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朝漢臺
漠漠荒臺輦道平,居人猶指舊時名。
并吞百粵迷秦壘,箕踞三關阻漢兵。
遲日乍搖芳杜色,殘霞初散鷓鴣聲。
凄涼霸業空黃土,不博千金陸賈行。
漠漠荒臺輦道平,居人猶指舊時名。
并吞百粵迷秦壘,箕踞三關阻漢兵。
遲日乍搖芳杜色,殘霞初散鷓鴣聲。
凄涼霸業空黃土,不博千金陸賈行。
荒臺上彌漫著一片寂靜,輦道已平整,居民還指著它說著舊時名稱。當年吞并百粵,秦壘已迷失難尋,傲慢據守三關想阻擋漢兵。春日里香草顏色在光影中搖曳,殘霞消散時傳來鷓鴣聲聲。凄涼的霸業如今只剩黃土,還不如千金送陸賈出使之行。
漠漠:寂靜、彌漫的樣子。
輦道:帝王乘車經過的道路。
并吞百粵:指秦朝統一嶺南地區。
箕踞:傲慢的坐姿。
遲日:春日。
芳杜:香草。
陸賈行:陸賈曾兩次出使南越,說服南越王趙佗歸漢。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詩人游覽朝漢臺有關。朝漢臺見證了歷史上的政治變遷,詩人面對荒臺古跡,有感于秦漢時期的霸業興衰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亡。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將歷史與現實相融合。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憶昔雨別去涂難,喜得云歸舊谷盤。郡乘手揮狐史筆,齋居頭戴鹿皮冠。草生林館皆書帶,竹老溪園可釣竿。獨念咸陽殷博士,有無黃耳報平安。
重陽悄憶南歸雁,飛度寒云,寫帶愁痕。一片蘆花不是春。湖濱剩有芳園在,月冷煙橫,莫掩柴門。恐有花陰送酒人。
高楊亂石把雕弧,有客頻過問壯圖。落日中原停萬騎,悲風萬里下三吳。臺前麋鹿秋相泣,海上鯨鯢夜自呼。聞道中丞新授命,急將戎馬救姑蘇。
越國啟封后,馀地連吳楚。事著因一時,留名遂千古。
別我又三月,思君如一年。信來知近候,事劇絕新篇。夜雨青燈外,秋風白雁前。陽城書下考,此事恐虛傳。
守缺抱殘誠未宜,難除結習是頑癡。自無心境猜新歲,略有閑情動雅思。春日溫柔行漸遠,野花挑逗看多時。而今已得治貧法,囊底空如便賦詩。
伊昔春星過草堂,使君施紫客袍方。拈來是法誰真解,語到無言味轉長。掌里蓮花堪入藏,眼中棠樹已成行。何時向子粗酬愿,一缽相從太華傍。
春城車馬動,相送滿江干。風定塵猶起,潮平酒未闌。急流推勇退,當局羨旁觀。珍重尚書履,惟應踏翠巒。
新涼浮玉宇,客館易為愁。天上明河夜,人間白露秋。逃名惟對酒,乞巧詎登樓。自有豐城氣,迢迢映斗牛。
一片春云雨滿川,漁蓑欲借苦無緣。多情水廟門前柳,遮我孤舟半日眠。
昨行三塔崦,今過顧城湖。帆正風猶順,程遙日漸晡。礙船防斷渚,收港認浮圖。同往皆良友,羈情喜不孤。
染絲上春機,錦成貴無價。不忍裁成衣,怕剪鴛鴦破。
鳳箋麟管寫新題,吟遍柳枝又竹枝。卻怪淑真香句里,斷腸全不為分離。
幕府三年冰雪里,清溪秋水照芙蕖。早霜兩鬢厭為客,明月滿船空載書。憶惜中臺簪豸角,曾封直諫動鸞輿。而今江海多歸思,白發慈親暮倚閭。
旬時惟有藥追陪,斷不思拈舊酒杯。慮靜爐香宜夜坐,眼酸書卷怯朝開。江蘋白應松鱸出,庭草紅催朔雁來。老去苦驚時節換,壯心那復傲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