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庭示諸生 其三
譬如厭膏粱,忽思御藜藿。
車馬何喧闐,緩步生寥廓。
當暑進狐白,人乃棄不著。
始知人生歡,適志為真樂。
譬如厭膏粱,忽思御藜藿。
車馬何喧闐,緩步生寥廓。
當暑進狐白,人乃棄不著。
始知人生歡,適志為真樂。
就像吃膩了肥美的膏粱,忽然想嘗嘗粗劣的藜藿。車馬往來多么喧鬧,慢步行走卻生出空曠遼遠的心境。盛夏時節獻上狐皮大衣,人們只會嫌棄不愿穿。這才明白人生的歡愉,符合心意才是真正的快樂。
膏粱:肥肉和細糧,代指精美的食物。
藜藿(lí huò):藜草和豆葉,指粗劣的野菜。
喧闐(xuān tián):聲音大而熱鬧。
寥廓(liáo kuò):空闊遼遠。
狐白:用狐貍腋下白毛制成的皮衣,是珍貴的冬衣。
適志:符合心意,滿足心愿。
勺庭為明末清初理學家孫奇逢的講學場所,此詩為其教導學生之作。創作時或針對當時社會追名逐利的風氣,通過日常體悟傳遞‘適志為樂’的人生哲理。
全詩以生活常見現象為喻,層層推進,揭示‘人生真樂在于適志’的主旨,語言平實卻哲理深刻,體現了理學家以小見大、借物喻理的創作特色。
坤元載物,陽樂發生。播殖資始,品匯咸亨。 列俎棋布,方壇砥平。神歆禋祀,后德惟明。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