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踏枝 風情
豆蔻枝頭紅粟小。半整云鬟,知是傷春了。
幸得玉樓香未杳,人間有信傳青鳥。
聞說柳梢青渺渺。一剪橫波,如對瀟湘曉。
為語東風吹蝶早,教人著意憐芳草。
豆蔻枝頭紅粟小。半整云鬟,知是傷春了。
幸得玉樓香未杳,人間有信傳青鳥。
聞說柳梢青渺渺。一剪橫波,如對瀟湘曉。
為語東風吹蝶早,教人著意憐芳草。
豆蔻枝頭的花苞像小紅粟般小巧。女子半整著發髻,可知是因傷春而惆悵。幸好華美的樓閣中香氣還未消散,人間有青鳥能傳遞信息。聽說柳梢顏色青幽渺遠。女子眼波流轉,就像面對瀟湘清晨的美景。我對東風說,讓它早點吹醒蝴蝶,讓人更留意憐惜那芳草。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詩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云鬟:高聳的環形發髻。
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的神鳥,后指代信使。
橫波:形容眼神流動,如水波橫斜。
瀟湘:湘江與瀟水的并稱,多指代清美之景。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的風格和情感來看,可能創作于詞人生活中對女性情感有所感悟之時,在婉約詞盛行的環境下,表達女子細膩的傷春之情。
這首詞主旨是刻畫女子傷春的情感。其特點是意境優美,情感細膩,語言婉約。在婉約詞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展現了詞人對女性情感的敏銳捕捉和細膩描繪。
三十年前過鄂城,藩垣吳鄭最知名。人懷遺愛至今日,子繼賢聲在此行。夢渚茫茫連漢沔,岳陽渺渺望荊衡。九重夙夜思民瘼,應展忠勤荅圣明。
青鳥海上來,銜書置君堂。書中何所道,仙字八九行。燦燦赤玉文,疊疊紫泥香。上言圣世得賢良,下言翁姥偕壽康。翁姥授書起,兩兩長跪迎天祉。顧為青鳥言,惟我二人,佩仁行義。若纖塵在泰山,涓潦在海水。何能一旦感動天,皇天錫佑無窮紀。綏山桃實成并蒂,東海扶枝作連理。又有玉皇香案吏,繡衣白簡稱吾子。韶華二八早春朝,火樹千層接絳霄。翁姥降生同此日,繡衣銜命新下朝。天書乍聽皇華詠,南國先傳驄馬謠。驄馬承恩向南極,登車正上扶桑日。命服何須玳瑁簪,甘滫詎假瑯玕實。此中洞天福庭,有碧草朱華金砂玉屑,服之壽與天地畢。觀風若上瑤臺望,取致高堂勝懷橘。
閬風臺畔日含暉,滿徑春風百卉菲。猶有桃花開未遍,似應留待主人歸。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浮。知音若相問,不住涅槃州。
偃臥空庭月滿裳,陶陶曾未引杯觴。圖傳周子元無字,梅寫林逋尚有香。夜合煙消栽漸長,蕡麻風逐舞還狂。眼中新得知音友,折簡難呼入我墻。
當時樽俎可忘乎,窗外金風細若無。醉客何須千日酒,持螯能抵四腮鱸。因將書卷盈胸腹,故作言談唾玉珠。只恨匆匆輕易散,未分明月入冰壺。
別后俄驚四載馀,可人風度想如初。桂花香里裁唐律,柿葉霜前學晉書。痛飲每懷傾綠蟻,平安還荷寄雙魚。高堂祿仕膺眉壽,早晚期來問起居。
碧嶂青霄外,文渠錦席前。洞穿巖下邃,亭插沼中圓。琴韻朝醒酒,棋聲午破眠。因君忘去住,不問北征年。
愁將舴艋入菰蘆,未到吳興淚已枯。矯首乾坤諸子盡,斷弦山水一身孤。書貽王粲能傳否,劍許延陵再掛無。不少溪苕堪作供,用君家法薦生芻。
城烏啞啞喚春曙,只解將啼誘郎去。玉籠金索嬌鸚哥,呼郎不來奈爾何。
細挹幽香辨殘雪,卻驚寒谷獨先春。慇勤為記春風面,他日重來是故人。溪流一派碧潺潺,落蕊隨溪出亂山。惟有劉郎重回首,往來行客更誰攀。
君不見長安客舍門。倡安少女名桃根。貧窮夜紡無燈燭。何言一朝奉至尊。至尊離宮百馀處。千門萬戶不知曙。唯聞啞啞城上烏。玉欄金井牽轆轤。丹梁翠柱飛流蘇。香薪桂火炊雕胡。當年翻覆無常定。薄命為女何必粗。
萬壑濛濛霧不開,扁舟夢逐故鄉回。惱人最是灘頭水,夜半潺湲帶雨來。
漫言人匪木,木亦得人情。不寄東吳土,還從南海生。
??春江走怒雷。翠巖千丈立崔嵬。山英似與游人約,盡放浮云一夕開。傾綠酒,坐蒼苔。大書歲月記曾來。直將酩酊酬佳節,挽住春光不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