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陳后主
晉王前殿賀平陳,
從此江南雨露均。
四百年間重混一,
誰知江令是忠臣。
晉王前殿賀平陳,
從此江南雨露均。
四百年間重混一,
誰知江令是忠臣。
晉王在宮殿前慶賀平定陳國,從此江南地區(qū)如同受到雨露滋潤般被統(tǒng)一。歷經(jīng)四百年國家再次實現(xiàn)統(tǒng)一,誰能料到江令才是真正的忠臣呢。
晉王:指晉王楊廣,他曾率軍滅陳。
平陳:公元589年,隋軍南下滅掉陳國,結束南北朝分裂局面。
雨露均:比喻國家統(tǒng)一,百姓受到同樣的恩澤。
四百年:從西晉滅亡到隋統(tǒng)一,約四百年。
混一:統(tǒng)一。
江令:指江總,南朝陳時官至尚書令,世稱江令。他在陳后主時期不理政務,整日與后主等游宴賦詩。
此詩創(chuàng)作于隋統(tǒng)一南北之后。隋滅陳結束了長期的分裂局面,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詩人面對這一歷史巨變,有感于陳朝官員在國家滅亡過程中的表現(xiàn)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隋滅陳這一歷史事件,批判像江令這樣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官員。其特點是借古諷今,以史為鑒。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國家統(tǒng)一的關注和對歷史人物的評判。
懸空飛渡俯清流,為倚慈航在上頭。題柱不勞歌蜀道,吹簫似已到揚州。綵虹斜向雙龍掛,紫氣高連二華浮。欲濟巨川思大楫,應知明主夢相求。
慣向芳原踏月行。馀輝映徹露珠清。高樓幾處明燈火,柔櫓一溪畫水聲。南斗燦,戲魚驚。橋頭小立最關情。趁墟愛聽吳儂語,同沐朝陽發(fā)轉青。
誰編藤竹作長籠,塊石填來勢自雄。螮蝀有形橫巨浸,鯤鯨無力戰(zhàn)秋風。波濤已捲奔騰勢,壟畝都歸捍禦功。擬喚六丁鞭爾去,若為能障百川東。
京國何時出,舟航此地逢。批鱗叩龍闕,塌翼下鰲峰。天地生全德,江湖汗漫蹤。相留話今夕,明發(fā)楚云重。
徘徊虎穴上,吾道正羈束。落日將何如,清文動哀玉。
來年四色更多方,憂水憂風憂夏糧。未必澹庵能快活,隨身干木便逢場。
曉仗彤云拂羽旗,大行重引漢官儀。紫衣簪筆鉤陳迥,白虎談經(jīng)刻漏遲。謾道春王傳正朔,似聞天樂奏咸池。南天落寞江湖遠,北斗時依藿食私。
往年曾識太瘦生,風神如鶴詩有聲。高情雅澹惟愛竹,揮染不讓東吳卿。一竿兩竿已清灑,鳳尾蕭蕭翠堪把。秋空弄影縱復橫,宛坐山窗月明下。眼中何得千瑯玕,怪石齒齒揚飛瀾。人間六月無寸暑,細看令我霜毛寒。憶在江南白沙渚,十畝新篁舞煙雨。腰鐮斸筍薦松醪,不惜年年自賓主。馬蹄再觸京華塵,夢魂長繞蒼庭筠。偶窺墨本猶昨日,滿耳清風懷故人。謫仙之孫好圖史,風節(jié)棱棱重金紫。公馀相對欲忘餐,為說堅貞似君子。朔氣來時噓凍云,千花萬卉無馀芬。憑誰可結歲寒友,雪后青青惟此君。
西風吹雨暮江寒,想見當年獨把竿。不是君王思故舊,何人知有子陵灘。
露下大江江雁橫,窮秋搖落喚愁生。波濤百里風連海,砧杵千家月滿城。佩劍沖沖龍匣動,巢笙夜夜鳳臺清。還同使者將秋色,一到銀河且濯纓。
滿池蜀錦照深衣,盡日憑欄課楚詞。要識此花香絕處,露涼風細雨晴時。
吾家雪翠天下白,銀河無聲月無色。天關不閉寒崢嶸,箕尾晶英凍將拆。帝遣六丁下取將,敕賜名軒換金碧。初如紫霧蟠青云,飛下人間作堅壁。漸如扶桑六龍出,萬縷丹霞吹海立。何人辦此女媧氏?補天重鍊蒼蒼石。陽能兼陰今可知,祝融若并玄冥國。正教蕪穢洗欲空,誰為千年棟梁惜?殺機如火出至微,焰焰寧知有今夕。軒中高臥劉更生,愿借馀光照方冊。方冊有道出黃虞,今古煌煌天與極。火耕明日千萬斛,酒甕已聞春雨滴。不妨一飲盡群山,醉暈春生半天赤。
莫折紅芳樹,但知盡意看。狂風幸無意,那忍折教殘。
清溪帶遠山,曲徑入松關。客以參禪至,僧當乞食還。一瓢秋色澹,孤磬夕陽閒。別去仍回首,禪房云氣間。
相逢把酒共登臺,悵別銜情祖帳開。已有甘棠留夢澤,還須露冕向蓬萊。郡齋閒共仙人臥,睥睨平臨蜃氣來。渤海于今歌出牧,佩刀誰不讓君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