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贈雁巢上人 其一
樂亦遣此生,哀亦遣此生,
落筆千萬言,略與數錢量米同硁硁。
二豎牧羊羊已去,遺火空燒始量墓。
九原龍蛻總成灰,可惜驪山松柏樹。
世人見景不見日,何況虛空本無色。
欲乘元氣亦易爾,復愁無處施鞭策。
江河滔滔孰云東,下歸墟沃焦昆侖。
所藉高天偪人人著地,白榆欲落苦不易。
天荒地老頃刻事,十二萬年誰疏記。
我憐盤古無奈何,一椎一鑿真兒戲。
樂亦遣此生,哀亦遣此生,
落筆千萬言,略與數錢量米同硁硁。
二豎牧羊羊已去,遺火空燒始量墓。
九原龍蛻總成灰,可惜驪山松柏樹。
世人見景不見日,何況虛空本無色。
欲乘元氣亦易爾,復愁無處施鞭策。
江河滔滔孰云東,下歸墟沃焦昆侖。
所藉高天偪人人著地,白榆欲落苦不易。
天荒地老頃刻事,十二萬年誰疏記。
我憐盤古無奈何,一椎一鑿真兒戲。
快樂是打發這一生,悲哀也是打發這一生;揮筆寫下千萬文字,不過像數錢量米般固執認真。病魔放牧的羊兒已離去,遺留的火種空自燃燒,這才開始丈量墓地。九泉之下的龍蛻終將成灰,可惜了驪山那蒼蒼松柏。世人只見眼前景不見日光,更何況虛空本就無色無形。想要駕馭元氣也容易,又愁無處可施鞭策。江河滔滔誰說只向東流?最終歸入歸墟、沃焦,直抵昆侖。全靠高天逼迫人立足大地,白榆星欲落卻如此艱難。天荒地老不過頃刻之事,十二萬年誰曾詳細記錄?我可憐盤古也無可奈何,那一椎一鑿真如兒戲一般。
硁硁(kēng kēng):固執、淺陋的樣子,此處指拘泥于具體事務的狀態。
二豎:指病魔,典出《左傳·成公十年》,晉景公夢二小兒為祟,后以“二豎”代指疾病。
九原:山名,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后泛指墓地或陰間。
龍蛻:龍蛻皮,比喻人的去世,道教亦指尸解登仙。
元氣:指天地自然的原始之氣,古人認為是構成萬物的基本元素。
歸墟:傳說中大海的歸宿,《列子·湯問》載“渤海之東有大壑,名歸墟”。
沃焦:傳說中海底的山,能吸盡所有水流,《山海經》載“沃焦在碧海之中,水灌之而不已”。
白榆:星名,《史記·天官書》載“紫宮前有左右星,曰天槍;旁有甘德星,曰白榆”,此處代指天空星象。
盤古:中國神話中開天辟地的創世神。
此詩為贈僧之作(“雁巢上人”指僧人),推測創作于作者對人生、生死有所體悟之時。詩中融合佛道哲思(如“虛空無色”“元氣”),或因與僧人交游引發對生命本質的探討,結合“天荒地老”“盤古”等宇宙視角,反映清代士人常見的生命焦慮與超越意識。
全詩以“遣此生”為核心,由個體哀樂延展至生死虛無,再升維至宇宙時空的永恒,層層遞進。通過“數錢量米”的世俗瑣碎與“盤古兒戲”的宏大荒誕對比,批判世俗執著,凸顯生命的渺小與宇宙的無窮,是一首兼具哲理深度與藝術張力的抒情之作。
日日名花次弟開,看長春色映樓臺。司花可要司春子,準備西園醉去來。
春山合碧映春泉,今日尋梅憶去年。陰徑誰知藏造化,晴花一樹鎖寒煙。
□□風雨送芳辰,笑挹春花坐繡茵。避亂那謀千日酒,憂時徒老百年人。漁舠放去煙為侶,鶴夢閑來月作倫。獨喜宮亭飛一葉,清裝分得錦囊新。
落葉闌干小立時,諸公慨想到腰圍。但知官餅堪為餌,不識人間有釣磯。
香霏滿棹渡長溝,濃著秋光淺著愁。日暮女郎清唱發,鴛鴦斜拂柳邊洲。
昔日巢居客,今為天上仙。文章流海內,幾杖葬山前。
踏磧人嬉,柳眉剛展春如許。愛情兒女。那解愁千緒。攜手同行,預約尋芳侶。鴛鴦渚。一時凝佇。唧唧聞私語。
艤棹荻花灣,相期且未還。不須愁日落,明月在東山。
懶客無多興,庭寒晝掩扉。幾人江上釣,一雁雪中歸。獨往心何壯,遺音世自稀。春來諸伴侶,有愿莫相違。
卜宅賓賢里,生涯始有涯。憂緣常念亂,貧為數移家。徑合交枝果,簾當獨樹花。池臺幾峰石,相友臥煙霞。鄰曲敦新好,園林恍昔游。衣冠時徑入,棋槊夜忘收。已遂莼羹興,何煩杞國憂。人生貴行樂,兩鬢颯先秋。無才甘在野,多懶愜行園。石露漙云氣,池風損水痕。草深眠雉子,林靜習鴉孫。擬著幽居錄,漁樵共討論。
船坊小小柳依依,田舍人家盡自肥。溪水受陰魚出躍,薰風吹暑燕交飛。
春紅飛盡,秋鴻飛盡,留得離懷久久。桃花箋上美人詞,是出自、香香素手。見時情結,別時情結,凝作一雙紅豆。欲將紅豆付桃花,又恐怕、桃花不受。
之子讀遺經,青年盛文翰。皦皦丹鳳雛,居然立霄漢。
更如何。夢南柯。終日昏昏著了魔。蟻穴功名原是幻,迎來送往自蹉跎。
才聽歌聲舞不休,楚宮猶記舊風流。相逢莫奏烏騅曲,腸斷秋江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