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莊八詠 云莊縹緲
素性耽林丘,卜此棲杖屨。一嘯洞中天,白云任來去。
靈巖類削成,不結茅為屋。欲覓煉丹人,逍遙此辟谷。
借來壺作枕,笑傲足煙霞。莫著籓籬想,空中納九華。
蘭津環一帶,萬古自春秋。時發滄浪詠,磯頭濯足流。
昔人云此石,原應天中宿。可是魁三象,山間長孕秀。
隱隱梅臺外,雉垣入眼賒。仙風如可御,咫尺赤城霞。
長隨鹿豕群,有時瞻太乙。頓覺振衣寬,扶桑低海日。
野趣偏耽鶴,從容坐翠微。云霄萬里迥,健翮任高飛。
素性耽林丘,卜此棲杖屨。一嘯洞中天,白云任來去。
靈巖類削成,不結茅為屋。欲覓煉丹人,逍遙此辟谷。
借來壺作枕,笑傲足煙霞。莫著籓籬想,空中納九華。
蘭津環一帶,萬古自春秋。時發滄浪詠,磯頭濯足流。
昔人云此石,原應天中宿。可是魁三象,山間長孕秀。
隱隱梅臺外,雉垣入眼賒。仙風如可御,咫尺赤城霞。
長隨鹿豕群,有時瞻太乙。頓覺振衣寬,扶桑低海日。
野趣偏耽鶴,從容坐翠微。云霄萬里迥,健翮任高飛。
我生性喜愛山林,選擇此地棲息。一聲長嘯,好似在洞天之境,任由白云自在來去。靈巖如刀削一般,不搭建茅屋居住。想尋覓煉丹之人,在此逍遙地辟谷修行。借壺來作枕頭,在煙霞中笑傲。不要有世俗的局限想法,這里能容納九華勝景。蘭津如一條玉帶環繞,萬古以來歷經春秋。時常唱起滄浪之歌,在磯頭的流水中濯足。前人說這塊石頭,原本對應天中星宿。難道是魁星三象的象征,山間長久孕育著靈秀之氣。隱隱約約在梅臺之外,城墻看起來很遙遠。若能駕馭仙風,仿佛近在咫尺就能見到赤城的云霞。我常與鹿和豬為伴,有時仰望太乙星。頓時覺得衣服寬松自在,扶桑處的海日也顯得低矮。我偏愛野趣,鐘情于鶴,從容地坐在青山之中。云霄萬里高遠,任由矯健的鳥兒高飛。
耽:沉溺,喜愛。
林丘:山林。
卜:選擇。
杖屨:指行腳生涯,這里代指居住。
嘯:撮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靈巖:指形狀奇特的山巖。
削成:像刀削一樣整齊。
辟谷:不食五谷,方士道家當作修煉成仙的方法。
籓籬:籬笆,比喻界限或屏障。
九華:可能指九華山,也可泛指名山勝景。
蘭津:河流名。
滄浪詠:指《滄浪歌》,表達一種隨遇而安、曠達的心境。
磯頭: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
天中宿:天上的星宿。
魁三象:魁星的三種象征。
雉垣:城墻。
賒:遠。
赤城霞:赤城山的云霞,常被視為仙境之景。
鹿豕:鹿和豬。
太乙:星名。
振衣:抖衣去塵,形容一種灑脫的狀態。
扶桑:傳說中日出的地方。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健翮:矯健的翅膀。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一位喜愛道家文化、向往山林生活的人。他選擇了壺莊云莊這個地方居住,在山林間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寧靜,從而創作了這首詩來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的熱愛和追求。當時的社會環境可能比較喧囂,詩人通過隱居山林來尋求內心的寧靜和精神的超脫。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林生活的熱愛和超脫世俗的情懷。其突出特點是營造了清幽空靈的意境,運用豐富的意象和自然質樸的語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昨日太山嶺,今日清流關。謂非大行坂,所歷亦險艱。前瞻何突兀,后顧猶巑岏。下或墮地底,上或登云端。筋力詎能及,十步九嗟嘆。愿言御冷風,安得生羽翰。
龍節猗皇皇,六轡忽如流。圣主命大吏,出按東南州。東南何所有?榕荔蔽山丘。深有險跋履,淺有佳遨游。繡衣辟庭戶,法署若瀛洲。提封憲令行,霜日凈高秋。公來天為歡,公去海生愁。渺渺眾庶望,為我少淹留。郊亭接烏石,楊柳蔭清溝。鳥哢方睍睆,花林復綢繆。吾聞古君子,弗替進退憂。昕朝正圖舊,庶用慰忠謀。
云溪隱士居,時有俠客到。背上大麻袋,手中劍出鞘。嗚呼萬人敵,孰敢與論討?十步殺一人,千里皆芥草。昂然破我門,赤血盈衣縞。亟呼酒來斟,五斗始長嘯。噫戲十年事,只今愴已渺。兩年不一見,相思憂如搗。狂醉處尚在,屢為秋葉掃。記否當時言,“海上四孤島”。砉然沒者三,唯予尚孤矯。海上何所有,浪騰與日燎;海下復何有,美人魚在抱。遂共美人魚,直向黑甜覺。棄置云溪人,幾若亡是了。日與時光流,隨水飄萍藻。人三十而立,我三十而倒。萬里蒼山多,萬歲韶光少。欲倒向何處,唯有杯中好。期子一來歡,臥醉枕山嶠。
麗日中天屆仲冬,彩云南現儼相從。何當洱海千秋月,來對蒼山十九峰。不復漢風飛駟馬,空余王氣隱鸞龍。洞經古樂隨流下,崇圣寺間香正濃。
幼學道術騎茅龍,咳唾吹上昆侖峰。身輕轉訝茅龍重,角觸孔翠石鯨縱。仗劍叱龍赤發怒,拋茅入海瑣玉樹。別檢靈文學作云,英英足下覺氤氳。杳然失卻鴻鷺上,丹旌煙道空中分。行至天窮云盡處,天薄云脆不能去。此時浮云亦棄擯,上天下天只神御。
陰云風埽凈無馀,春滿江山畫不如。第一樓頭閑引望,乾坤萬里混車書。
兩翁忽動鱸魚興,膾縷無聲雪落砧。細管向來曾并試,清流可賦共誰臨。好詩自昔員如彈,古錦何勞嘔出心。一覽雕章知格律,吹笙學得鳳凰吟。臥聽蕭寺五更風,錯打當年飯后鐘。不愿綈袍憐范叔,獨緣蔬饌識茅容。黃旗接武來招盜,皂蓋行春且勸農。如此偷安欲持久,荒謀誕計恐無庸。
步履巉巖若跨鰲,望中詩興與秋高。西山拄笏東山屐,右手持杯左手螯。返照入湖明塔影,斷云將雨過林皋。松間飲散歸來晚,金粉霏霏濕錦袍。范相南園五百秋,重來訪古轉多愁。啼烏樹老臺空在,飲馬池荒水不流。芹泮好從多士樂,桂叢誰賦小山幽。諸公高會詩如錦,授簡安能接勝游。
恥向清時泣楚囚,長尋佳句擬揚休。碧云千里隔春信,紅雨一簾生晚愁。袖手獨應憐郢斲,知心誰為和商謳。卜鄰幸識劉公干,新得詩聲滿壁流。
天意懸知損有馀,小池分水計非疏。誰知當日蕭丞相,亦解區區說海魚。
湖堤插柳早青蔥,猶帶隋家舊土風。莫笑千株尺來許,看渠攬盡夕陽紅。
柳知含嬌花知羞,稚女嬉春不知愁。隨人踏上酒家樓。酒家樓,客將散。忽重逢,輕薄漢。
兩弟逍遙蓼水居,松枝煮飯摘園蔬。橋橫白板春流活,花發紅闌午睡馀。祇為省親浮遠棹,不因干祿讀藏書。安貧未愧先高士,待罥藤蘿共結廬。
會日苦少別日多,為君盛年行蹉跎。憂來援琴聊短歌,羽聲慷慨調不和。悲風四起揚塵沙,浮云摧頹互相加。人生奄忽若春華,誰家客游常無家。中曲不覺淚滂沱,攬衣出戶夜如何。眾星歷歷月低河,鴻雁嗷嗷鳴相過,欲往從之畏蔚羅。
溪寺曾栽數十叢,紫莖綠葉領春風。年來蕭艾過三尺,白首看圖似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