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西林寺一如律師房
松門入法堂,
留宿就繩床。
長老玄言簡,
空山藥草香。
一燈銜石壁,
片月隱巖房。
中夜梵音闋,
清泉出上方。
松門入法堂,
留宿就繩床。
長老玄言簡,
空山藥草香。
一燈銜石壁,
片月隱巖房。
中夜梵音闋,
清泉出上方。
穿過松樹下的山門進入法堂,留宿在此處坐在繩床上。長老講解的玄妙佛理簡潔明了,山間空寂彌漫著藥草的清香。一盞孤燈仿佛銜在石壁之上,一片月光隱沒于巖間僧房。夜半時分梵音漸漸停歇,清冽的泉水從山寺上方流淌下來。
松門:松樹掩映的山門。
繩床:僧人坐臥用的繩編坐具,類似禪床。
玄言:指長老講解的玄妙佛理。
梵音:佛教誦經之聲。
闋(què):停止,終結。
上方:指山寺高處,或代指佛國勝境。
西林寺為廬山名剎,一如律師是當時精通佛理的高僧。此詩或作于詩人游歷廬山時,留宿寺中與長老論禪,因感山寺清幽、禪意濃厚而作。
全詩以“宿”為線,描繪山寺夜宿的所見所感,通過禪房、藥香、燈月、梵音、清泉等細節,展現禪居生活的靜謐與禪趣,是唐代山水禪詩的典型之作。
顏淵短于命,盜蹠終以壽。貞廉迫齏鹽,淫富酒肉臭。奸兇惡不報,良善吉罔佑。蘭蕙花易衰,蕭艾根易茂。雖云物有數,天意實大繆。賦予亦既偏,視聽復貿貿。是非竟何在,斯理孰可究。問天天不言,納納自昏晝。
關塞秋深灝氣清,正逢佳節駐行營。天回玉帳三軍肅,地接龍沙萬里平。白草帶霜經物候,黃封賜酒荷恩榮。圣王駐馬功成處,百萬旌旗耀日明。
侯門走火入魔邪,卜得前生欠了他。一夜牛棚緣路窄,百年龍國帝旗嘩。曾經宦海當頭棒,慣看荒原大雪花。此際逍遙輕似燕,天涯獨立浪淘沙。
總自胸中描出,不妨怪怪奇奇。雁蕩龍湫彷佛,鸞翔鳳舞參差。
殘年病眼苦眵昏,盡屏甘腴誓綠樽。龍樹難逢刮膜手,孟公顧有獨醒孫。頗煩十吏供揮掃,無奈諸峰役夢魂。友義惟公記衰疾,新編肯到雀羅門。
胸次知蟠幾監書,事隨天理只平鋪。來從京兆德星社,攬取西峨明月湖。民豈無衣須補綻,極元有柱要撐扶。欲知天授西平意,繡帽臨戎為萬夫。
才聞畫舫駐河邊,即有官媒候驛前。便上筍輿微服去,廿文分裹小紅箋。
遠公蓮作社,陶令柳為門。止酒用卿法,攢眉吾不言。白云時或出,黃菊故應存。二老皆寂寞,千秋誰共論。
久脫朝簪伏草萊,投閒今上鳳凰臺。馬前雙闕連云起,天外三山聳翠來。好鳥偏從名苑集,奇花多向上林開。六朝舊事今何在,欲踵風流愧不才。
弦斷無緣撥好音,風前吟詠感懷深。此情吹入姮娥耳,應起寒酸一樣心。
月華流?縣,靜夜此山中。寂歷無人會,孤高幾處同。秋聲藏遠樹,物色度虛櫳。預恐星河落,徘徊小院東。
霰騰天府出螭車,欲界迷離似亂麻。帝子安知三尺凍,更來赤地放寒花。沒骨嬌姿取媚多,滓塵難覆意如何。迫云暖閣冰融疾,唯有寒門積雪多。
繁華轉眼即滄桑,身世浮沉劇幾場。白袖蒼頭新國主,黃冠黔首舊天王。未聞義士盟關外,已見胡雛嘯洛陽。欲問華公寧有此,不知何物是螳螂。
一高一下一中央,怙恃兼儂豈別房。撞過煙樓休劣相,祗如郎罷也無良。橫渠方寸著乾坤,傳到南軒更莫論。四海交朋霜葉落,半張翰墨雪濤翻。
阛阓從來捐道心,荷衣新趁碧云岑。無媒寄謝無塵客,少保門前莫謾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