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正堂二首
居守園林氣象間,堂成壯觀入躋攀。三朝力輔乾坤倦,一國身偷歲月閒。傾座語驚邪說破,勒碑詩召正風還。險夷出處皆公跡,不動公心似泰山。
飛飛燕雀倦檐牙,繡栱云楣斗彩霞。樽俎燕閒歸相閤,鼎鐘勛業在王家。直紋惜破墻陰竹,巧笑嫌開席外花。今日正風傳魏國,平居詩思亦無邪。
居守園林氣象間,堂成壯觀入躋攀。三朝力輔乾坤倦,一國身偷歲月閒。傾座語驚邪說破,勒碑詩召正風還。險夷出處皆公跡,不動公心似泰山。
飛飛燕雀倦檐牙,繡栱云楣斗彩霞。樽俎燕閒歸相閤,鼎鐘勛業在王家。直紋惜破墻陰竹,巧笑嫌開席外花。今日正風傳魏國,平居詩思亦無邪。
第一首:居住在守護園林的氣象之間,安正堂建成后壯觀得可登攀觀賞。輔佐三朝盡力已感天地疲憊,以一身之軀偷得國家歲月安閑。滿座驚服的言論戳破邪說,刻碑的詩作召來正風回歸。無論艱險平易的行跡都是您的軌跡,您的公心堅定如泰山不動。第二首:飛燕麻雀在屋檐邊倦飛,彩繪的斗拱與云紋門楣爭奇斗彩。宴飲閑暇歸于丞相官署,鐘鼎上的功勛屬于王家。可惜直紋破壞了墻陰的竹子,嫌惡巧笑的姿態開在席外的花朵。如今正風傳揚于魏國,平日的詩思也純正無邪。
居守:指擔任地方長官或留守官職。
三朝:指三代帝王,形容輔佐時間長久。
傾座:使在座者傾倒,形容言論有力。
勒碑:將文字刻于石碑以傳后世。
險夷出處:指人生中的艱險與平易處境。
檐牙:屋檐邊緣如牙齒般的裝飾。
繡栱云楣:彩繪的斗拱與雕飾如云朵的門楣。
樽俎燕閒:指宴飲閑暇的場景。
鼎鐘勛業:指載入鐘鼎的功勛業績(古代鐘鼎常刻功績)。
無邪:指純正無偏,典出《詩經·關雎》‘思無邪’。
此詩或為贊頌某位歷經三朝、力主正風的官員而作。安正堂當為其居所或理政之處,詩中‘三朝力輔’‘正風傳魏國’等句,反映了主人公在政治上倡導正氣、整頓風氣的背景,創作時間或在其功成身退后,以堂室為依托詠其功績與品格。
《安正堂二首》通過描繪堂室景觀與主人行跡,贊頌其輔佐三朝的功績、破除邪說的魄力及堅守正風的品格。詩中‘不動公心似泰山’‘平居詩思亦無邪’等句,集中體現了對主人公正直高潔的褒揚,是一首兼具紀實性與文學性的頌美之作。
山村夜來雨,草色陌頭新。相勸一樽酒,將為千里人。鶯啼上林曉,花繞禁城春。為語鶴廳客,清曹莫厭貧。
往復天心不可知,寒凝早已失冰凘。幾年妖夢從誰踐,竟日微吟空爾思。路有玃猿深護妾,行逢豺虎忍啼兒。未堪覺后重尋夢,喜懼雙關此一時。淼淼愁看雨雪雰,無憑燭曜待朝昕。同心攜手將何往,痛哭裁書那可云。鬼剎叢中千杵下,甘棠亭側一杯分。荒榛寒夜低聲泣,咽絕因風久始聞。期將風信準枯桑,可但中流寄一航。長者吊喪寧忍詬,書生射策未全狂。機鋒后起須相對,意眹才萌盍早防。底蘊豈容口舌盡,五千文字較茫茫。抵掌誰能佐末籌,翾飛小智亦啁啁。不愁難長同癡木,乍戀忘機到野鷗。絕險載輸將伯助,褰裳竟渡為公憂。須臾變滅成泡沫,谷洛于今可暫休。
少日浩蕩游江渚,長驅每自快鳴鑣。一賦驪駒轉紆郁,卻思彩鹢仍飄飖。風濤夜泊彭蠡澤,海月秋度維揚橋。滄洲銀漢不可問,東走西征空魂銷。
淥江何處葬香魂,湘草湘花識暮門。烏喙舊官羞艷俠,虬髯小妹嫁王孫。兵書定寫簪花格,妝閣遙連細柳屯。景武豐碑長金粟,秦山楚水各煙痕。
飄零無物慰天涯,酒伴相逢飲倍加。誤謬君當略彭澤,回旋我亦笑長沙。金釵翠亸迎春髻,銀燭光搖半夜花。只欠東山游錄事,不來堅坐看紛嘩。
買石為山任笑癡,癡翁真個似童兒。奇峰峭石勤收拾,莫使他年一簣虧。
亂簪桐帽花如雪,斜掛驢鞍酒滿壺。安得丹青如顧陸,憑渠畫我夜歸圖。
山鎖清溪溪鎖峰,溪光山色兩怡融。松枝點滴衣夾雨,云葉飄揚巖際風。玉室金堂端好坐,石壇乳竇自相通。我生已幸塵緣薄,擬結茅廬天柱東。
大千世界感微塵,豈必三生盡有因。自是君家根器異,名川還見再來人。
漢公嘗說惠泉師,解講楞嚴解賦詩。今日我來師已去,草堂風雨立多時。
法臺坐鎮三千里,士飽民歌已六年。洮水南分羌部落,鐵城西控漢山川。欲教夷俗全歸夏,力挽文風不似邊。君去長安尋舊約,我歸曾未卜春前。
皛皛飛云挾暑驕,江郊幸可遠煩囂。道人方寸虛生白,燕幾風清扇罷搖。
安平雄鎮海連天,海盡天窮何處連。海島休誇天塹險,天威直破海門堅。天橋入海天涯斷,海柱遮天海外懸。鎖鑰海邦天府重,擎天亙海自巍然。海外孤城別有天,海天相際水云連。天開海國朝宗久,海擁天家砥柱堅。薄海車書今一統,中天日月正雙懸。樓觀滄海摩天漢,海角天涯意惘然。
村外一鳩喚,小園花盛開。山人入城返,朝客寄書來。憶別粵江遠,閑居華發催。新詩進高格,不復騁狂才。
曉色蒼茫源口雨,仙山幽興杳難乘。金丹悵望空排霧,玉液曾聞可似冰。最愛顏公書獨古,欲陪謝老賦何能。高秋肯為投車出,多病無妨策馬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