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喜馬澹河過訪
憂時心氣病,
幾日未能平。
對雨止繁想,
聽鴻憶寄聲。
何期之子過,
漸愛野煙輕。
為寫寒山色,
疏林細雨情。
憂時心氣病,
幾日未能平。
對雨止繁想,
聽鴻憶寄聲。
何期之子過,
漸愛野煙輕。
為寫寒山色,
疏林細雨情。
憂慮時事讓我心情郁結,多日來未能平復。面對雨景暫止紛繁思緒,聽到雁鳴想起你曾寄來的音信。未曾想到你竟冒雨來訪,漸覺山野輕煙如此宜人。我們一同描繪寒秋山色,疏林細雨中滿是相聚的情誼。
憂時:憂慮時事。
心氣病:因心情郁結而引發的不適。
止繁想:停止紛繁的思緒。
鴻:鴻雁,常代指書信或友人音信。
何期:未曾料到。
之子:指馬澹河,“之”為助詞,“子”為對人的尊稱。
野煙:山野間的輕煙。
寫:描繪、寫生。
疏林:稀疏的樹林。
此詩約作于作者因時事憂慮之際,友人馬澹河冒雨來訪。作者本因世事煩憂難平,友人的意外到訪帶來慰藉,故以詩記之。
全詩通過雨景與友人來訪的描寫,展現了從憂時到喜友的情感轉變,情景交融,語言質樸,既體現了對時事的關切,也表達了友人相聚的溫馨與對自然之趣的欣賞。
仙樓觚闕概云霓,奕奕威靈擁太禧。海內兵銷無伐國,牡荊閒偃漢宮旗。蹇產通天百尺臺,歲祠三一羽旗開。臥聞野雉宮前雊,應有神光壇上來。宮垣寶勢壓靈鰲,?窱齋房宿幕高。倦枕不知秋已至,商音半夜入云璈。瑯蔬瓊屑奉齋場,薜席時飄鵲炷香。永晝不聞賓榻語,并儲真氣助龜腸。碧筱珍叢北戶陰,時時天籟著風琴。體中癡黠何須判,一夜甘為洛客吟。
孤城東望水迢迢,病客空勞遠見招。雖是遠公初住錫,松枝聞偃已多朝。
客到東軒慰病身,嫩涼天氣露華新。人生有酒花前飲,酒色花枝俱照人。
季也黃花酌,依然故里歡。留芳度冬序,遲候賞秋殘。細艷云藏暖,疏陰月到寒。傷心倦歸者,容易兩年看。
一山盤礴連蒼旻,四時佳氣連氤氳。寒潭浸空波貯銀,石甕釀熟松花春。奇葩異石咸效臻,瓊瑤珠翠紛前陳。鸞鳳飛鳴犀象馴,天荒地老山不貧。我聞岳降生甫申,又聞楚國寶善人。愿山淑氣鐘賢臣,上佐天子康兆民。功名道德揚清芬,金玉糞土何足云。
間世文章萬選錢。清時平步八花磚。大開紫府瑤池宴,正是橙黃橘綠天。金燭里,玉堂前。翰林元是武夷仙。雍容草罷明堂詔,留取天香馥壽筵。
尤物鐘芳草,虞兮柰若何。動搖緣體弱,非是感悲歌。
班姬紈扇奉馀恩,蔡琰胡笳墜虜塵。此命一生如紙薄,好和孤妾是三人。
列圣玄宮閟,千年佳氣浮。云深九疑顗,風動五陵秋。流水期同體,因山本儉謀。蕭條玉幾在,彷佛翠華游。龍去誰云遠,遺弓泣未休。
自得遺書學子房,擬來辟谷并山陽。仙鄉不秘眼前道,俗相慚無肘后方。經葉再傳新雨露,桃花重發舊門墻。呼兒莫怕蓬萊遠,勤爇南豐不盡香。
自君之出矣,鏡臺塵網生。思君如海水,浩蕩何時平。
江北江南路幾千,春風容易老華年。謝家兄弟多相似,不識何人是惠連。
遄死復何恨,頫仰若有牽。陟岾履宿草,背養已十年。高壙良可營,屢空徒遷延。巢中有三雛,參差齊父肩。無食又無衣,抱影各孑然。久凋王生柏,未見原公阡。何有禽慶約,期了向平緣。咄咄計安出,有淚如流泉。況乃鮮兄弟,焭焭殊可憐。但苦嚴霜飛,何知華月圓。泌水衡門下,且草子云玄。
詩魂欲伴斜陽葬,怕見殘紅。旸谷融融。另帶群星出自東。春回肯用榆錢贖,不問晨風。醉里英雄。為護千花一盡忠。
煙霞直上逍遙谷,路轉山腰咫尺迷。已覺洞天分圣境,更疑石磴是仙梯。霜添紅葉黃花好,天與金壺玉柱齊。醉倚西風正南望,暮云煙草一時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