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有雪
春前一寸雪,
春后一犁金。
萬里煙瘴息,
九農和氣深。
春前一寸雪,
春后一犁金。
萬里煙瘴息,
九農和氣深。
立春前落下一寸厚的春雪,預示著立春后翻犁土地將迎來黃金般的豐收。萬里大地上濕熱瘴氣消散,農民們沉浸在祥和的氛圍中。
春前:立春之前,節氣上指立春節氣到來前的時段。
一犁金:一犁深耕后的土地能帶來如黃金般珍貴的收成,比喻豐收的景象。
煙瘴:南方山林中濕熱蒸郁的霧氣,古人認為易引發疾病,此處指不利農耕的氣象。
九農:指從事九谷(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麥)種植的農民,代指所有農耕者。
和氣:指祥瑞、和諧的氛圍,體現農時順遂、人心安定的狀態。
此詩應創作于古代農耕社會背景下,立春節氣是農耕的重要節點,立春前降雪被視為利于春耕的祥瑞(如潤土殺蟲)。詩中通過雪與豐收的關聯,反映古人依時觀天、祈愿農桑順遂的傳統觀念,可能作于對春雪降臨的欣喜之際。
全詩緊扣'立春前有雪'的主題,以農諺般的簡練語言,將自然現象(春前雪)與農事結果(春后豐收)關聯,體現古人對氣候與農耕關系的觀察,是一首典型的農事題材作品,突出對豐收的期盼與對自然的敬畏。
娑羅室內早春初,經卷香花禮佛馀。終日更談言外法,十年不寄蜀中書。夜深雪殿當空白,月落風樓近竹虛。若得為吾留一榻,韋郎詩句豈容疏。
庾嶺煙光,江南風景,冷落歲寒庭院。疏林萬木凍折,孤根獨犯,曉霜回暖。萼點胭脂,粉凝芳葉,依稀幾枝初綻。上層樓、月夜憑闌,風送暗香清遠。嗟往昔、漢妃臨鸞,新妝才飾,艷絕人間金鈿。東君信息,造化工夫,卻笑眾葩開晚。若是芳菲迅速,終與和羹,鳳池仙館。愿樓頭、羌笛休吹,免使為花腸斷。
事叢緣網密,意廣忌才疏。浩浩皇風遠,遲遲化日舒。俗移三紀后,德洽百年馀。擿伏非仁政,生民本一初。
白蘋紅蓼正清秋,苕霅聊為汗漫游。黃菊東籬元亮徑,綠蓑西塞志和舟。人言老矣終何用,自笑生兮本若浮。薄有勛名在丘壑,山中初拜醉鄉侯。
郭外千峰色,翛然墮草堂。掛冠三徑蚤,高枕一丘長。夕露團幽砌,朝霞宿畫廊。門添五楊柳,何異在柴桑。
一掌春波,矗矗鹺帆鬧如市,昔年煙雨最高樓。幾度暮云收。三賢古跡通岐路。窣堵玲瓏插濠罟。荷花裊裊間菰蒲。依約小西湖。
仍歲從巡幸,山川識重臨。講幃來濟濟,馳道止骎骎。五月衣裘薄,諸生坐席深。歸耕何待老,莫問二疏金。
簏中是絹不能知,妄把聰明察色絲。五等人倫皆掃地,多文好學欲何為。
管鮑論心百世豪,陳雷氣槩漆投膠。嗟余久困艱危日,念子能敦道義交。周廟樽彝存古制,陰崖松柏挺寒梢。由來苦調知音少,慎勿逢人作解嘲。
早梅花,滿枝發。東風報春春未徹,紫萼迎風玉珠裂。楊柳未黃鶯結舌,委素飄香照新月。橋邊一樹傷離別,游蕩行人莫攀折。不競江南艷陽節,任落東風伴春雪。
花神不管勒花風,開盡深紅到淺紅。未放游人偷眼看,已驚紅雨亂濛濛。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珍重多情關令尹,直和根撥送春來。
裊裊霜風吹碧梧,孤城殘角奏單于。山川浩蕩愁千里,樓閣黃昏月一梳。
曾聞故老說前朝,今在殊方度此宵。月殿不催春賜酒,風檐空憶夜吹簫。已無花影如云起,那有香塵作霧飄。滿眼疏狂何所去,青松接屋自蕭條。
憔悴江山,凄涼古道,寒日澹煙殘雪。行人立馬,手折江梅,紅萼素英初發。月下瑤臺,弄玉飛瓊,不老年年春色。被東君、喚遣嬈紅,高韻且饒清白。因動感、野水溪橋,竹籬茅舍,何似玉堂金闕。天教占了,第一枝春,何處不宜風月。休問庾嶺止渴,金鼎調羹,有誰如得。傲冰霜、雅態清香,花里自稱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