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邸報見群公薦表濫及野老姓名將修辭啟先成二詩 其二
百歲風狂實可驚,
眼昏頭白骨崢嶸。
縱曾在位冠須掛,
豈合辭山網更攖。
文舉何勞稱一鶚,
許繇長使憶三生。
魯郊金奏雖堪悅,
誰識當時海鳥情。
百歲風狂實可驚,
眼昏頭白骨崢嶸。
縱曾在位冠須掛,
豈合辭山網更攖。
文舉何勞稱一鶚,
許繇長使憶三生。
魯郊金奏雖堪悅,
誰識當時海鳥情。
百年間世事狂亂實在令人震驚,眼目昏花頭顱雪白,骨相高峻。縱使曾經為官也該掛冠歸隱,怎合離開山野又被世俗網羅?孔融何須以一鶚自夸,許由長使我憶起累世隱逸。魯國郊外鐘鼓雖悅人耳,誰能理解當年海鳥的驚惶心境?
邸報:古代官方發布的報紙,傳遞朝政信息。
濫及:過度涉及,文中指推薦名單意外包含自己。
野老:作者自稱,謙指鄉野老人。
修辭啟:撰寫辭謝的書信。
冠須掛:用“掛冠”典故,指辭官歸隱。
網更攖(yīng):再次被世俗的羅網束縛。
文舉:東漢孔融,字文舉,此處代指薦表中稱譽自己的人。一鶚:比喻出類拔萃者。
許繇:即許由,上古隱士,堯欲讓天下而不受,此處自比。
三生:佛教指前世、今生、來世,此處強調隱逸之志由來已久。
魯郊金奏:典出《莊子·至樂》,魯侯以鐘鼓之樂待海鳥,反使其驚懼而死,喻不合時宜的禮遇。
詩人晚年隱居山野,偶然從邸報中見群官推薦自己的奏表,自覺本應遠離世俗,卻被意外卷入,故準備寫辭謝信,先以此詩抒發不愿應薦的心境。
全詩以“辭薦”為核心,借典故與反問表明隱逸之志,語言含蓄而情感強烈,展現了隱士對世俗干擾的抗拒與對自由生活的堅守,是古代隱逸文學中表達個人志節的典型之作。
江城卑濕少塵埃,霽景風煙四望開。水接洞庭從北去,山連衡岳自南來。悠悠八翼陶侯夢,落落千年賈傅才。自昔為邦多故老,總留風節使人哀。
蘭臺使者遠承恩,仗節馳驅到海門。繡斧一臨氛祲盡,萬家桃李醉春暄。
捲盡浮云見太空,肯將湖海嘆飄蓬。水從東向千回折,金到南兼百煉功。鹿洞有規遺舊跡,象山無語贅塵聰。天關共探從前路,萬里天衢咫尺通。
最愛垂楊系艇,溪明白石無坭。向晚攜壺泛月,芙蓉十里平堤。
簪笏庸庸位列卿,每慚時議鄙陽城。暫辭天上尚書省,來秉人間使者旌。治水無能追圣禹,窮經徒自慕匡衡。篇詩寄贈凝禪子,肯把真機為發明。
夜讀詩書朝出耕,古人多此寄深情。殷勤語汝諸兄弟,好盡彝倫學董生。
絕塞萬山秋,籌邊更筑樓。馬肥春苜蓿,人醉臥箜篌。圖畫云臺列,功名鐵柱留。上公蒙寵異,方賜紫云裘。
鄰家花向我家開,半架還籠芍藥臺。似為蕭齋少春色,隔墻特送一枝來。
南誰誰植羅浮樹,一問山僧不記年。若使醉翁曾醉此,今人遮莫更留連。
二月池頭春尚早。卷起珠簾,怕惹東風惱。獨立花間人悄悄,一彎新月來相照。昨夜匆匆疏雨到。水緞云裳,抵得寒多少?信有蛾眉如柳俏,闌邊不礙些些草。
青林悲夕風,慘慘當北戶。起視河漢高,明星粲垂素。旅游撫行轍,復獨傷遲暮。白露零中宵,柔條浩盈注。百草寒不芳,莎雞振其羽。悠悠思華年,悄悄積中愫。佳人碧云表,渺漠乖良晤。晏歲來無期,徘徊企中路。
俯窺溪影忽橫斜,仰看寒梅已放花。未覺東風吹水面,早驚春色到天涯。年時肌骨瘦如許,日暮煙云薄不遮。折得一枝歸靜院,夜深玉頰照窗紗。
三月琴川四月還,虞山佳處盡躋攀。曾于拂水巖頭望,一塔煙中認玉山。
屈子餐英托素衷,東籬千載駐秋容。今誰不醉中山酒,鏤玉摶金十萬叢。花甲重逢倍有情,萬人如海賞繁英。知誰曳杖孤松下,乞食歸來酒自傾。
普天皆國土,四海皆國人。唐虞今在上,一視乃同仁。酷吏獨何心,咤叱恣威神。爪牙劇豺虎,曾不恤吾民。凍餒任流殍,逸勞誰與均。催科急于火,鞭撻膚已鱗。健吏持帖來,追呼聚比鄰。雞豚給饞口,拜跪回怒嗔。老農二三子,力耕恒苦辛。眼中欲流血,釜中屢生塵。昨日有新條,公家收稅銀。踟躕惟四壁,局促僅一身。健吏詬且辱,而敢訴其貧。追隨向官去,悲號謀所親。有女猶未笄,嬌癡正青春。商人買為妾,遑恤朱陳姻。兒孫既零替,里胥猶日臻。虐民恃官長,盤飧競鋪陳。破屋存數間,求錢斧為薪。性命苦見逼,恨不沈水濱。斯民乃邦本,吾徒宜見珍。苛政猛于虎,勖哉諸縉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