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洪監簿惠詩韻五首 其五
莫嗟官路昧通津,
舉世滔滔豈識真。
早晚青云如直上,
正須文字為藩身。
莫嗟官路昧通津,
舉世滔滔豈識真。
早晚青云如直上,
正須文字為藩身。
不要感嘆仕途上找不到通達的渡口,整個世上的人都隨波逐流,哪里能識得真正的道理。早晚有一天能如青云直上,正需要用文字來作為安身立命的屏障。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通津:暢通的渡口,比喻顯要的職位。
滔滔:形容人多、紛雜的樣子。
早晚:遲早。
藩身:保護自身,安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仕途不順,看到世間眾人隨波逐流,缺乏對真理的追求,因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志向和信念。
這首詩主旨在于鼓勵自己不要因仕途不順而氣餒,要堅守自我,相信憑借文字才華能在仕途上取得成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仕途上的心態和追求。
不關情處易銷魂,流亂輕緣白板門。歸燕坐馀秋樹影,亂鴉啼盡暮潮痕。幾看薄雨綿新恨,又送斜陽過別村。若問隋家歌舞地,斷垣衰草不須論。
荒村野寺碧山頭,白澗西來易水流。我欲放歌尋壯士,寒煙衰草不勝秋。
華鯨吼粥月朦朧,滿意枝筇落手中。金碧三分靈鷲嶺,煙云高峙補陀峰。一貧未辦莊嚴供,九品堅持憶念功。欲問耳根參透處,曉寒山靜數聲鐘。
清明節,天意曉來和。正喜乍晴晴不久,愁他欲雨雨偏多。佳節惜虛過。清明節,春色滿江城。賣酒樓邊紅杏放,游人頭上柳枝青。都道過清明。清明節,記得在虹橋。隨意柳邊看戲馬,有時花底聽吹簫。那得不魂銷。清明節,記得在西園。都是桃花都是柳,半含朝雨半含煙。人在畫圖邊。清明節,何用皺眉頭。今日有花還有酒,此身無事便無愁。兀坐最高樓。清明節,有客在天涯。沒個信音緣底事,可憐風雨宿誰家。遠望一長嗟。
東風滿目悲春草,使君遠涉滇南道。萬磧千山路眇綿,車煩馬頓人愁倒。陰洞生獰白象牙,古崖錯落檳榔花。西隅漠漠窺天際,北極低低見月華。烏蠻號令歸王制,繡服威儀尊漢吏。共言俗遠要人和,卻嫌才大為身累。東門別酒玉杯深,上客離歌拭淚唫。翻然上馬揚鑣去,不似尋常兒女心。
本是云霄萬里身,樊籠著向綠槐陰。雖然祿料曾無欠,孤卻寬閒自在心。
精爽應隨軒后去,云霄一路拾龍髯。未應列在高僧傳,公是郎官后孝廉。
裊裊婷婷,弱不勝衣,泠然半仙。想荊卿解舞,弓時呈技;孫娘學步,折處爭妍。翠帶圍松,珠鞓樣小,穩趁香袎并蒂蓮。行來處,似受風輕燕,窣地翩躚。湘裙一捻堪憐。更著得春愁幾度牽。但踏青情懶,微伸花下;繡紅心倦,斜欠燈前。醉倚人嬌,笑憑人軟,須覓交紅被底眠。偎郎語,道花枝欲亸,莫浪風顛。
謂是絕岸,眼里著楔。謂非絕岸,水中撈月。描不成,見不徹,分明頭戴雪山雪。
燕蘭小譜,向東風細讀。愿把黃金鑄華屋。正霓裳舞罷,星駕歸來,簾卷處、碧暈湘波十幅。王孫游倦矣,芳草天涯,樂府翻成望湘曲。璧月乍當筵,翠袖珠冠,還驚認、芳姿苕玉。待一角紅樓上燈時,又修到三生,眼緣眉福。
甚花間、兒女笑盈盈。人添雪獅成。任踏青無路,凌波有地,步步光塵。招得梅妃魂也,好似去年春。柳亦何曾絮,都是云英。休道東皇誕漫,到茶煙歇后,誰濁誰清。賴謝娘好語,端勝解圍兵。看昨朝、天公雨粟,定大家、快活社翁平。春晴好,溶溶雨盡,聽賣花聲。
聽琤瑽,湘靈鼓瑟初終。又早羅襪輕鉤,小謫出珠宮。一點君山月落,盼涇陽霞色,紅透天東。只千群羖?,驅來浩渺,羞說耕龍。冰簪敲斷,殢人嬌怨,直恁惺忪。細認沙頭,斑竹有、幾絲酸淚,添染愁紅。帛書系未,似羈臣、數遍征鴻。潮又遠,覓龍堂何處極空,搖碧誰訊槎風。
圣朝敦睦重分封,不學成王戲剪桐。終以阿衡任天下,暫留蕭相守關中。窮邊綠野人煙接,永日黃堂獄訟空。巨手不應偏福地,會歸調鼎贊元功。赫赫金源帝子家,暫分符竹奠京華。禮容登降歌麟趾,廟算縱橫制犬牙。黃閤久聞虛鼎席,朱衣行引上堤沙。他年定數中書考,異姓汾陽不足誇。
青鳥來幽徑,逢人聽說詩。似憐秋色好,猶恨賞心遲。凝立渾何待,飛鳴欲語誰。若能刪颣句,一字亦吾師。
盡日掩柴門,何人得見君。只因喧寂異,似有圣凡分。瀑近夜疑雨,山深晴亦云。傳聞九霄翮,落羽正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