床頭數卷經。
高樓無復試紅妝,塵掩香奩淚涕滂。竊藥便教奔月去,廣寒怎得畫眉郎。
一夜愁來鬢有絲,吹簫人去見無期。悼亡不盡潘安淚,忍讀生前幼婦詞。
茫茫大塊竟何之,云雨巫山夢轉疑。伏日縱然先割肉,恢諧歸去欲遺誰。
鴉噪空庭片月光,攬衣中夜起徬徨。眼中搦管人何在,淚滿當年札數行。
在供奉繡佛的齋房里夢剛驚醒,悲涼的風卷著月光透過稀疏的窗欞。蓮花前不見那參禪修行的人,床頭的幾卷經書更顯冷落凄清。高樓上再無人試穿鮮艷的紅妝,香奩蒙塵,我淚如雨下痛斷柔腸。你若像嫦娥竊藥奔月而去,廣寒宮中怎還能有畫眉的情郎?一夜愁思染白雙鬢,吹簫的人離去再無相見日期。悼亡的淚水比潘安更多,怎忍心讀你生前留下的麗詞。茫茫大地你究竟去了何方?巫山云雨的舊夢更覺迷茫。即便伏日能先割肉分賞,詼諧談笑時又能說與誰聽?烏鴉在空庭聒噪,月光一片清冷,深夜披衣起身,心中無限彷徨。眼前掌管家事的人如今何在?當年的書信上已滿是我淚水行行。
繡佛齋:供奉繡制佛像的齋房。
疏欞:稀疏的窗格。
參禪者:指修行之人,此處代指亡妻。
香奩(lián):女子盛放化妝品的匣子。
竊藥:用嫦娥竊不死藥奔月的典故,喻指妻子離世。
潘安淚:潘岳作《悼亡詩》,后以“潘安淚”代指悼亡之痛。
幼婦詞:指妻子生前的文辭,暗含“絕妙”之意(“幼婦”為“妙”字隱語)。
大塊:指大地,此處代指世間。
伏日割肉:用東方朔伏日應詔割肉的典故,喻指往日的生活片段。
搦(nuò)管人:掌管事務之人,此處指亡妻。
此詩為悼亡之作,當為詩人在妻子離世后所作。詩中通過“繡佛齋”“香奩”等生活場景的追憶,結合“竊藥奔月”“潘安淚”等典故,推測創作時詩人正處于極度哀痛中,借詩詞排遣對亡妻的思念與人生孤寂之苦。
全詩圍繞“悼內”主題,以夢醒、夜起等生活片段為線索,融合典故與實景,從追思往昔(試紅妝、詼諧語)到直面孤寂(塵掩香奩、淚滿書札),層層遞進地展現悼亡之痛。情感真摯深沉,語言質樸自然,是悼亡詩中情與景、事與典交融的佳作。
列鼎羔羊厭腯肥,園官菜把莫嫌微。年來騎士工隳突,此物人間亦見稀。
不聽高皇召,還來太子宮。阿?人彘禍,吾恨紫芝翁。
欲將心事梅邊說,放鶴經年去不還。寒日碧云無限意,卻成喑啞對湖山。
蕭蕭柳岸野風秋,虹掛前山晚雨收。回首孤城空綠樹,滿川斜日放歸舟。年來雙淚供愁盡,去去勞生幾日休。試問故人思我否,夢魂猶在海邊州。
太樸一已散,人偽日滋彰。持彼炎涼態,指目為溫湯。
朝騎五花馬,謁帝出銀臺。秀色誰家子,云車珠箔開。金鞭遙指點,玉勒近遲回。夾轂相借問,疑從天上來。憐腸愁欲斷,斜日復相催。下車何輕盈,飄然似落梅。邀入青綺門,當歌共銜杯。銜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見。相見不相親,不如不相見。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胡為守空閨,孤眠愁錦衾。錦衾與羅幃,纏綿會有時。春風正澹蕩,暮雨來何遲?愿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光景不待人,須臾發成絲。當年失行樂,老去徒傷悲。持此道密意,無令曠佳期。
獨步出城光景暮,村居處處起炊煙。團圓未見月離海,歷落已看星在天。別墅牛羊歸逐逐,遠汀鳧雁下翩翩。茅茨一點青燈在,知是老妻猶未眠。
一庵許大且休休,世界三千海一鷗。大地山河容不得,住持只在一毛頭。
淥水蕩漣漪,江南日暮時。吳姬木蘭棹,越女竹枝詞。惱殺橫塘下,紛紛輕薄兒。
弱冠相逢今白頭,別來又是十馀秋。他年舟過期重會,前日書來未及酬。無命遽成終古訣,有才可惜半生休。朝來忽得江南訃,老淚臨風不覺流。
念玉人微嘆。悄關情、年時出處,倘如儂愿。撒賴佯羞終不改,難掩心頭繾綣。春去矣、平安信斷。知是含嗔還作態,這相思、拚共春泥爛。愛與恨,埋無算。最憐彼此猜疑慣。記曼聲、過來些坐,爐邊低喚。若道今生緣法淺,怎遣那回相見。更入抱、溫馨歷亂。誓約萬千魔萬丈,鎮堪嗟、萬事為君散。況鬢雪,愁邊攢。
玉色誰將巧染丹,妝成嬌脆學應難。謝家兒女空才思,不似枝頭許細看。
御按橫金殿幄紅,扇開云表露天容。太常奏備三千曲,樂府新調十二鐘。
白水龍飛紹赤精,鴟梟盡入太官羹。三驅只貸樊崇死,侯印應慚不義名。
紫暈成丹景,黃敷綴綠幢。何因女冠子,卻近老僧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