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閩中四首 其一
山行十日到吾家,
臘盡歸人惜歲華。
斗酒只雞誰勞我,
更須踏雪看梅花。
山行十日到吾家,
臘盡歸人惜歲華。
斗酒只雞誰勞我,
更須踏雪看梅花。
在山間行走十日終于回到家中,臘月將盡,歸鄉的人珍惜這一年的時光。有誰備下簡單的酒食來慰勞我呢?更要踏著積雪去欣賞那傲寒綻放的梅花。
臘盡:臘月將盡,指年終歲末。
歲華:一年的時光,年華。
斗酒只雞:出自《后漢書·橋玄傳》,原指以簡單酒食待客,此處泛指微薄的慰勞之物。
勞(lào):慰勞,犒勞。
更須:更要,還要。
此詩或為作者歲末歸鄉途中所作。臘月將盡時,經過十日山行終于返家,面對年終的時光流逝,既有對一年光陰的珍惜,又以賞梅的雅興消解歸途中的疲憊,反映出詩人歸鄉后的平和心境。
全詩以歸鄉為線索,前兩句寫歸程艱辛與歲暮感慨,后兩句轉寫對生活雅趣的追尋,主旨清晰。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熱愛與超然的生活態度。
齒發凋殘志有馀,
一編聊復遂吾初。
老來每恨無同學,
夢里猶曾得異書。
家世偏憎慕青紫,
兒童切莫話龍豬。
正令世世皆農圃,
廉讓何妨化里閭。
出門風雨多,
入戶愁思結。
風雨亂我懷,
愁思白我發。
秋色無邊來,
陰蟲助凄切。
伊人榮悴同,
觸景感離別。
豈無芝與蘭,
著體久芳潔。
悵望遠莫貽,
江波澹明滅。
山原繚繞水縈紆
繡嶺屏風立座隅
更上朝元最高處
饒君都看渭川圖
羅山山水海東雄,綿亙千里蹤難窮。朝盤赤日三千丈,浩氣直與海相烘。
南抵蔦松北半線,宛然塊玉橫當中。職方禹貢雖未載,厥壤上上將無同。
惜哉大甲與中港,逼窄將次入樊籠。后壟吞霄勿復道,犢車犖確走蛟宮。
天低海闊竟何有,環山疊裹如群峰。坡陀巨麓一再上,劃然軒豁開心胸。
竹塹分明在眼底,千頃萬頃堆葑茸。從此地老無耕鑿,下巢鹿豕上呼風。
北鄰南嵌亦爾爾,淡水地盡山穹窿。東有磺山西八里,銀濤雪浪爭喧轟。
雞籠小甕堅如鐵,紅夷狡獪計非庸。蠻煙瘴雨今晝暗,石寒砌冷鳴霜蛩。
中有烏蠻事馳逐,狂奔浪走真愚蒙。可憐作息亦自解,但知順則難名功。
我來經過聊紀載,慚非椽筆愧雕蟲。他年王會教圖此,留此長歌付畫工。
窗間耿殘燈,屋角照落月。披衣啟柴關,呼帚掃黃葉。
曉色殊未分,江風飄然起。開窗看芭蕉,露重葉如洗。
不雨已三月,草木無光輝。籬邊舊菊叢,生意良亦微。
鴻雁何時來,肅肅楚天曉。悲鳴向江南,江北稻粱少。
擾擾世間事,悠悠眼中人。幽懷與誰語,獨立望秋旻。
閑行亸鞚,鞭梢徐舉,遙指翠巘崒嵂。傳聞靄碧霞紅處,曾有帝師遺世,就中潛匿。鳥盡弓藏人不悟,漸漢法、與秦同密。好自保、一片蒼寒,攜筥采芝術。
從此高飛已矣,隙駒相喻,更入野雞羅畢。赤松安在,引來商皓,凄斷戚姬鳴瑟。想山中定是,鶴怨猿驚怪重出。徘徊晚、半鉤殘月,隱隱星光,濃云深似漆。
離索懷良侶,逢君宿愿伸。論交傾肺腑,落筆幻蛇神。邊塞風塵際,冰霜酷烈辰。一尊相晤語,應訂百年身。
著述空前代,經綸屈盛朝。沈懷甘水石,野服近漁樵。龍劍秋長嘯,螭珠老未凋。莫貪禽尚隱,蒼赤望甄陶。
白月為心,朱繩比質,生平自負峨峨。司空百鍊,繞指已無多。到眼濃陰欲滿,心憂矣、謠罷還歌。細屈指,古來誰似,磨蝎說東坡。
茫茫無可語,朅來千縷,暗緯愁梭。更溶溶漾漾,難剪如波。可耐春光萬里,尚寥落、臥盼庭柯。問何日,盟煙狎水,鷗鷺媚漁蓑。
彩羽爭鸞鳳
雕籠飫稻粱
見珍翻見困
語語怨文章
百和香凝寶絡,長生酒滿金尊。蔥蔥佳氣靄庭萱。同把椿齡祝愿。
玉樹已生謝砌,孫枝復長于門。佇看百子共千孫。此去公侯袞袞。
寇叔情何厚,
郵筒數得書。
前春應上冢,
能訪酒家無。
蒲酒盈樽在,淺深隨意加。滿天都是雨,蕩子不知家。投食庸詩代,針符入鬢斜。應知劉碧玉,獨自惱荷花。
去年斯日次,荷宥獲生還。以此蒲樽節,而充湯餅筵。聲名隨畫舫,懷抱半江天。憑吊千秋意,離騷第幾篇。
膩粉無端退蝶翎。赤僧偷眼是蜻蜓。春光先過短長亭。
安得手持修月斧,愿將身作護花鈴。不堪風雨涴丹青。
何年臺斗上,紫氣結龍文。
江漢川流合,衡廬地勢分。
雞聲催曙月,雁語隔重云。
瀟颯深秋意,偏教旅客聞。
花語小長干。玉骨珊珊。風流人似彩云端。相見匆匆還別去,好夢間關。
芳草一春閑。綠到平山。杜鵑催殺亂紅前。萬疊千紅天不管,煙水彌漫。