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八首 其一
厖眉策起貌棱層,
見佛元來卻不曾。
南岳天臺相撞著,
被人喚作捉齋儈。
厖眉策起貌棱層,
見佛元來卻不曾。
南岳天臺相撞著,
被人喚作捉齋儈。
花白眉毛的老者拄杖而立,容貌威嚴;他自稱見佛,其實從未真正得見。南岳與天臺的高僧相遇,卻被人戲稱為討齋飯的人。
厖(máng)眉:花白的眉毛,代指年長者。
策起:拄杖而立。策,拐杖。
棱層:高峻,此處形容容貌威嚴。
元來:原來。
南岳天臺:南岳衡山與天臺山,均為佛教重要圣地,此處代指修行者。
捉齋儈(kuài):方言,指以討取齋食為生的人,含戲謔之意。
此詩為宋代禪宗‘頌古’體裁作品,旨在通過詩歌闡釋禪門公案。宋代禪宗盛行‘頌古’,以詩解禪,破除執著。此詩或針對某一修行者拘泥形式的公案,借幽默語言點破‘見佛’的本質。
全詩以輕松調侃的筆調,批判修行中拘泥形式、空談見佛的現象,強調真正的禪悟需超越外在表象,直指內心。語言通俗而機鋒暗藏,是宋代禪宗頌古詩的典型代表。
時人莫笑寶光窮,珠樹流丹擬梵宮。四面香風吹不斷,火齋飛出海門東。
此行得得不虛行,兩豸雌雄聚德星。憂國愛君吾輩事,囑君當局喚惺惺。
不盡西溪路,漁舟入翠微。青山花里出,白鷺鏡中飛。風過聞朝磬,云開見羽衣。丹砂如可鍊,吾亦玉清歸。
君因戇直招時論,我以疏愚厭俗紛。萬事不須開著眼,蒼山白醑對西曛。
輸贏論世局,消長看潮航。何日梅花句,同公賦草堂。
枯厓草木未須憐,野老還稱大有年。此日方知霖濟旱,小民依舊食為天。甌窶盡可登千畝,解阜齊看入五弦。枕簟夜涼詩思好,傳來清潤見新篇。
階砌金銀步若聞,案頭黃卷極紛紜。異鄉土產金銀賤,不愛金銀只愛文。
有鵲唶唶,巢我庭樹。綢之繆之,亦孔斯固。占彼天風,有比其戶。于焉宿宿,于焉呴呴。惟枝翹翹,惟風飄搖。爰集所止,并坐其樛。聿彼鳩鳥,毋窺我有。人各其能,汝心孔丑。豈無他林,亦有芳枝。或往或來,不如子忘機。惟丘有隅,黃鳥止之。相彼海翁,白鷗下之。惟鵲有靈,載卜其聲。爰啄我屋,懷彼好音。禍福有媒,敢不敬躬。惟爾之鳴,實省我心。
丘山望海水溟溟,萬斛龍驤一羽輕。沙磧煮鹽凝皓月,潮痕遺貝麗繁星。碙州夜露金銀氣,神電晴嵐鸛鶴鳴。同會朝來望北闕,休歸長頌海波平。
兒童爭喜歲時新,老去方知感此辰。始具杯盤來送臘,又簪幡勝去鞭春。滿斟蕉葉休辭醉,且對桃花痛飲醇。況有故人能過我,相看歲晚更情親。意廣才高困謗傷,又還客里換年光。驅馳道路風霜苦,放蕩江湖日月長??v未致身登鳳閣,也應平步入鹓行。胡為尚郁騫騰志,無地棲遲寄寺廊。
頻年轉戰未封侯,還逐高陽酒伴游。醉后秖今愁出塞,雙鬟又唱小伊州。
子居河之曲,英彥本連蹤。鹽形或變虎,鼎氣乍成龍。若人承載德,宮墻定數重。五衢開辯路,四照起文烽。曰余濫推轂,民愿始天從。上洛分都尉,弘農開附庸。羊腸連九阪,熊耳對雙峰。白石仙人芋,青林隱士松。北梁送孫楚,西堤別葛龔。故人倘書札,黎陽土足封。
東風同護曲闌中,一樣花枝別樣紅??v是不容春綰住,莫教狼藉宋家東。
竹隱寒煙,菊凝晚露,空階霜月微明。小窗寂靜,四壁響蟲聲。風細金爐香裊,穿花影、數點飛螢。良夜永,悶無情緒,獨坐對長檠。玉人音聲斷,巫山云鎖,洛浦煙橫。奈魚沉雁杳,誰訴衷情。新酒難降舊恨,佳期誤、檐鵲無憑。愁人處,更闌酒醒,孤枕夢難成。
安居九夏足三冬,云影溪光紫翠重。樹下枯禪成法喜,碧紗籠又絳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