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湖上即事
云斂空庭雨
膏焚獨夜釭
驚波頻嚙岸
華月忽窺窗
深巷嚴鳴柝
孤舟驚吠厖
客懷正清絕
逸興滿秋江
云斂空庭雨
膏焚獨夜釭
驚波頻嚙岸
華月忽窺窗
深巷嚴鳴柝
孤舟驚吠厖
客懷正清絕
逸興滿秋江
云收雨停,空蕩的庭院里雨絲消散;燈油在獨夜的燈盞中靜靜燃燒。驚濤不斷拍打著江岸,明月忽然從窗口探進清光。深巷里傳來嚴整的打更聲,孤舟旁有狗兒突然吠叫。客居的情懷正清幽到極點,超逸的興致早已盈滿秋江。
斂:收斂,此處指云散雨停。
膏焚:燈油燃燒;釭(gāng):燈盞。
嚙(niè):本義為咬,此處形容波浪拍打江岸。
華月:明月,指秋夜明亮的月光。
柝(tuò):古代打更用的木梆子,嚴鳴柝指打更聲清晰規整。
厖(máng):多毛的狗,此處泛指犬吠。
清絕:清幽到極點;逸興:超逸灑脫的興致。
此詩應為詩人秋夜客居湖畔時所作。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但從“客懷”“孤舟”等詞推測,可能是詩人旅途中暫歇湖邊,因秋夜景致觸發情思而作,反映了古代文人客游時對自然與內心的細膩感知。
全詩以“秋夕湖上”為場景,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與感官捕捉,將客居的清寂與對秋江的逸興融合,語言凝練,意境幽遠,展現了古典詩詞“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藝術特點。
山高溪且深,蒼蒼但群木。抽條欲千尺,眾亦疑樸?。一朝蒙剪伐,萬古辭林麓。若遇燎玄穹,微煙出云族。草木黃落時,比鄰見相喜。門當清澗盡,屋在寒云里。山棚日才下,野灶煙初起。所謂順天民,唐堯亦如此。自小即胼胝,至今凋鬢發。所圖山褐厚,所愛山爐熱。不知冠蓋好,但信煙霞活。富貴如疾顛,吾從老巖穴。生自蒼崖邊,能諳白云養。才穿遠林去,已在孤峰上。薪和野花束,步帶山詞唱。日暮不歸來,柴扉有人望。石脈青靄間,行行自幽絕。方愁山繚繞,更值云遮截。爭推好林浪,共約歸時節。不似名利途,相期覆車轍。淬礪秋水清,攜持遠山曙。丁丁在前澗,杳杳無尋處。巢傾鳥猶在,樹盡猿方去。授鉞者何人,吾今易其慮。輕無斗儲價,重則筋力絕。欲下半巖時,憂襟兩如結。風高勢還卻,雪厚疑中折。負荷誠獨難,移之贈來哲。朝隨早潮去,暮帶殘陽返。向背得清飆,相追無近遠。采山一何遲,服道常苦蹇。仙術信能為,年華未將晚。積雪報松塢,蠹根然草堂。深爐與遠燒,此夜仍交光。或似坐奇獸,或如焚異香。堪嗟宦游子,凍死道路傍。縱調為野吟,徐徐下云磴。因知負樵樂,不減援琴興。出林方自轉,隔水猶相應。但取天壤情,何求郢人稱。
王母下瑤臺,瓊花溢路栽。似嫌紅粉俗,長傍白云開。玉質風前舞,天香月下來。劉郎猶未識,蜂蝶莫驚猜。
三月又三日,上巳復清明。問君幾許,高興兒女隊中行。數點洗塵芳雨,一脈養花天氣,信馬出郊坰。年少五陵子,金彈惹流鶯。過油璧,低粉面,按銀箏。管弦絲竹,何限應自勝蘭亭。共酌幾杯春醑,也插一枝楊柳,歸袖任縱橫。聽取九門鑰,隱隱下西清。
燕子穿煙水荇開,故家猶有讀書堆。平生雙耳松風里,又向華亭聽鶴來。
更無人跡逐攀躋,廬岳烏藤手自攜。滄海誰論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棲。幽芳滿徑春難老,翠樾連云日易西。況有北郊宜曠望,公馀聊此發醯雞。
寶剎都城內,今朝曠野中。浮圖瞻寶志,書記憶劉聰。畫屋煙花繞,青松雨露濃。徘徊增感慨,歷落問英雄。書記去已久,令人動慨慷。但能成事業,不解制綱常。花落重城晚,云沉大野荒。盧溝三尺土,春雨樹蒼蒼。
乍面成乍煦,易諾旋易悔。孰與少踟躕,猶令直道在。
波沉古月,詞魄何從覓。柳外風寒秋瑟瑟。夜靜羈人夢覺,休倚橋闌弄長笛。亂愁織,林煙正凝碧。酒杯淺,水鄉窄。悵蘭汀荻港迷仙客。漫系扁舟,渡頭空待,枯坐涼亭淚滴。
老圃無穿鑿,多君自作屏。初萌兒女象,解籜弟兄情。風戛鳴珰近,煙棲翠幄橫。老人逢細字,為爾早篝燈。
一壺春色玉生光,最愛霏霏繞鼻香。淺醉不禁衣袖冷,幽林風雨夜蒼涼。
思七水,勝境小丹邱。村隔河西依巘聚,瀑懸澗北瀉云流。紅葉大勞秋。
松是山靈一手栽,堯天長就棟梁材。龍髯怒起春風急,似怪游人喝道來。
云壑森煙樹,扁舟釣夕陽。平生誰是侶,鷗鷺日徜徉。
古驛深春雨,荒城帶落暉。雞豚當道泯,煙火隔江微。所至無完室,相逢盡短衣。干戈乘劫運,暫與圣恩違。
有樊有樊,樹余以蓀。胡不蕭艾,蕭艾實繁。彼繁胡治,刈而為芻。嗟人有邑,曾不是圖。匪余蓀之病,余聞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