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陪曾孝廉明吾泛舟西湖晚過凈慈寺得棲字
湖堤草色晚萋萋
仙侶移舟日欲西
千里客星隨劍佩
一時詩句滿招提
游邊且訂尋鷗約
歸路從教信馬蹄
為聽云林巢倦鳥
可能無意覓幽棲
湖堤草色晚萋萋
仙侶移舟日欲西
千里客星隨劍佩
一時詩句滿招提
游邊且訂尋鷗約
歸路從教信馬蹄
為聽云林巢倦鳥
可能無意覓幽棲
湖堤上的草色在暮色中依然茂盛,與友人泛舟時夕陽已西沉。遠方來客如星辰般伴著佩劍,即興詩句瞬間填滿了寺院。游賞時暫且約定與鷗鳥為友,歸來路上任馬蹄隨意前行。為聆聽云林間歸巢的倦鳥,或許已無意再尋幽隱之地。
孝廉:明清時對舉人的雅稱,此處指曾明吾。
仙侶:對友人曾孝廉的美稱。
客星:本指天空中忽現的星,此處喻指遠方來客(詩人或曾孝廉)。
招提:寺院的別稱,此處指凈慈寺。
尋鷗約:與鷗鳥為友的隱逸之約,典出《列子·黃帝》中“鷗鳥忘機”的典故。
信馬蹄:任馬隨意行走,形容閑適自在。
幽棲:指隱居的處所。
此詩當作于秋日,詩人與舉人曾明吾同游杭州西湖,傍晚泛舟至凈慈寺時即興創作。詩中“得棲字”指以“棲”為韻腳,體現了古人聯句或即景賦詩的雅集傳統。
全詩圍繞秋日西湖泛舟、晚訪凈慈寺的行程展開,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與閑適的游賞狀態,傳遞出對自然之趣與隱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紀游詩。
今日食指動,新苞來上林。此兒生似玉,饋我重如金。晚火炊鮮滑,春雷發蟄深。山園未能往,少快老饕心。
干戈未斂我傷神,自恨虛名誤此身。否德詎能師百辟,微才安可步三辰。箕裘謾嘆青氈舊,勛業空驚白發新。安得夔龍立廊廟,扶持堯舜濟斯民。
五羊冬,萬□空。秀山明復旦,珠海蕩腥風。假□何須奔塞北,真人已自駕云中。
一生鴻績幾間陳,才術式微誰復珍。太息滿園奇氣在,此君猶作老龍鱗。
爆竹沿更響,燕城覺歲除。客懷元自在,詩興乃何拘。大地行藏活,風花點弄迂。天遭老文侍,華酒幸相娛。
朱公徒弟丘公婿,標致雖高氣宇和。心向奏篇尤暴白,發因時事欲蒼皤。訃傳淮甸邊情惜,路出蕭山巷祭多。最長郎君師友盛,我知墓碣有人磨。青衫昔作督郵時,賞鑒除公更有誰。勘獄不嫌人守法,撰文常對眾稱奇。筑臺虛辱生前意,穿冢難酬地下知。欲寫哀思傳挽者,身今戎服不能詩。
不謂高名下,終全玉雪身。交猶及前輩,吾不似今人。別號行鳴雁,遺編感獲麟。斂儀應自定,只著古衣巾。不比他人死,何詩可挽君。淵明元懶仕,東野別攻文。滄海諸公淚,青山處士墳。相看莫浪哭,私謚有前聞。
幾年云臥得清閒,總被留侯誤出山。若使漢儲非早計,綠蘿青壁也何顏。
籍甚詩名世所傳,耳孫今始出遺編。發揚風教三綱正,包括乾坤一氣全。峻拔孤峰當□□,□容幽澗落春泉。超然遠思追前古,好續委蛇二雅篇。
一水相望隔,飄飄楚越身。北風猶送雨,南國暗增春。云入金山接,波添彭澤新。妙高峰上酒,對酌是何辰。
練瀑飛空作雨聲,樓虛月白旅魂驚。相思不道無歸夢,自是離人夢不成。
故人家在河邊住,吏部書從天上來。愧我掛冠歸去晚,柳花飛盡楝花開。楊柳人家春晝長,落花庭院燕飛忙。買魚沽酒黃河上,傲殺南風三月強。
吾郡多奇勝,都無讓古囊。松風回爽籟,巖桂散天香。把酒鶯啼樹,橫琴月到床。高情邈難寫,一笑晚山蒼。
天慳聊爾落,地暖未教深。猶放遙岑碧,偏鳴密竹林。似供愁里眼,小惱客邊心。詩卷開還闔,清寒溢素襟。
煙中柳色重還輕,髣髴時聞百轉鶯。看處不須重悵恨,若教含雨更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