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榆莢錢四首 其三
宜向庫中藏,卻向林端掛。蕩子東君不作家,散作鶯花債。
萬選繞叢懸,赤仄連青靄。滿地殘英誰主人,賤把春光賣。
宜向庫中藏,卻向林端掛。蕩子東君不作家,散作鶯花債。
萬選繞叢懸,赤仄連青靄。滿地殘英誰主人,賤把春光賣。
本應好好收進錢庫珍藏,卻偏偏掛在樹林枝頭。春神東君像個浪子不持家,把榆莢錢都散作了鶯花的債。成串榆錢繞著樹叢懸掛,紅銅色與青霧相連。滿地飄落的榆莢無人作主,竟廉價賣掉了春光。
榆莢錢:榆樹的果實,形狀圓薄如錢,故稱。
東君:古代神話中的春神,司掌春天。
蕩子:浪子,此處指東君不持家、無節制。
赤仄:原指漢代一種邊郭為赤銅的錢幣,此處借指榆莢錢的顏色。
殘英:指飄落的榆莢。
此詞以“榆莢錢”為喻,或創作于春日將盡之時。詞人借榆莢錢本應珍藏卻被隨意消耗的意象,可能暗合對時光易逝的感慨,或隱喻對無度揮霍美好事物的社會現象的思考。
全詞以榆莢錢為核心意象,通過其“不當藏而掛”“散作債”“賤賣春光”的荒誕遭遇,暗喻春光易逝、資源虛耗之痛。語言生動通俗,擬人手法突出,情感含蓄而耐人尋味。
家宴祝年華。香飄桂子花。敘天倫、舉室歡嘩。況有雁行擁左右,倚白發,傍蘭芽。功名百歲賒。只一半些些。偏贏得、望重天涯。從今更展鵬搏志,風帆順,餐飯加。
春風吹柳花,蕩漾無休歇。夫婿輕薄兒,飄飄在吳越。白馬黃金羈,歡游無盡期。向來三載別,又是春風時。妾身既委君,苦樂何敢云。剖心見妾素,但恐君不聞。清夜吟子規,淚灑枝上月。坐起不成眠,梨花滿庭雪。
經旬天始晴,枕畔來鴉聲。一家團席臥,十里負鋤耕。地僻少文誥,年荒多攘爭。頑愚關痛癢,何以慰蒼生。
臥雪常山館,孤吟氣轉雄。若逢洛陽令,閉戶不相通。
平生嗜好唯愛山,前身疑是山中相。歸來深處得幽棲,柴門正與山相向。
泬寥秋氣爽,搖落寒林疏。風散飛廉雀,浪動昆明魚。是日何為盛,證戒奉皇儲。愿陪升自在,神通任卷舒。
談禪高出溈仰右,著論恥居生肇傍。更有新詩堪抵罪,與君約法定三章。僧中君是玉花驄,氣逸渾將入古風。欲向松窗翻妙語,愧無筆力到方融。
種蘭在幽谷,清絕少人過。香露侵衣潤,光風拂席多。瑤琴無俗韻,澧浦有遺歌。芳室薰融久,應知德不磨。
古寺東郊外,相傳延祚來。鐘聲飛漢度,玉峽枕江開。入定虛丹灶,尋真破綠苔。玉環人幻化,洞口野猿哀。
之子駕言邁,春覽昆丘顛。鐘秀自前古,聞名由昔賢。昔賢去已遠,茲山還巋然。玉氣潤凝雨,鶴聲清聞天。遙思解組日,何如入洛年。獻納有馀暇,為續昆山編。
覓得茅庵奉老親,玉泉清冽映松筠。試茶暫過石橋北,步月遙看菊徑新。睦叟無鞋應愧母,隱峰有妹足閒身。亂離法樂饒天樂,好共人間識舊因。
七月度況水,萬山盤列營。地偏多暑積,雨過始秋清。沙色留殘潤,溪聲帶晚晴。岬云絺袖滿,峪鳥木枝鳴。岑寂緣支土,常羊足旅情。欣然想遐舉,安得羽毛輕。
守一壇中要,機藏十二時。數中無走失,火候莫教遲。達士方為侶,真仙正合宜。幾年云水上,懷抱有誰知。
讀罷離騷剩感傷,圣賢難熨九回腸。江山有主尊孤獨,天地生才吊敗亡。浪涌汨羅千古恨,盤堆角黍萬家香。劇憐言者聞無罪,猶道昏王是哲王。
紫陌山下朱徵士,白發近來垂滿肩。清晨拄杖出門去,為斸昌陽求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