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生
齊魯云何兩大臣,
初無名字掛朝紳。
若將出處評高致,
更是夔龍以上人。
齊魯云何兩大臣,
初無名字掛朝紳。
若將出處評高致,
更是夔龍以上人。
齊魯之地的這兩位大臣是怎樣的人呢?起初他們的名字并未在朝廷官員中聞名。要是用出仕和隱居來評判他們高尚的情致,那他們更是比夔龍這樣的賢臣還要杰出。
齊魯:春秋時的齊國和魯國,在今山東一帶。
朝紳:朝廷中的大臣。紳,古代士大夫束在腰間的大帶子。
出處:指出仕和隱居。
高致:高尚的情致。
夔龍:相傳為虞舜二臣名,夔為樂官,龍為諫官,后泛指輔弼大臣。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是看到當時社會上一些追名逐利的現象,從而對像“兩生”這樣不慕名利、品格高尚之人產生敬佩,進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兩生”高尚的品格和情致。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和用典突出人物形象,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高尚品格的推崇。
幽人讀書黃浦上,蕭條茅屋倚溪傍。霜沾木葉深深赤,潮雜溪流混混黃。旁舍杯盤多芋栗,秋園門巷亦馨香。為語當時仲長統,輸君清曠自徜徉。
風軒蘿影白,翻浪落寒枝。向夕愁披幄,中庭獨望時。露侵開鏡色,霄近拂云姿。幽賞誰應共,危巢野鶴知。
碧殿燒香罷,瓊林照日初。經聲出云箔,秋色綍松樞。已掛三花樹,仍開六甲廚。羽童長不見,采藥在清都。
地僻秋涼客到稀,僧雛何事帚頻揮。庭空可是云常滿,恐傍蒲團凍不飛。
東望錢塘水,南憶會稽山。錢塘之水闊如許,舉目可望不可度。會稽之山杳何處,引首見云不見路。錢塘之水猶可航,會稽之山豈終阻。陽明洞中無主人,默默此情欲誰語。天臺在山西,雁蕩在山東,會稽之山天下雄。君居此山南,我居此山北,天臺雁蕩皆吾宅。噫嘻此志不可違,陽明主人何時歸。陽明主人何時歸,我欲終身夫子依。
登山臨水。正桂嶺瘴開,蘋洲風起。玄鶴高翔,蒼鷹遠擊,白鷺欲飛還止。江上層波似練,沙際行人如蟻。目斷處,見遙峰簇翠,殘霞浮綺。千里。關塞遠,雁陣不來,猶把闌干倚。數疊悲笳,一行征旆,城郭幾番成毀。白塔前朝陵寢,青嶂故都營壘。念往事,但寒煙滿目,愁蟬盈耳。
滿地落花初過雨,一聲啼鳥已春歸。午窗夢覺情懷惡,風絮欺人故著衣。
東坡得怪石,遠寄僧供佛。我石乃不然,作我齋中物。我有古銅槃,俗事久相屈。以石貯其中,載挹泉滭沸。朱碧照清波,古色一何蔚。吾齋本幽貞,復此為除祓。弄丸思古人,敢謂能髣髴。白日生高寒,長夏破煩郁。我心非佛心,萬事惟四勿。水止石無為,勻圓亦強倔。歌罷一掀髯,南風正披拂。
立身須作第一人,學佛當觀第一義。丈夫圣諦且不為,選官選佛應無異。林君名字天下聞,賢書首薦稱人瑞。文章于爾但秕糠,傳入長安曾紙貴。豈知妙道中所存,明鏡當空無一字。六年兩度上金臺,世路無人知國士。上元甲子三階平,黃河見底麒麟至。大人利見會有時,看君出疆還載質。輕車熟道早登程,萬里風云若平地。去時嶺上花正開,到日皇州花下醉。春風得意遠相聞,山中笑殺無名氏。老僧老矣不出門,吟詩送客無佳思。岐路因君贈一言,卻恐貴人多忘記。休忘記,便作南宮第一人,更有人間第一事。
春山寶塔玉亭亭,解臥微波意已傾。何待夜闌山吐月,斜暉瀲滟已難名。
飛雪送殘臘,帶花迎早春。西疇農事及,愧是不耕人。
一水稱難老,交流出晉陽。東西穿古柏,左右結飛梁。報祀追桐葉,雍容見袞裳。金沙不可拾,月照一蒼蒼。
張家槐,鵲巢枝,使君才出戶闔扉。鞭行人,上及飛。彈鵲母,連鵲卵,鵲母棄雛走何所。曙衙開,邸報來,使君朝去鵲莫歸。
粲粲來禽已著花,芳根誰徙向天涯。好尋青李相遮映,風味應同逸少家。
臨風一讀淚千行,底事封書大慨慷。海草茫茫邊月白,不知何地賜投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