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潭西寺僧研慮二首 其一
昔慕潭西寺
今逢潭上僧
有緣疑舊識
不俗即良朋
安得拋塵慮
來參最上乘
水邊開別墅
日夕傍南能
昔慕潭西寺
今逢潭上僧
有緣疑舊識
不俗即良朋
安得拋塵慮
來參最上乘
水邊開別墅
日夕傍南能
從前就仰慕潭西寺,如今遇到了潭上的僧人。覺得有緣分像是舊日相識,不世俗就是好朋友。如何能拋開世俗的煩惱,來參修最上乘的佛法。在水邊建了別墅,早晚都親近南能(禪宗)。
潭上僧:指潭西寺僧人研慮。
塵慮:世俗的煩惱、雜念。
最上乘:佛教術語,指最高深、最圓滿的佛法境界。
南能:指禪宗六祖慧能(638-713),因住曹溪(今廣東韶關),屬南方,故稱“南能”,此處代指禪宗佛法。
此詩或為詩人與潭西寺僧研慮相交時所作。詩人早慕潭西寺之名,偶遇僧人后因感其“不俗”而引為良朋,由此生發出對禪修生活的向往,故賦詩贈之。
全詩通過與僧人的偶然相遇,以平易語言表達對友人超凡品格的贊賞及自身超脫世俗的愿望,體現了詩人對禪宗佛法的傾慕,是一首情真意切的贈僧之作。
佳期春過又秋殘。說今年。更明年。何似西風,偏欲惹愁牽。海雁一聲燈半落,向巫山,便為云、也枉然。
枉然。枉然。復何言。被又單。枕又寒。蟋蟋蟀蟀,汝何苦、惱卻人眠。難將心事,吹墮到君邊。容似黃花身似露,誰信道,到如今、直恁般。
樹根雪盡催花發
池岸冰消放草生
唯有須霜依舊白
春風于我獨無情
古今日月,
依舊山河。
新年佛法,
特地干戈。
水到滄溟不是波。
學士金羈嶺外游
堂開仙境似瀛洲
鴻篇大雅追千古
遙夜文光射斗牛
先進多于貧賤隔,
故交時有死生分。
數疑吾子更名字,
將謂平生又失君。
屏風錦帳列千尋,
融結蘭城天地心。
萬疊江山遙拱秀,
率濱應沐化波深。
繡線圖存陸晃遙,
唐家花鳥棘針描。
只愁玉面無入畫,
須是傳神盛子昭。
王孫玉帳錦流蘇,裘馬夫君態甚都。若料黃金能取酒,悔教紅袖去當壚。
冰弦初斷淚痕新,玉軫潛窺別院春。莫怪茂陵憐異色,文君元是薄情人。
燠甚宜為雨,晴來又復陰。霜風吹不變,雪霰已相侵。寒且依爐密,泥防著屐深。未能從子去,何暇復梅尋。
歲事今無幾,來歸略未安。若為佳抱發,賴有好詩看。剩欲江村訪,卻遭天氣寒。雪猶思剡曲,雨亦過蘇端。
湖外頻年客,江東邇日歸。欲知年事迫,看取鬢毛非。寄意雖梅柳,關心在蕨薇。令余倒芒屨,須子叩柴扉。
兄發久已白,弟顏那得紅。從今喜朝夕,不復恨西東。耕稼真吾事,詩書是祖風。扶犁有馀暇,把卷不妨同。
秋盡江干柳未黃,官亭相送只斜陽。
漢南何意先搖落,枉及東風作絮狂。
綠塵帳殿晚陰移,舞袖飄零怨楚姬。
莫把長條贈歧路,故宮猶得妒腰支。
橘社傳書近卜鄰,龍宮破陣樂章新。
蒼梧野外三衣衲,黃柳車中七尺身。
世事但堪圖鬼魅,人間祇解楦麒麟。
相逢未辦中山酒,且買黃柑醉凍春。
嗟哉燕士左與羊,狗屠不事節義張。楚王好士聲播揚,翩然二子同裹糧。
楚南燕北路阻長,山深雨雪雱且涼。桃乎慷慨淚數行,勢不兩生以一當。
推爾食,解我衣,我才差短死則宜。我能死,爾能生,生見楚王功兩成。
道傍十圍木,蟲蟻穴其腹。古之翳桑人,于焉同一哭。
哀也含淚不敢彈,楚王一見尊大官。樹中有友形影乾,陳詞再拜王慨嘆。
士為我死死不棺,葬之以禮衣冠完。哀也對食忍獨餐,下報我友顏不汗。
人間交態多欺謾,吾于二子無譏讒。嗟乎哉!戎夷亦死魯郭門,彼為國士友何人。
樓外柳,
乍喜變鳴禽。
草長更上汀洲春,
朝暾捧出漾波心。
染得萬條金。
三月宜種谷,貧家無耕牛。感激鄰舍翁,得以事西疇。
偕作少丁男,老妻力還遒。溝水解渴腸,糠秕充饑喉。
辛苦何足道,未識有秋不。我行聞此語,淚落不能收。
四體安且康,日日羅珍羞。終歲力原野,饑寒且無謀。
農夫前致辭,人生豈自由。茍得一身安,甘作溝壑投。
石田二三畝,為累成痏疣。糧冊既有名,官役急星流。
昨日縣帖下,興作及署樓。服役亦所愿,胥役更誅求。
歸到柴桑境。負郭虛三頃。東枝鴝鵒西枝落,愁何定。念候芭載酒,難問岷陽徑。聽竹扉、小雨颯颯敬槐影。
蒔藥歸、惟見松鼯抱塵甑。坐久夕陽外,山未暝。野煙叢處,昏鴉送、半窗冷。有烏皮幾在,長對蒿華憑。正俛思舊友,落月覆苔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