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飛劍亭雜感同白畦虛谷竹樵小蘭光載
劍亭孤立石崚嶒,
秋氣蒼涼復此登。
風雨無情身是客,
江山如舊夢為僧。
城頭細草惟眠馬,
樹外慈鴉早避鷹。
見說孫曹爭戰處,
至今煙霧尚飛騰。
劍亭孤立石崚嶒,
秋氣蒼涼復此登。
風雨無情身是客,
江山如舊夢為僧。
城頭細草惟眠馬,
樹外慈鴉早避鷹。
見說孫曹爭戰處,
至今煙霧尚飛騰。
飛劍亭孤立在嶙峋的山石之上,秋意蒼涼我又一次登上這里。風雨無情,我身如客旅;江山依舊,往事如夢,恍若曾為僧。城頭細草間只有眠馬,樹外慈鴉早早躲避雄鷹。聽說這里曾是孫曹爭戰之地,至今煙霧仍在飛騰。
崚嶒(léng céng):形容山石高峻、重疊的樣子。
復:又,再次。
身是客:指自己客居他鄉,漂泊無定。
慈鴉:烏鴉的一種,舊說烏鴉能反哺,故有“慈”稱,此處或指母鴉。
孫曹:指三國時期的孫權(東吳)與曹操(曹魏),代指歷史上的紛爭。
此詩或作于秋日重游飛劍亭時。飛劍亭多為紀念歷史人物或戰事而建(如傳為三國時期遺存),作者與友人同登,觸景生情,結合自身客旅經歷與歷史記憶,寫下此感懷之作。
全詩以“再登”為線索,由眼前秋景切入,融客愁與史思于一體。上半闋寫登亭所見所感(身如客、夢為僧),下半闋由實景轉向歷史(孫曹爭戰),以“煙霧尚飛騰”收束,將自然之景與歷史余韻勾連,意境深遠,情感沉郁。
交柯叆蒼寒,不礙青霄路。油然隱者心,一聲孤鶴度。
皇華何事緩仙旌,六帙慈幃拜慶情。好及龍飛傳國寶,先懷烏哺進君羹。云璈九奏陪天姥,露掌雙承見月卿。今日圣朝崇孝治,推恩誰似相門榮。
邊頭白酒香尤烈,塞上盆梅瘦不花。玉宇瓊樓更休問,且看霜月滿龍沙。
徒陽記同署,三十四年過。朝臺暮省蹤跡,贏得鬢雙皤。相別又逾一紀,百歲都能幾見,塵事日蹉跎。今夕復何夕,旌節照山阿。笑年來,洹水上,試漁蓑。迂疏久厭城市,其柰故人何。浩蕩云山煙水,寥落晨星霜木,如子已無多。邂逅一尊酒,忍負醉時歌。
春風動蘭葉,庭戶光陸離。言收竹上露,石角掛綀衣。車行不擇路,芣苡何楚楚。游子憺忘歸,徘徊歲云暮。
勝絕瞿硎地,中藏六洞天。山門云引路,石室月通泉。鳥徑莓苔澀,僧房紫翠連。曾聞地主說,悵望夕陽邊。
紫蠟融花蒂,紅綿拭鏡塵。夢狂翻惜夜,妝懶厭凌晨。茜袖啼痕數,香箋墨色新。
水仙婉弱山樊冗,自我視之兒女曹。魯直徑令相伯仲,至今未敢廣離騷。
致知格物最為難,夢覺關中善惡關。若得二關俱過了,方成人在兩儀間。
買得幽溪絕世塵,林間車馬到無因。茅廬新就堪招隱,松菊移來散及鄰。薄暝鳥歸臨水樹,傍崖鹿趁采芝人。廟堂豈敢干時用,但愿云泉了此身。
月皎俄如晝,山涼總是秋。唐衢雖善哭,宋玉只供愁。薄俗無青眼,流年已白頭。蕭條昧生理,一恁拙于鳩。
子山園靜憐幽木,公干詞清詠蓽門。月上風微蕭灑甚,斗醪何惜置盈尊。
新荊棘路舊衡門,又駐高車會一尊。寒骨未沾新雨露,春風不長敗蘭蓀。丹誠豈分埋幽壤,白日終希照覆盆。珍重昔年金谷友,共來泉際話幽魂。
漢家炎運中微,坐令閏位馀分據。南陽自有,真人膺歷,龍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驅烏合,塊然當路。想莽軍百萬,旌旗千里,應道是、探囊取。豁達劉郎大度。對勍敵、安恬無懼。提兵夾擊,聲喧天壤,雷風借助。虎豹哀嗥,戈鋋委地,一時休去。早復收舊物,掃清氛祲,作中興主。
公瑕布衣俠,夙習游鐘王。珠璣耀千裔,琬琰被八荒。詩篇匪細事,一一追三唐。希聲豈諧俗,太息云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