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別徐太室先生
海曙樓高綠野深
洞門修竹自陰陰
煙霞晝掩春長在
風雨時聞龍一吟
晚節黃花開滿徑
高秋青桂喜成林
芳尊數倒歡無盡
悵別翻憐病客心
海曙樓高綠野深
洞門修竹自陰陰
煙霞晝掩春長在
風雨時聞龍一吟
晚節黃花開滿徑
高秋青桂喜成林
芳尊數倒歡無盡
悵別翻憐病客心
海邊的曙光中,高樓矗立,綠色的原野深遠;山洞的門旁,修長的竹子自然地投下濃密的樹蔭。煙霞在白天籠罩,春天仿佛長久停留;風雨中不時傳來似龍吟般的聲響。晚年時節,黃菊開滿小路;深秋時,青桂高興地長成了樹林。多次倒滿美酒,歡樂無窮;悵然分別,反而憐憫我這病客的心情。
海曙:海邊的曙光。
修竹:修長的竹子。
陰陰:形容樹蔭濃密的樣子。
煙霞:煙霧與云霞,常指山水勝景。
晚節:晚年,亦指晚年的節操。
黃花:指菊花,象征高潔。
芳尊:芳美的酒器,代指美酒。
病客:詩人自指,或當時身體抱恙。
詩作或創作于秋季,詩人與隱士或學者徐太室先生相聚后分別之際。詩中‘晚節’‘高秋’點明時間,‘病客心’或暗示詩人當時身體抱恙,心境略帶感傷。
此詩通過描繪與徐太室先生相聚的雅致環境及歡宴場景,既贊其品格與才學(如‘龍一吟’‘青桂成林’),又抒相聚之樂與別時之悵,情感真摯,意象鮮明,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與細膩的內心世界。
閱人如郵舍,旁觀意也寒。年年山易姓,事事水催瀾。免作勞生計,都無駐景丸。東移復西改,似沐猴而冠。
路與潮陽去幾何,過家蹤跡故婆娑。江亭紅雨春姿澹,煙郭青楓秋興多。改服止應收物論,投荒仍得帶恩波。中原豈不須才俊,環賜將從五嶺過。
君就木,妾墜樓,此心一日為千秋。死同穴,谷異室,此心十年如一日。嚴灘新冢高崔嵬,一棺兩壙同時開。祝宗祈死亦太拙,粒米不入生何來。經旬禮佛饑無怠,正氣在中能不餒。重泉一笑好相迎,易簀之言今尚在。吾翁吾父幸勿悲,舍生取義當如斯。承祧有子墓有碑,一死較勝墜樓時。
探幽穿嶺外,石壁掩禪扉。湖影連天闊,山光捲浪飛。
水暖鳧鹥行哺子,溪深桃李臥開花。百草千花路,華風細雨天。過關已躍樗蒲馬,誤喘猶驚顧兔屏。星沉會節歌鐘早,天半上陽煙樹微。越絕曉殘蝴蝶夢,單于秋引畫龍聲。杜曲花光濃似酒,灞陵春色老于人。滿帆西日催行客,一夜東風落楚梅。失意慣中遷客酒,多年不見侍臣花。舊井霜封仙界橘,雙溪晴落海邊鷗。人辭碧落春風晚,花老朱陵古渡頭。承露氣清駒送日,觚棱人靜鳥呼風。鬢間相似雪,峰外寂寒煙。登臨雖未立。
草堂冉冉帶春星,輝映郁蔥繞戶庭。曙色當窗流靄碧,蘭芽向日拂砌青。娛孫漫效分甘老,貽訓應知學易丁。眼下未須閑計較,先人舊有一函經。
寒涕垂頤懶不收,肯將佛法掛心頭。針筒線袋也拈卻,古毳從教爛壞休。
安石營新墅,高陽總舊游。鷗邊橫短棹,花際涌高樓。河朔彌天飲,蓬壺縮地游。孟嘗門下客,偏我黑貂裘。
海眼藏雙樹,峰頭壓百尋。靈鈞游未遠,不見石為林。
又見千山絕鳥飛,閒拈玉麈對君揮。綏綏白晝荒城路,淰淰寒生破衲衣。糞火芋香聊共剝,梅村夢斷未言歸。年年風雪棲廡下,惆悵殘更憶翠微。
太皞祠壇數級紅,青旂搖曳日朦朧。人間未覺東風至,先入宜春小院中。
數聲鶗鴂。可憐又是,春歸時節。滿院東風,海棠鋪繡,梨花飄雪。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風月。
曾唱陽關送客時。臨岐借酒話分離。如今酒被多情苦,卻唱陽關去別伊。歡會遠,渺難期。黃壚門掩晝陰遲。青樓更有癡兒女,謾憶胡姬捧勸詞。
五十馀年夢,今朝盡化煙。情緣終隱秘,追憶到婚前。
陰偶為陽得,頹然只太虛。偶觀神妙處,一笑老橫渠。默默從升?,無無自卷舒。青天橫老眼,吾亦坐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