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山道院
酈山山下路,仙居幽可尋。
萬木環古觀,秋老猶陰森。
我來日已昃,鈴鐸閟清音。
天寒樹陰薄,時見下饑禽。
道人三五輩,癡坐兀似瘖。
摳衣登層閣,延眺滌煩襟。
山風悠然至,詩對遙峰吟。
酈山山下路,仙居幽可尋。
萬木環古觀,秋老猶陰森。
我來日已昃,鈴鐸閟清音。
天寒樹陰薄,時見下饑禽。
道人三五輩,癡坐兀似瘖。
摳衣登層閣,延眺滌煩襟。
山風悠然至,詩對遙峰吟。
在驪山山下的道路旁,那清幽的仙人居所可以探尋。眾多樹木環繞著古老道觀,雖已秋深仍顯得陰森。我到來時太陽已西斜,道觀里的鈴鐸聲被幽閉難以聽到。天氣寒冷,樹的陰影淡薄,不時能看見饑餓的飛禽落下。有三五個道士,呆呆坐著像啞巴一樣。我提起衣服登上層層樓閣,遠望來洗滌心中的煩惱。山風悠然吹來,我對著遠處山峰吟詩。
酈山:即驪山。
仙居:指酈山道院。
古觀:古老的道觀。
昃(zè):太陽西斜。
鈴鐸:道觀里的鈴鐺。閟(bì):關閉,這里指聲音被阻隔。
摳衣:提起衣服。
延眺:遠望。
煩襟:煩惱的心懷。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秋季的一天傍晚來到酈山道院。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平靜,詩人在游覽中尋求心靈的寧靜,以排解生活中的煩惱。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游覽酈山道院,借景抒情,排解煩惱。其突出特點是營造了清幽的意境,語言自然。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游覽道觀時的心境和審美情趣。
密幄從容僅五旬,趣專大政轉洪鈞。熙朝未有金華相,創筑沙堤第一人。
前時向者里抽釘拔楔,而今卻要添釘著楔。前時向者里解粘去縛,而今卻要添繩加索。
采芳蘭澤最思君,烏桕空勞繫夕曛。打槳人歸風色晚,野橋秋水蕩湖云。
劇談亹亹倍塵麾,奇表堂堂對伏犀。易作詩章頻有得,難為逋峭豈無稽。回驅大旆龍沙北,歸直清廂虎帳西。久困土山緣直道,侃然常恥病于畦。
淮清橋畔雨花間,人至江南自不閒。負爾黃山兼白岳,秋來又掩水云關。
深樹春鳩語,小亭春晝長。竹床初睡起,風引落花香。
軍聲良苦聽南風,說禮敦詩也不容。斗蟻達聰良是病,戰蝸流血可同宗。親疏間入聯鑣話,真假言從躡足封。趣詔河陽長已矣,隆中悲切起人龍。
歌六疊兮歸路遠,水懼波濤陸愁坂。山魈木魅斗崢獰,林薄陰幽竄狐鼴。公有陰功載金箓,煒煒神光燭諸巘。皇都旖旎飄云霞,寶幢玉節開行幰,魂兮亟歸莫遲晚。
獨自下瑤階。笑折花枝戴玉釵。簾外紅云凝不動,休猜。數樹緋桃似雪開。望遠偶登臺。何事征人去不回。惱煞畫梁雙燕子,徘徊。又引春愁入院來。
平步青云感遇初,試看傾蓋氣何如。橘皮應笑陳人榜,雋永爭談辯士書。夢鹿果能誰得鹿,知魚未必子非魚。青山馬上多詩句,北斗以南名不虛。一怒王師吊伐初,堂堂人物古誰如。劍頭何患無炊米,楯鼻多應有檄書。盡道公孫能躍馬,應憐學士獨焚魚。旌旗未度長河水,千騎元戎已搗虛。
多年綠幕黃簾,瓶花黯黯無誰主。荀陳跡遠,燕吳路斷,何人星聚。四圣樓臺,水仙華表,冷煙和雨。但徘徊夢想,美人不見,空猶記、鐵爐步。過盡涼風天末,墮華箋、行行飛翥。一端翠織,錦鯨茅屋,天吳驚舞。念我何辰,涸陰冰子,生憐金虎。恨兒癡不了,山川悠緬,共君黌宇。
柳影蘸芳洲。珠簾半上鉤。把璚簫吹向小紅樓。燕子不知興廢事,漫相對,話春愁。江上錦帆收。花空煙水流。南朝舊夢付閑鷗。第四橋邊還載酒,總孤負,少年游。
儀真南入大江隈,江上云帆向曉開。滿目好山青簇簇,連天駭浪白皚皚。還思二十年前渡,又自三千里外來。北闕承恩方浩瀚,之官今上鳳凰臺。
積雨新晴翠靄浮,好風掖我上清游。白頭捧檄真聊爾,那忍深文學杜周。
干戈叢里幸生存,辛苦全家涕淚痕。風雪壓天催急景,江湖滿地剩驚魂。自遭離亂憐王粲,早遁遐荒愧邴原。見說黃巾猶咫尺,扁舟何處武陵源。滿袖爐香拜玉除,日華長捧五云居。曾依阿閣慚凡鳥,未浥洪波感涸魚。魏闕觚棱空有夢,遠方端綺久無書。液池多少垂垂柳,換葉移根總不如。故園回首亂云低,煙雨河山正鼓鼙。慚見市廛通負戴,尚驚道路嘆流離。沙蟲劫后驚全改,海鶴歸時望欲迷。蓑笠盟言吾豈負,鬼車啼血遍溪西。練餉人皆罄積儲,算緡利早盡舟車。司農屢變輸將法,古史空存食貨書。紆策風云仍仰屋,榷關山海又成墟。還聞款敵需繒帛,虛牝黃金恨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