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立雨叔餐秀園
春生薜荔翠交加,高捲湘簾覽物華。一曲溪流堪濯錦,有時流出武陵花。
竹香細細午風柔,高枕滄浪事事幽。散帙揮毫過白日,嚶嚶灌木鳥相求。
一室多藏小酉書,草名書帶滿庭除。夜來太乙高相照,彩筆如椽賦子虛。
濁酒誰知大阮心,蓬池無日不清吟。仲容亦有銜杯興,散發頻來醉竹林。
春生薜荔翠交加,高捲湘簾覽物華。一曲溪流堪濯錦,有時流出武陵花。
竹香細細午風柔,高枕滄浪事事幽。散帙揮毫過白日,嚶嚶灌木鳥相求。
一室多藏小酉書,草名書帶滿庭除。夜來太乙高相照,彩筆如椽賦子虛。
濁酒誰知大阮心,蓬池無日不清吟。仲容亦有銜杯興,散發頻來醉竹林。
春天里薜荔生長,翠綠的枝葉交錯重疊;高高卷起湘妃竹簾,觀賞自然的美好景物。曲折的溪流可以用來漂洗錦緞,偶爾會漂來武陵的桃花。竹香淡淡,正午的風輕柔宜人;高枕而臥,面對清澈流水,萬事都顯得清幽。展開書卷、揮筆寫作,時光悄然流逝;灌木叢中,鳥兒嚶嚶鳴唱,相互應和。房間里收藏著如小酉山般豐富的書籍,書帶草長滿庭院。夜晚太乙星高高照耀,文筆如大筆般高超,寫下華美的辭賦。誰能理解大阮(阮籍)般的雅致心境?蓬池邊沒有一天不傳來清越的吟詠。仲容(阮咸)也有飲酒的興致,披散著頭發頻繁來竹林中暢飲。
薜荔:常綠藤本植物,莖蔓生,葉橢圓形,常用于園林裝飾。
湘簾:用湘妃竹編織的簾子,因產于湖南湘江流域而得名。
武陵花:化用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的典故,指代如桃花源般美好的景象。
小酉書:傳說湖南小酉山有秦人藏書,后以“小酉書”代指豐富的藏書。
書帶草:即沿階草,葉細長如帶,古人常種于庭院,象征文雅。
太乙:星名,此處或指星光,亦含“文星高照”的吉祥寓意。
彩筆如椽:形容文筆高超,典出《晉書·王珣傳》“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
大阮、仲容:分別指魏晉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大阮)、阮咸(仲容),此處借指立雨叔及其友人。
此詩為題詠友人立雨叔的園林“餐秀園”而作。推測創作于詩人探訪期間,通過描繪園中春景、藏書、文人雅集等場景,展現園林的雅致與主人的才學,當為清代文人雅集時的酬唱之作。
全詩以“餐秀園”為中心,從自然景色到人文生活,多層次展現園林之美與主人風雅。用典自然,意境清幽,是清代題園詩中兼具畫面感與文學性的佳作,體現了文人對雅致生活的追求。
健足佩書囊,奚童負行李。攀躋數仞峰,褰涉半溪水。隨云入遠村,望樹問墟市。回首辨家鄉,不見鹿溪涘。雖隔一重山,已過五十里。息駕竹林中,迎接主人喜。遙拜先生塵,來脫先生履。款客山人風,肴佳酒亦旨。深樹開講堂,明窗列凈幾。此間雖云樂,門閭老母倚。已著孟郊衣,空致仲由米。重累我仲兄,盤匜一身理。憶昨欲別時,兄懷有憂只。「去歲痛昊天,「蓼莪」哀未已。今當季子行,家庭人有幾」!聞兄此一言,惆悵不能止。但道咫尺天,朝發夕可抵。勉強拜庭闈,皋此擁于此。日入西山崖,日出東山里。人在兩山間,吾家在何許!舉頭看云飛,回頭看云起。遙想吾家中,有人懷季子。
鳳毛繼起樂投篸,清福林泉享一庵。此日真成牛礪角,銅鋪草沒牧童探。
女郎花樹新移種,官長梅園亦探租。作盡人間兒戲事,誰知空橐一錢無。
濁酒虛亭共解顏,歲星雙伴客星閒。云藏翠竹迷深徑,日落丹楓照暮山。賜履漸回金闕夢,鳴珂初散玉堂班。由來一壑高人事,縱許群公只暫攀。石磴千盤上翠岑,回看秋色半蘭陰。攜琴共識仙郎過,曳杖重占太乙臨。病里河山雙極目,狂來天地一論心。莫將峴首誇遺跡,屈指殘碑異代尋。
辛苦鸰原顧影齊,天涯未怕道途迷。孤飛斷港偏鋒掠,倦宿寒汀一筆低。蕭館停云分舊榻,榆關落葉送新題。書空咄咄真何謂,往事凄涼雪后泥。
浮云西北郁蒼蒼,殘角秋城淚萬行。朋黨禍仍流丑相,太平功竟錄申王。眼中木槿花榮落,身后梧桐樹短長。自把千秋付杯酒,湖山無恙膾莼香。
妙德清涼地,春風駐歲華。茵陳三獻酒,玉色絢晨霞。玉雪本清真,無端染客塵。祇應溪上月,照我意生身。
側帽輕鞭趁曉風,飛車重踏軟塵紅。金錢下策彈張說,絲竹東山老謝公。九漠風煙雕顧盼,廿年兄弟雁西東。好將三疊《陽關曲》,譜入河梁夕照中。趙家名璧重連城,奉使乘查壯此行。靜女何須傷晚嫁,偏師猶可振危枰。鵬游大澥秋無影,馬渡長河夜有聲。欲脫寶刀還自惜,幾經肝膽照平生。歌殘玉樹冷宮鴉,銅狄摩挲日易斜。幾處邊聲驚篳篥,一腔幽怨訴琵琶。好游敞市招新雨,莫上江亭問落花。洗馬臨歧一怊悵,不堪垂老又天涯。
節序驚心不自由,攀花趁蝶日悠悠。無端更倚長門樹,積葉閒看出御溝。
蕭瑟通池閟茂林,岸傍無復屬車音。涵春似恨隋家遠,漲曉疑連蜀井深。斗草事空煙冉冉,司花人遠樹陰陰。勞生俛仰成陳跡,縱有遺聲可用尋。
近斗疑遷客,連奎憶聚賢。太微天輔左,臺列帝車前。元歲憑斟酌,玄機籍斡旋。升平原有象,萬國慶堯年。北岳鐘靈秀,西樞振士風。燕臺椿桂義,麟閣鼎彝功。陣疊三千變,關河百二雄。胸藏兵甲在,終不愧遭逢。樵采山無禁,優游谷有槃。坦途惟素履,方外只黃冠。雪淖知藏跡,風林暫息翰。芝薇均雨露,一飯敢忘餐。舌存知世禁,身在且桓槃。難借上方劍,空留柱下冠。月明那愧影,天闊且飛翰。細誦伐檀句,猶知畏素餐。
圣學淵宏百世師,六宮薰習喜文詞。睿思傳出宸章麗,院院珠裝御制詩。
弋陽江路,岸遠煙籠樹。古塔晚霞黛嵐處。雨后閒凝佇,聽覓侶、歸鴉凄惋,四野蟲鳴天暮。經年嗟倦旅。極目長空,云映波光月眉吐。兩岸隱隱荻蘆,過眼風花如夢寐,蛙聲城鼓。那消得、杜鵑一聲聲,似喚起離人,不如歸去。
塞外長白橫長空,吳君廿載冰霜中。豈意玉關得生入,云霄重望蓬萊宮。哀笳聽罷鬢毛改,縱橫老筆偏能工。魚皮之衣捕貂鼠,曾披榛莽尋黃龍。甫草寓書感生別,題詩慘絕梅村翁。歸來兩公已宿草,惟君杯抱猶豪雄。時平好獻《大禮賦》,少陵遇合無終窮。相逢一笑快今日,俯仰況復當春融。談詩命酒皆老輩,何惜傾倒玻璃鐘。楛矢石砮夸創見,君之所得亦已豐。夜闌醉眼望天漢,恍惚鴨綠磨青銅。世間萬事一海市,且看梅萼開春風。
歷歷非諸子,骎骎及圣丘。乃知焚籍相,亦自有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