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頃從穰下移涖河陽洎出中書復領分陜惟茲二鎮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帶之地也每憑高極望思以詩句狀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絕句書于河上亭壁 其一
堤草惹煙連野綠,
岸花經雨壓枝紅。
年來多病辜春醉,
惆悵河橋酒旆風。
堤草惹煙連野綠,
岸花經雨壓枝紅。
年來多病辜春醉,
惆悵河橋酒旆風。
堤上的青草如煙般蔓延,連著田野一片碧綠;岸邊的花朵經雨打后,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顯得格外紅艷。這些年我多病纏身,辜負了春日里沉醉的時光,看著河橋上隨風飄動的酒旗,心中滿是惆悵。
惹煙:如煙般繚繞。
辜:辜負。
酒旆(pèi):酒旗,酒店的標志。
作者從穰下移任河陽,后又出中書再次領分陜,這兩個地方都與洛都相鄰,是山河險要之地。作者登高遠望,想以詩句描繪景色,于是創作此詩。當時作者可能因多病,身體和心境不佳。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辜負春光的惆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樂景襯哀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寫景的功力。
我愛茲山異眾山,峨峨獨峙海門關。匡廬遠度天風勁,巫峽潛通地脈寒。上下客舟愁涉險,往來鷗鳥喜馀閑。何時學得燃犀術,下燭神龍萬丈間。
石鼎泉聲正午茶,故人通刺到吾家。莫教附耳談時事,高柳橋邊日易斜。
西風吹我夢魂驚,送子東歸無限情。好往沅湘探奇絕,遠看衡岳正崢嶸。黃昏渡口呼船急,后夜江頭望月明。能把愁心寄明月,云開時到夜郎城。
風流不肯逐春光,削玉團酥素淡妝。疑是化人天上至,毗那一夜滿城香。
皇天生下民,而必立之君。端居統萬國,宵旰極憂勤。創業藉神武,守成資圣文。功德配天地,休聲光典墳。典墳既以遠,區宇時并分。六朝及五部,割標徒紛紜。此疆而彼界,蒸黎蒙兵氛。干戈無時息,嗟我赤子群。
不食亦不讀,悄然階月生。眼花無復望,骨立忍忘情。涼共馀輝入,燈仍宿昔清。自聞牛斗后,萬事未分明。遲月不到戶,夜分方照除。瞻望常自好,迢遞定無殊。獨立移誰影,閒摩得此顱。最圓前度別,豈但有盈裾。寒氣還侵被,千方作好眠。危心終失計,無事幸經年。燈尚明明著,情其惘惘遷。便拚今夕寤,來撫十三弦。那得忘年日,心頭事事真。月生將徹夜,跡往詎如塵。代異吟枯樹,劫馀失舊身。不應苦相待,虛白似蕭晨。
獨鶴亭邊多廢田,幾家墟落斷炊煙。馬前太華山無恙,依舊三峰青插天。
澗邊竹樹絕幽香,燕坐云根寫洞章。馬上行人重回首,只知草軟臥牛羊。海風吹上一天秋,獨臥扁舟自在流。傾盡酒壺人已醉,卻橫長笛荻花洲。
云林最幽棲,傍澗枕月溪。松拂盤陀石,甘泉涌凄凄。靜坐偏佳麗,虛巖曚霧迷。怡然居憩地,日。
濠梁當驛道,風景近何如。無復高賢跡,頻經過客車。人亡應化蝶,水長更生魚。側想逍遙意,臨流一浣裾。
黃門三載北趨朝,又沐天恩下九霄。別思暫傾燕市酒,好風宜放潞河艘。家人蟢子占應近,官舍燈花結未消。圣代兩京宏治化,好持忠謹答軒堯。
翩翩旌旆壯游觀,寄跡朱明臈意寒。人在半空鳴玉佩,日從疏木照玄冠。鐵橋風過泉初急,丹灶霞深石未乾。忽問英州唐別駕,佇看驅軫上長安。
槐庭秋雨霽,正是納涼時。雙闕銀河近,千林玉露滋。興隨清夜發,坐為好風移。此意無人解,唯應達者知。
剡溪豈漫攜詩舫,風雨相期話對床。嘉義當年開講院,救荒千古記名莊。宣樓逸興人同五,國士吁謨老復強。愿得東南洗塵障,賡歌熙皞揖虞唐。
萬里簪纓客,三吳閥閱家。少年登月窟,今日泛星槎。使節翩翩影,江梅處處花。壯游當盛世,談笑賦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