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重宿開明寺二首 其一
記得山中住,低徊漫五年。
朅來訪勝跡,正直涼風天。
垂柳搖疏綠,高梧散薄煙。
予生耽寂寞,不是學逃禪。
記得山中住,低徊漫五年。
朅來訪勝跡,正直涼風天。
垂柳搖疏綠,高梧散薄煙。
予生耽寂寞,不是學逃禪。
記得曾在山中居住,徘徊已近五年時光。如今前來尋訪勝跡,正趕上涼風送爽的秋天。垂柳搖曳著稀疏的綠枝,高大的梧桐彌漫著薄薄的煙霧。我生來就喜愛寂寞,并非是為了學佛逃世。
低徊:徘徊,這里指時間過去很久。
朅(qiè)來:前來。
耽:沉溺,喜愛。
逃禪:逃避世事而參禪學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曾在山中居住過一段時間,此次重訪舊地,在秋日涼風的時節有感而發。當時社會環境可能對詩人心境有一定影響,使其喜愛山中寂寞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中寂寞生活的喜愛,不隨波逐流的心境。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追求。
風絮夕陽間。遠浦縈環。流花橋外荔枝灣。五月潮通南海浪,好送君還。極目亂云殘。故國江山。凄蟬斷續總摧肝。應是滄波明月夜,猶夢長安。
聞道黃熊伯子宮,銀山銀海走銀虹。千花競蹙魚龍后,萬里長來日月東。河伯正驕秋水舌,非神亦弄廣陵風。蓮姬自愛潮多信,看弄潮兒欲嫁儂。
黃昏院落雨瀟瀟,獨對孤燈恨氣高。針錢懶拈腸自斷,梧桐葉葉剪風刀。秋雨沉沉滴夜長,夢難成處轉凄涼。芭蕉葉上梧桐里,點點聲聲有斷腸。
納涼何必獨夫容,水木清幽趣亦同。世上共高肥馬價,林間單放病僧慵。苔痕鶴過偶成字,月影魚吞不解空。更憶澹虛亭上夢,寒云片片嶺頭逢。
江山由我不由人,由我方為自在身。高處振衣還洗耳,落花啼鳥盡天真。
可憐武陵溪,本自仙源水。漁舟昔因緣,未盡巖壑美。石門今已迷,月照千峰里。
草木漸黃落,春華乃變衰。旅雁先霜至,寒蛩傍砌悲。棲棲憐在遠,稅駕渺難期。紆懷何所托,飛蓬愁鬢絲。恨無凌風羽,徘徊將安之。沉吟以朝夕,百感良在茲。
丹丘風日靜堪依,隱處猶存舊釣磯。金液已成仙令去,青山重到故人稀。云移翠竹當階亂,鳥挾霜蓬隔水飛。白發漸驚秋色里,相攜須就芰荷衣。
明日焚香叩九關,六旬修未到清閑。莫憐身在塵中老,雪后騎驢亦看山。
朱戟成行馬鬣前,壟頭云氣接朱仙。椒漿不是黃龍酒,滴到泉臺也枉然。
初從召募軍,麾下點行頻。衣上兩行淚,燈前萬里身。鼓聲青海振,戰骨黑山塵。落日邊風起,蕭蕭愁殺人。
先朝才杰濟時艱,使節分符鎮百蠻。鸞誥錦云浮玉篆,龍媒香帕覆雕鞍。中流一柱當霄漢,南土諸蕃拱將壇。佇頌邊城勛業盛,凌煙圖像與人看。
昨日一糕,今日一糕,明日又一糕。三年不為久,卅里不為遙。仙人不在楊涇橋,靈藥不在葫蘆瓢。苦哉孝子心,一念通神霄。
細蹀花驄出,麾幢拂曉云。葛巾漢名士,毛扇蜀將軍。節制憑儒術,忠誠致大勛。自矜年四十,于道亦曾聞。
信彼南山,維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孫田之。我疆我理,南東其畝。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孫之穡,以為酒食。畀我尸賓,壽考萬年。中田有廬,疆埸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曾孫壽考,受天之祜。祭以清酒,從以骍牡,享于祖考。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報以介福,萬壽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